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中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第四项目管理(上海)分公司第二党支部2016年12月成立于苏州,共有党员11人,近年来,第二党支部探索实践“一二三”工作法,即一个堡垒,两个服务,三处发力,在提升党员政治思想、凝聚向心力、为员工排忧解难、创建优质工程及安标工地、拓展业务板块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荣获2018年度江苏省标准化星级工地,苏州轨道功臣杯先进单位,集团公司2020年度红旗党支部。
一、坚持一个堡垒,为施工生产经营提供有力保障。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第二党支部着力在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提升组织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起到堡垒作用。
在紧张施工的一线,在抗疫复工的前沿,在生产会的讲话台,在党群活动的群众间,在困难党员的家中,在生病员工的床前,都会看到我们支部党员的身影。“平常时候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关头豁得出”,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
二、坚持两个服务,为项目服务促生产,为职工服务凝聚力。
为项目服务促生产,结合具体工作切实做出实效。
第二党支部重视党建工作同项目施工生产工作紧密结合,始终把促进主要业务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党的建设工作同业务工作同频共振。从组织发动、凝心聚力、先锋示范及廉洁风险管控上紧密结合生产需要,提供服务。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春节期间支部党员主动提前结束休假,返回工作岗位,布置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工作。支部迅速落实党中央决策及公司党委部署,深刻认识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紧紧树立苏州地区一盘棋的思想,担当作为,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整合转化为防控优势,汇聚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地区各项目做到了防疫物资统一调配、疫情防空信息共享、隔离措施的统一管理。
5号线机电10标项目有部分工人是湖北人,出湖北、进苏州都存在问题,支部重点加强了两地防控要求的收集与发布,主动联系苏州当地社区及驻地小区,针对返苏要求,及时沟通,做好第一时间接收工人的准备。每天车站都有大量的其他施工单位的人员进出场,机电单位是属地管理单位,项目专门设置了党员先锋岗,对进出人员进行测温登记管理。
为职工服务凝聚力,拉近职工心里距离,为职工排忧解难。
支部坚持以创建服务型党支部为目标,工作融入到项目部的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施工生产和党群工作的全过程之中,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工程建设向着既定目标健康、稳定、持续进展。员工宿舍安装了空调,配备了统一的卧具,为员工提供了舒适的休息环境。驻地食堂建立了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有关管理规定。结合工会建家活动的开展,积极组织各种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配备了电视机、羽毛球、乒乓球、跳绳、扑克等文体用品,设置了板报和宣传栏,通过组织了“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丰富了员工业余文化生活。为保证施工人员的生产安全和身心健康,及时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慰问活动,中秋、国庆等节日期间给员工发放月饼、水果并组织会餐,让员工感受集体的关怀。
情感是凝聚人心的桥梁,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就会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对此,党支部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耐心教育疏导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坚持经常到基层班组、到困难党员职工家庭慰问走访,努力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对伤病员工,领导前往慰问,派人护理,职工遇到天灾人祸等重大困难,支部发动职工捐款捐物献爱心,扶危济困送温暖。
由于支部始终保持了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优良传统,真心实意地为职工多办实事、多办好事,从而使广大职工倍感组织的温暖,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大大激发了执行决策的内在动力,形成了上下一心、同甘共苦、团结奋斗良好局面。
三、坚持三处发力,在业务经营、施工生产、党建工作提升上下功夫。
在业务经营上发力,做大做强苏州市场。
党支部工作融入业务经营是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探索,对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要在决策过程中帮助把握好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政策符合性。党建和经营就像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党支部要在经营中发挥“助推”作用,要把握好自身定位。
给广大党员树立以现场保市场意识,有的放矢地开展了“增强忧患意识,为公司市场经营添砖加瓦”的大讨论,引导职工认真想一想,公司经营成果怎么来的?怎么发展?公司要发展,我们怎么干?增强守土有责、扩土尽责责任感。
党支部成立以来,累计承揽施工项目6个,签订合同额4.7亿元,维管项目5个,签订合同金额0.8亿元。累计签订合同总额5.5亿元。城轨板块涵盖了供电、通信、信号、机电安装、供电维管,积极拓展路外项目,苏州高新区光伏发电项目和苏州春申湖路快速化改造机电项目的顺利承揽实施为实现区域多元化经营开创了新局面。
在施工生产上发力,确保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各项管理目标全面实现。
推进党建优势转化,依托项目开展创先争优、党员创岗建区及党员先锋号活动,支部设立了技术、经营、生产三个红旗责任区,结合月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比,评比结果在创岗建区公示栏中公示。同时,对生产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党员骨干进行攻关,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推动施工生产工作顺利开展。
组织成立“党员突击队”,把解决生产实际困难作为党内各项活动开展的载体,使党支部工作真正融入施工生产。5号线动调项目被苏州轨道公司授党员突击队称号。
同时,通过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教育人。在生产一线从不缺少榜样的人物和群体,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宣传,在广大党员中树立树得起、叫得响、过得硬的创效型党员模范。涌现出了拾金不昧、热心公益、爱岗奉献、技术能手、勇挑重担等一批模范典型。
结合生产实际,支部要求党员每季度提2条促进生产的建议,有效解决了生产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支部组织开设了微课堂,利用每周周末开展BIM技术培训,已累计开展13期,培训80余人次。针对车站、隧道内高空作业的特点,现场拉起了“生命线“,促进了安全生产的平稳运行。
在党建工作提升上发力,以三基要求为抓手,以五星级支部为标准,推动党建优势转化。
加强理念创新。要破除为党建而党建、为完成任务而党建等错误理念。要调整工作方式,改变以往一些简单任务布置型、脱离职工群众型的党建工作管理方式,既要讲政治、讲原则、讲立场,也要全面加强党建工作的人文关怀,运用微信、微道德讲堂信息化方式创新党建工作,提升党建工作能力。要紧跟形势的变化和要求,创新方式方法,使党建工作常抓常新。
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党建工作,需要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完善符合新的任务目标要求的支撑机制。要突破纵向层级、横向功能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互动的格局,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多向互动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建设高素质党务队伍。着力解决了党建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党员理论知识碎片化等现实问题,多管齐下。完善党建工作调研制度,着力解决党建工作不接地气、不解决实际问题等现实问题。
作者简介:刘宏伟(1982.12-)男 河北衡水 汉族 本科 研究方向: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