1.身份证号码:33052119850219XXXX 2.身份证号码:33052119810625XXXX
摘要: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建筑行业建设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安全问题作为建筑设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每家建筑施工企业单位都必须认真对待该项工作,只有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水平,才能够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可靠性。建筑施工设计人员要结合施工工程内容和市场需求,科学合理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并结合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防患和解决,确保房屋建筑结构空间布局的安全适用性,为市场广大消费者用户创建出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安全隐患
引言
建筑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之下,建筑结构设计日渐复杂,再加上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使得建筑整体都向着高层与超高层发展,所以就给建筑的承受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如果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内部应力计算不精准,就极易导致建筑内部产生裂缝,甚至还会引起塌陷等问题,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1影响建筑结构设计的因素
1.1抗震性因素
抗震能力是人们非常注重的一项安全问题,尤其是在地震频发的区域,建筑的抗震性是结构设计需要着重考量的。从设计的结果层面进行分析,抗震性能不达标、建筑稳定性差是造成抗震性差的主要因素,这会极大的降低建筑的安全性。同时,抗震性还会影响到施工人员的安全,在为抗震能力差的建筑施工,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会受到极大的威胁。
1.2材料因素
材料品质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如果使用的建筑材料不合格,达不到结构设计的标准,那么就会使得建筑在施工中、施工完成后存在较多的安全问题,如:结构变形、稳定性差等。这在影响工程质量,降低建筑安全性、危及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同时,还会造成施工进度缓慢、施工成本增大等问题。
1.3设计与施工人员的专业性因素
设计、施工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专业性也会对建筑安全造成较大影响。建筑施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施工人员对设计人员的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专业还原的过程。因此,如果设计人员专业性不够,结构设计不合格,就算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还原,也会使得建筑存在安全性问题。相同的,如果设计人员专业能力强,而施工人员无法进行专业还原的话,那么建筑也达不到安全标准。只有设计、施工人员都有着较高的专业性、较强的职业能力时,建筑安全性才能够得到一定保障。
2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提升措施
2.1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施工质量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人员作为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主体,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相关,设计工作人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更加先进的建筑结构设计软件来加以使用,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的设计工作原则。在实践工作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工作层次以及积累大量的设计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使用更加先进的现代化建筑结构设计软件来进行操作,有效保证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除此之外,建筑结构的设计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后续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引起相关工程单位的高度重视,建筑工程单位需要有效结合工程的实际开展状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工程设计方案,针对每一个建筑结构设计环节以及相对应的技术环节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把控。针对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存在不良的偷工减料或者是使用不符合工程施工标准的材料等行为需要给予严厉的处罚,从基础上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设计有效性,防止建筑结构存在不良的安全隐患问题。
2.2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使用材料科学管理
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就必须高度重视自身建筑安全质量性,要严格按照国家技术标准要求,规范引进使用对应的建筑施工材料。建筑施工企业单位不能为了盲目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在实践设计施工过程中要求底下工作人员偷工减料,采用一些劣质的建筑市场材料,这样会导致后续施工安全质量问题的发生,致使建筑结构设计留下安全隐患。在建筑物地基结构设计施工中,相关作人员要始终组训深埋不浅埋的基本原则,认真做好基槽回填与夯实作业,并主动强化地下根基与地上建筑物结构整体性。当施工现场的地基是处于软土环境中,设计人员要督促施工人员严格采取相关安全管理措施,利用高质量材料与设备加强地基基础的稳固性。
2.3优化抗震设计
良好的抗震设计在保证建筑安全方面有着关键作用,因此相关人员就必须完全掌握相应的抗震设计原理,同时依照具体的设计原则开展工作。例如,在对施工场地选择过程中,设计者要勘察建设场地的环境和地质情况,避免把建筑设计在对抗震性不利的地方。为了保证良好的抗震效果,建筑的布局还必须保持基本的合理性,同时做出相应的计算简图,明确地震作用的传递线路,标明抗震设防能力和抗震承载力等。一般比较简单的或者对称性的建筑其抗震效果往往较为优异。
2.4优化设计模型
在对结构模型进行完善和修改的时候通常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变量选取。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相关参数,以此为后续设计和编程等工作的推进奠定基础,并确保及时找到与实际需求相符合的资源及数据。其次,函数确定。设计过程中选择的函数必须要将建筑结构本身的尺寸和配筋率等全部结合,由此实现成本投入最小化。
最后,立足于当前建筑的基本施工条件,根据相应的作业方案,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有效衡量作业条件。如果要最大程度提升结构稳定性,还要重点考虑其基本的受力程度、稳定程度、裂缝限度等。不同建筑对于使用年限有一定要求,为了使其应用年限有所延长,在设计时还要全方位优化各阶段的设计方案,严格把控各个环节,同时根据具体情况修改和完善其设计方案,最终有效延长工程的使用期限。
2.5建筑基地选址的安全合理性
在结构体系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建筑设计、布局等相关内容,对建筑设计图纸进行比较分析,采取合理的计算方法,建立安全的经济结构体系,构建三维建筑模型,为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此外,设计师应与施工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施工过程能够完美地体现设计师的意图和要求。
2.6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既要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又要适度运用各种多功能设计技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设计软件不断出现,并逐步被扩展到生产和生活领域。在这样大环境下,设计师必须以专业的方式运用基础知识,合理应用设计软件。一方面,简化手工设计流程,另一方面,加强设计的合理性和精确性,这对建筑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不仅要充分保障建筑的安全性问题,有效帮助企业解决施工过程的安全隐患,还需提前优化改善和预防建筑安全质量问题,科学考虑到用户的建筑使用需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单位要注重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确保他们能够履行好自身的职责,严格按照企业规章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操作办事,创新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建筑安全质量性,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建设稳定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宁曙伟.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思考[J].规划与设计,2017(3):87-89.
[2]乔玉瑞.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8(7):102-105.
[3]施东昊,段国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8):25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