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精科电子有限公司
摘要:当下在新冠疫情覆盖全国背景下,国家大力支持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5G等先进技术,为疫情期间的资源调配、防控救治以及灾情监测分析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文章先分析了5G智慧医疗体系,随后介绍了新冠疫情下的5G智慧服务医疗体系建设,包括远程医疗、负压救护车、远程监护、人工智能、红外热成像、大数据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新冠疫情;防控;5G智慧医疗
引言: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改革第十二次会议中提到完善防疫机制,当下新冠疫情突袭全国,而疫情防控则成为当下的首要工作。防疫过程中发现新冠病毒拥有极大的传染性和较长潜伏期,进一步增加了新冠疫情的防控难度,扩大了疫情的传染性。为了有效防控疫情,各个企业开始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等新型技术对抗疫情。新技术的有效应用成为对抗新冠疫情的重要工具,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基础保障。
1 5G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5G通信网络下,信息传输容量更为密集、时延更短、速度更快,将5G通信技术有效应用到医疗领域内,除了能够进一步提高三维图像的传输质量之外,同时还可以帮助终端用户进行智能语境、远程监护、远程诊疗、实时定位、数据采集等功能。当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越加紧张,已经到了最为重要的时期,而科学进行疫情防控则成为当下的主要任务,为此需要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技术为基础创建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当下因为处于疫情防控关键阶段,以5G技术为基础创建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将5G技术有效应用到医疗领域当中,能够有效减少人群聚集,对于阻隔疫情传播具有重要作用。5G智慧医疗体系,是在5G技术基础上,结合传感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所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实践模式,其对传统医疗信息的升级创新。
在5G网络不断发展完善背景下,5G应用创新实践也持续深入发展,未来5G会不断深入社会、生产以及生活各个层面当中。5G技术的有效应用也能够促进医疗服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以5G技术为支撑的远程监护、远程医疗、大数据分析、5G智能机器人以及物联网等临床应用的有效落实,会促进医疗机构整体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全面共享。5G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医疗,能够促进医疗资源实现信息化管理,突破行业壁垒,明确患者的核心地位,促进医院内外实现融合共生。
5G技术下创建智慧医疗服务体系,需要先从医院内部入手,促进医疗服务模式的全面优化升级,坚持患者的核心地位,将5G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全面融入到院外回访、康复、治疗、就诊、预约等环节当中,提高整体服务效率。比如融入5G加上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合理分担各项工作,进一步减轻医护人手短缺的问题,降低医患交叉感染几率。
突破院内外壁垒,促进5G融入到远程医疗当中实现创新应用,当下新冠疫情患者广泛分布于全国范围内,为此可以借助大城市中大医院的专家教授资源,促进5G远程医疗在各个地区内快速落实。结合5G远程医疗,可以突破空间限制,使各个专家能够针对偏远区域内的医院危重症和重症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同时还能在线监测病人的健康状态,在线结合医学影像进行诊断,提供AI远程手术、院前快速急救等服务,为患者救治工作报价护航。形成完善的5G智慧医疗保障,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禁止随意泄漏用户信息,为患者创造一种便捷、安全的医疗环境。
2 新冠疫情下建设5G智慧医疗服务体系的技术支撑
2.1 5G和远程医疗
5G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低时延、高带宽等特征,患者和医生之间可以利用实时回传高清视频、音频等医疗数据,实施远程诊疗,促进原本面对面看诊发展为视频远程看诊的方式。5G技术下的远程医疗,能够提高看诊安全性、便捷性和高效性[1]。
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结合5G技术,能够促进各地专家、医生之间的全面联动,激发线上诊疗优势,为慢性病提供上门送药服务、居家隔离指导、线上诊疗等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使广大居民用户可以在家就医,足不出户,降低出门看诊风险,助力抗衡新冠肺炎传播。新冠疫情防控中,各地相继应用5G技术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比如浙江台州医院在2020年1月针对新冠疫情创建防治转线,实施远程会诊和视频诊疗等,面向全社会提供免费服务。2月11日浙江省人民医院针对新冠疑似患者初步完善远程会诊工作。
2.2 5G和负压救护车
