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项目劳务用工管理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郭清
[导读] 摘要:施工企业整体水平日益提高的形势下,劳务用工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四川夹江分公司党政办公室  四川省乐山市  614000
        摘要:施工企业整体水平日益提高的形势下,劳务用工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然而,随着体力劳动者市场的减少,企业面临着“用工荒”或工人流失频繁的困扰。所以,企业在如何规范劳务队伍,规避用工风险,规范与管理劳务工人队伍,促进劳务队伍的工作效率方面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关键词:务用工  现状  问题与对策
        1 基层项目劳务用工现状分析
        以核电项目XXXX项目部为例。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劳动力是极为宝贵的财富。面对如此庞大的劳动需求,XXXX项目部采用了劳务分包的管理模式。劳务分包是指总承包企业或专业分包企业与独立的劳务企业签订劳务分包合同,按工程部分分包给劳务企业的班组,并以工程量结算。
        根据最新报表,对项目部现有人员现状进行了总体的分析。
        首先,由图1.1可以看出,现有劳务分包人员年龄在30岁之内、30到40岁区间内和大于50的人数相对平均,大部分工人年龄都集中在40至50岁之间。
 
        图1.1 劳务分包人员年龄结构图
        同时,通过图1.2可以看出,劳务分包工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高达810人,占总人数的86%。而中专以上人数仅为23人。
 
        图1.2 劳务分包工人文化程度分布(单位:人)
        2 基层项目部劳务分包用工存在的问题
        2.1 引进的劳务分包单位项目部难以管控,一定程度上给项目部造成了困扰。
        很多分包单位在享受项目部合同范围内的权利时并不能很好地履行合同中规定的相关义务。对于本部门来说,每月初和月末提供的劳务信息仍然无法做到按日期和要求填报,并且提供的报表与实际在场人数误差很大。同时,在项目部实行人脸考勤期间,部分分包单位并未在单位范围内进行宣贯,仍无法按要求实施人脸考勤。其次,分包单位自上而下的服务意识不强,对现场的施工和管理以及项目部的整体形象和业主考评方面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例如:无法遵照要求施工,无法及时有效整改等。
        2.2 缺乏骨干人员,对于招聘缺乏规划性和预见性。
        各分包单位在进场承包前虽然会按照项目部的要求配备驻场项目经理和安全员,也会拥有小部分的管理者。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仍然缺乏技术骨干和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对于招聘方面,尤其是春节前后和农忙时期仍然会出现人工缺少的现象。
        2.3项目部各分包单位招聘的劳务工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程度较低,业务不精,导致干活局限性,工作效率低下,进度无法保证。
        青壮年应该是整个社会的劳动力。而统计结果显示,项目部40至50岁之间的分包工人占绝大比例,而相对的三四十岁的工人比例偏少。年龄偏大,身体条件跟不上,同时伴有眼花和手抖等现象。因为建筑单位所招聘工人基本都是从事体力劳动,年龄过大导致的自身缺陷会大大影响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4 劳务分包人员流动性较大,工作不稳定。
        首先,拖欠工资是因素之一。其次,劳务分包工人区别于自有工人。在劳动关系上,也是直接隶属于各分包单位而并非和项目部存在直接的雇佣关系,工资也是由各分包单位发放。因此,很多劳务工人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在工作内容、工资待遇等方面和项目部自有工人进行比较,主要体现在薪资待遇方面。当现有的薪资待遇难以使劳务人员的实际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由心理波动引发的消极怠工、辞职再择业的想法。尤其对工艺精湛的劳务人员来说,薪资福利待遇是决定工人去留的关键因素。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技术水平与收入是成正比的。再者,核电施工现场的规章制度和施工标准远比民建工程要严苛的多,很多民建工程干多了的工人难以改变往日懒散的刑事风格,不堪核电施工重负的工人们只能另谋稍显自由的工程。最后,工人们在工作和家庭无法权衡出现两难的情况下,很多工人依旧会舍弃工作,回归家庭。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春节前后和农忙时期,届时项目部将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用工荒现象。
        2.5 受保程度低,容易导致劳资纠纷。
        除强制性的意外伤害保险和工伤保险外,很多劳务分包单位并没有为劳务工人办理医疗等保险。当工人发生意外事故时,些许劳务分包单位相互扯皮的现象导致工人无法及时得到保障。例如前不久某分包单位一名劳务分包工人在施工时受伤住院,该分包单位未能为工人提供医疗解决方案和保障措施,导致工人将本单位投诉至劳动局,在举证方面给本单位造成许多困扰。
        3劳务分包用工相应问题的对策分析
        3.1加强合同管理,严肃权利和义务。
        加强对分包商的考核力度,实行优胜劣汰制。在引进合格的分包商的同时,商务部门应该重点关注分包商的资质。在与分包商签订合同时,应明确规定分包商的义务,包括遵守项目部的规章制度,配合项目部各部门的工作。实行奖罚分明制。例如报表方面,合同里可加入设置与实际在场人数的误差比例,人力资源部门和相应的管控部门可不定时抽查各分包单位,出现人数误差较大的情况下进行绩效扣分,并在结算时扣除相应的工程款,一年累计几次的情况下可解除合同。其他情况可以此类推。
        3.2 项目部人力资源部在分包商招聘源头上做到强把关,并及时根据分包商人员流动概率做好招聘需求分析工作。
        人力资源部门应起到监督作用,在分包人员进场时应坚决拒绝文化程度不高的工人以防不识字带来安全隐患。对于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工人也要及时劝阻进场以确保现场工人的高水平和高质量。按照工人流失率及时做好工人需求分析。在人员大量匮乏时,可协助各分包商进行招聘,可着重选择工程施工单位附近招聘,或者可以直接联系各政府、各乡镇高薪聘请口碑不错的技术工种。
        3.3重视对劳务分包工人的技能培训,成立自己的产业工人队伍,逐步实现劳务人员自有化。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和工程量的增多,对于关键工种,公司可在各分包单位的荐举之下选拔技术精湛的工人,成立自己的产业工人链。或者和定点职业院校合作,按现场施工要求培养公司项目部所需要的技术工人。对一些稍有底子但技术欠缺的工人项目部可加强实操培训,随之纳入产业工人队伍中不断培养。
        3.4 强化实名制管理,缴齐保险保障工人权益。
        在与分包商签订合同时,对于结算这块,将人工纳入工程款中,结束单单以工程量结算的单一模式,同时应保证工程款及时到位。实行劳务工人实名制管理,由项目部进行工资。在发放工资的同时,项目部可为各分包单位制定相应的薪酬制度,做到工资透明,发放公平。设立工人申诉机制,对有异议的工人及时处理。在工人权益方面,各单位实时招聘的新进场工人应及时提供劳动合同和保险说明。同时,协助本项目部安全部做好劳务工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结束语
        对于项目部来说,各劳务分包单位和项目部是互利互赢的。总之,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项目部应该协调好劳务分包单位,合理保护劳务分包工人的合法权益,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作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庞鸿国.浅谈施工企业如何规范与做好劳务用工管理[M].广西大学学报.2008.8.
        [2]刘邑文.企业劳务用工管理的规范化研究[M].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