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以创新思维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董雪
[导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其中包括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其中包括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下,我们只有秉持创新精神,强化创新思维,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活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战斗堡垒;企业党建
        一、要强化敢于创新的勇气
        所谓不破不立,新旧事物的替代总是会伴随着否定。然而现实中,否定一件事物往往比肯定一件事物要困难的多,创新勇气显得比智慧更为重要。勇气意味着责任与担当,面对明显影响党建工作效能、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问题,我们是大胆改革、勇于创新,还是视而不见、回避矛盾;是开拓进取、奋发有为,还是缩手缩脚、瞻前顾后;是敢抓敢管、敢于负责,还是左右逢源、当“好好先生”,折射出党务工作者的境界和追求。显然,作为一名讲党性、负责任、有激情、在状态的党务工作者,应该选择前者、选择创新。
        二、要坚持科学创新的态度
        态度决定立场,立场决定方向。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创新,事关党建工作大局。具体到企业党建而言,坚持科学创新,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立场鲜明。我们的创新,必须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绝不能与党的意志南辕北辙。二是要务求实效。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与改革发展,绝不能故弄玄虚,华而不实。三是要顾全大局。创新是为了促进企业发展而不是赚取个人业绩,要站在高处、想的长远,不能搞短期行为。四是要以人为本。创新也需要贯彻群众路线,看职工群众是否满意、创新成果能否惠及职工群众,绝不能以侵害职工群众利益为代价。五是要确保稳定。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创新一定要通盘考虑时机是否成熟、条件是否具备等多方面因素,确保稳妥推进。六是要坚持继承。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不能盲目走极端,应当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三、要找准善于创新的视角
        有了敢于创新的勇气,科学创新的态度还不够,因为这仅仅是解决了认识问题。创新是实践活动,最终需要有创新的视角来指导创新行动,这是决定党务工作者会不会创新的实质性问题。
        (一)党建工作创新必须融入中心,找准切入点。所谓融入中心,就是立足党建工作内容,围绕上级党组织提出的要求,思考如何履行职责,如何发挥党组织的作用,进行通盘、系统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熟悉企业党组织地位、作用和党建工作内容,结合实际、抓好策划,找准党建促生产的切入点。抓住了关键的局部,就抓住了整体。近年来,中铁一局党建工作中不乏这样的成功创新案例。比如,在拓展海外事业中,中铁一局党委深刻认识到:中国人到海外创业,代表的是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形象,成则兴、败则毁。因此,党组织开展的一切活动,都紧紧围绕教育、激励、建功、创誉展开,积极探索海外党建工作的方法和载体,体现了浓厚的海外特色。

党组织始终把教育放在第一位,特别是针对新员工,出国第一课必讲海外必须遵循的政治纪律和基本原则,教育员工无论在任何场所、任何项目、任何情况下,都要自觉遵守当地法律和民风民俗,都要把国家和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做一个爱党爱国爱企业的忠诚卫士;同时,对员工持续进行“走出去”国际化战略和所在国国情及集团公司形势任务的宣传教育,增强员工放眼世界、拓展市场、建功海外的信心;每逢“五一”“七一”“十一”纪念日,党组织必结合纪念日内容和重要意义,组织开展“崇尚劳动、建功海外”和“学党史、上党课、新老党员入党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员工爱党爱国情怀,增强了广大海外员工心系祖国、爱岗敬业、勇做海外市场开路先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年以来,中铁一局党委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重要指示,在全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五亮五比五创”主题实践活动,即: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行动、亮成果,比素质、比干劲、比奉献、比创新、比作风,创一流业绩、创一流党建、创一流队伍、创一流服务、创一流文化,有力推动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工作。
        (二)党建工作创新必须多维思考,抓住着力点。多维的思考实际是一个关于方式方法的问题。一项具体工作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拓展广度、挖掘深度、增强力度,从而实现最佳效果,需要进行纵深、多维思考。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具体工作中有不少鲜活的创造,对党建工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带来有益的启示。比如,中铁一局各级党组织在开展创先争优公开承诺中,就有不少鲜活的创造,使得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电务公司西安地铁项目部党支部将公开承诺编制成为朗朗上口的“三字经”,让党员们易记、易传;物贸公司兴平梁场党支部提出“工程进度绝不在我这里延误;安质事故绝不在我这里发生;不良风气绝不在我这里出现;职工利益绝不在我这里受损;西宝形象绝不在我这里抹黑的共性承诺,使承诺掷地有声、实实在在。近年来,在我国实施利比亚、也门等境外撤侨行动中,一些中央企业和基层党组织在撤离工作中及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提出了“先女士后男士,先群众后党员,先职工后干部”的撤离原则,并组织升旗仪式。当五星红旗在地中海上空高高飘扬的时候,不少人流下了激动的热泪。企业党组织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也反映了他们工作的敏锐嗅觉。在很多时候,组织的敏感度、敏锐性也决定着我们的创新创造。也就是说,党建工作创新必须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形势,特别是在一些敏感时期、关键时刻,党的组织、党务干部必须第一时间出现在应该出现的位置,发挥应当发挥的作用。
        (三)党建工作创新必须精准施策,解决发展痛点。企业党组织加强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在改革发展、攻坚克难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近年来,中铁一局所属单位党组织紧密结合企业实际,聚焦生产经营的难点精准实策,收到了良好效果。比如,有的单位党组织把作风建设作为企业治理的突破口中,明确规定机关干部每年深入项目帮助指导工作时间不得少于90天,公司党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深入重点项目勘察现场和组织项目前期策划,坚持与一线管理技术人员同甘共苦,通过动真碰硬、严明纪律、树立导向、取信职工,形成了政令畅通、上下一心的良好氛围。在境外党建工作中,针对驻外员工远离亲人,心理压力大,部分员工存在焦虑、孤独等问题,中铁一局境外党组织高度关注海外员工心理健康,通过在境外公司设立“心灵驿站”,聘请具有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心灵辅导师”,定期开展心理减压、心理辅导讲座,疏导员工的负面情绪。党组织负责人定期与海外员工谈心交流,坚持员工上岗前、回国前、返岗后“三必谈”的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海外员工的思想动态,化解了一些员工的不良心理情绪,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党建工作创新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紧跟时代热点。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党建”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当前,从技术层面上实现党员教育管理“互联网+”并不困难,难的是从“有”到“用好”,紧跟时代实现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今年新冠疫情期间,中铁一局境外党组织先后以视频连线的形式组织开展了职工家属慰问、政工干部培训等活动,保证了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党建”所追求的不是“硬性包装”等简单的效果。信息化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有让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在加强信息管理、规范工作流程、推进党务公开、做实做细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真正发挥作用,才能实现形式与内容深度融合,真正提升企业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总之,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创新创造永无止境。只有我们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科学创新,企业党建工作才能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