5G技术为基础的负压救护车,为院前各种危重急救患者提供现场防护、检查、诊断、救治以及监护等医疗技术服务。和一般救护车相比,负压救护车主要优势便是能够进行负压隔离,同时对于各种突发性、新发传染病实施紧急处理,避免外部环境被污染,预防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促进重大传染病人的安全转运和隔离。在急救患者进入5G负压车后,车内的随车医生便可以结合5G设备立刻为患者进行超声检测、验血、心电图以及生理参数等工作,随后将相关检测数据迅速传递至医院,促进院前院内实现无缝联动,快速形成抢救方案,能够有效减少抢救响应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活命机会。
2.3 5G和远程监护
以5G技术为基础的远程监护,主要是通过5G技术辅助实施医疗监护,能够实时、长期、连续监控患者生命体征,并将得到的危机警报信息以及生命体征数据通过5G网络传输至医护人员手中,属于一种远程监护方式。
5G远程监护还能够有效获取并分析隔离区内的患者的实时数据信息。新冠患者处于隔离区内,可以通过血压计、呼吸机、心电仪以及智能手环等设备及时采集患者呼吸、心率等体征信息,随后利用5G网络进行实施传送,系统后台便能够针对相关调整数据结合5G技术进行智能处理分析,如果发现各种异常数据还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实时预警,而后台岗位中的医生便可以联系相应的预警信息,对病情进行及时研判[2]。
2.4 5G和人工智能
5G技术和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帮助各个医护人员减轻工作负担,有效缓解当下医护人员短缺的问题,预防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抗击新冠的勇气和信息。按照相关统计分析,新冠疫情防控阶段中主要投入的5G智能机器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分别是5G云端清洁消毒机器人、5G送药机器、5G测温巡逻机器、5G医护助理机器、5G医护助力机器等智能机器人,能够帮助隔离区内相关医护人员顺利实施巡查测温、清洁消毒、送药查房等服务工作。除此之外,针对重症病房中的患者,于疫情阶段,还可以结合机器设备实施超声手术,而健康智能提醒等设备在疫情阶段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有效应用也为智能化产业带来巨大转机,能够更为准确地监控人流动向,把握新冠患者的流通路线,提高疫情控制效果。
2.5 5G和红外热成像
5G以及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有机融合对于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下全面复工背景下,返程人手持续增加,而疫情防控形势却十分复杂且严峻,人群聚集区域的检测提问工作成为一项重大难题。于地铁、机场、火车站等人流较多的区域内,促进5G技术和热成像技术的有机融合,能够针对大量人员进行快速测温,实现体温监控目标,准确找出温度异常目标,随后把响应数据和视频及时传送到云平台和大屏幕当中,实施异常预警,辅助相关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筑好疫情防控战线,同时还可以帮助各种测温人员减轻工作负担,避免其长时间频繁工作。能够进一步提高新冠疫情的防控水平,控制病毒传播[3]。
2.6 5G和大数据分析
在新冠疫情威胁下,对于社会中出现的紧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来自各个领域的海量数据信息,增加了疫情防控中的信息处理难度,而结合大数据分析,能够为公众提供更为及时、准确、持续、快速、完善的防疫信息,同时为专家追溯疾病发生源头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还为相关决策提供的疫情状况信息。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相应的地理位置以及时间信息,可以对相关涉疫人员的流动路线和轨迹进行全面追踪,充分掌握相关人员的运行趋向,对相关接触人员、疑似病患以及确诊患者的行动轨迹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划分跨地域漫出、漫入过程中不同类型人员的真实流动状况,同时也为精准治理提供了可靠指导。为防控新冠疫情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在针对新冠疫情开展防控工作后,各地相继报道关于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防控的案例。
结语:综上所述,在新冠疫情防控下,需要充分结合5G智慧医疗,优化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诊断效率,提高患者的就医感受,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全面共享和信息的实时互动。创建5G医疗服务体系,还可以为后续5G服务平台的研发提供有效参考,符合当下的疫情防控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大灿,赵彩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5G智慧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04):503-508.
[2]侯彦军.云计算及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9,21(24):90.
[3]屈瑜君,戴其明.湖南省发展智慧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路径研究——以衡阳智慧医疗建设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8(05):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