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王晨枫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王晨枫
[导读] 摘要:现如今,对于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而言,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出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1
        摘要:现如今,对于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而言,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出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其中公路工程作为基础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其在整个交通系统当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开展公路工程施工期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已经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将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水平提升,并且改进质量控制策略,是确保公路工程整体使用质量、使用安全提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一.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沥青材料的选择
        中粒式和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是我国当前公路沥青路面主要使用材料,较为粗糙、密实度高的AK(AC)-16使用在沥青路面的最上层,防水抗压能力相对较高的AC-25Ⅰ在路面中层使用,而AC-25系列的Ⅰ和Ⅱ两种型号则使用在最下层,路面施工及路面质量的决定因素就是沥青材料的选择,在市政公路建设中,结合施工要求及环境因素、路面具体情况、路面基本等条件来选择性能最适合施工的沥青材料。
        2.沥青混凝土运输技术
        一般情况下公路施工现场和沥青混合料拌和厂之间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需要运送人员将其送至施工现场。而避免出现骨料离析和温度离析是这一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必须按要求对沥青混凝土采取相应的覆盖保温措施,并要求相关人员严格遵照装车顺序进行操作。
        3.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材料混合配比技术
        沥青混凝土的拌和环节在公路施工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一般可以选择在拌和厂利用间歇式拌和机械进行。在进行沥青混合料的使用之前必须要掌握材料的搅拌时间、搅拌温度等相关指标。当前许多公路路面沥青采用的是SBS改性沥青,这种类型的沥青拌和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60~165℃之间,矿料温度则在180~190℃范围以内,最终混合料出厂的温度应在180℃附近且必须保持一定的均匀性。然后在对混合料的相应压实性、材料配比进行相应的调整,来确保沥青的用量达到最佳的效果,帮助平衡混合料之间的相互比例。
        4.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技术
        为了保障沥青混合料卸载时的安全性,要安排专人进行指挥对运送至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卸料。需要注意的是,摊铺前,应对所有到场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质量检测,等到其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摊铺工作。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过程要连续、均匀、缓慢的进行,其中,2~6m/min是作业时最佳的摊铺速度。另外,要保证摊铺人员严格按照摊铺要求进行各项操作,严禁急刹车,这样才能提高摊铺质量。对于交叉口的摊铺,应以机械摊铺为主,人工辅助找平的方式进行施工,为后续的碾压施工奠定基础。
        5.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具体压实碾压技术
        在摊铺机器作业和基本的混合料铺设完成以后,压路机会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工作,而碾压工作主要分成初压、复压和终压3个阶段。在初压阶段,由2台大吨位双钢轮压路机完成2次静压作业,压路机的碾压速度一般在1.5~2km/h,且压路机需要从两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需要确保有20cm以上宽度的重叠区域。在复压阶段,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及时检查路面平整度,及时调整其中的问题,避免碾压路线和碾压方向发生变化,且初压后,压路机应进行3~5次振动复压,复压时,碾压速度一般在2.5~3km/h。在终压阶段,脚轮压路机需要完成2次终压,碾压速度一般在4~6km/h,相邻碾压带应控制10~20cm的重叠宽度,整个碾压作业过程中的压路机不能中途停顿、急转弯等。在此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压实的次数问题和压实的速度,由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速度提升,压实的次数就会增加,质量提升的同时也会降低压实的效率。


        6.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接缝技术
        沥青道路在进行日常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裂缝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对这一问的重视,道路所出现的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都和道路的工程质量有一定的关系,当出现横向裂缝的时候,可以让端部的直尺程悬臂状态,通过切割进行相应的拼接工作;针对于纵向裂缝,可以采用摊铺机共同工作的方式,通过梯队联合法来帮助将纵向裂缝消除。再具体的消除裂缝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在混合料中留出两厘米左右的地方不用进行压实,接着会出现5-10厘米的交叉重叠,进而实施热接缝法进行碾压工作,能够帮助消除相应的缝隙.
        7.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
        路面竣工后,开放交通时,行驶车辆限速在15km/h以下 ,根据表面成型情况,逐步提高到20km/h,并设专人指挥交通或设置临时路标,按先两边,后中间控制车辆易辙行驶,达到全面压实。当路面泛油后,要及时补辙与施工最后一层矿料相同的嵌缝料,同时控制行车碾压。
        二.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技术控制以及管理机制
        建立合理并科学的监管机制,是确保公路工程施工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同时,还需细致的管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以及相关程序。在完成沥青路面摊铺与压实工作后,需要再度核查施工流程,对施工路面的平整度需要作出整体及细致的研究,需要着重核查一些较为隐蔽的路段结构,并且需要大幅度提升质量控制中的有效性与时效性,尽可能避免返工的现象的出现。在监管机制建立之后,健全与完善相关的责任制度,并对其展开调节与强化,,明确所有岗位的工作人员职责,从而有效的落实与执行管理对策,加大管理内容的约束力与范围.
        2.革新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重视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革新以及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是充分发挥现代技术作用在进行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为沥青路面施工提供技术支持。例如,在沥青路面摊铺施工中,为避免摊铺机械中途出现故障,可以采用转运车转运沥青混凝土,防止摊铺工作中断;以裂缝为例,如果不及时采取修补措施,不仅会导致裂缝扩大,甚至会伤及基层。
        3.合理控制和约束施工材料
        管控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才能控制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问题。在对原材料进行采购时,应对各类施工材料的采购途径和使用数量进行详细记录,要加强对所用材料质量的检查,要积极审查供应商的相关资质及原材料质量,只有原材料各项指标参数符合要求才能投入使用,运输过程中也要避免出现材料受潮、进水等情况,同时可以安排专门人员对原材料及成品进行抽样检查,一旦发现不合格及时进行更换、调整。
        4.有效修补路面缝隙
        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连续施工的方式进行铺设作业,尽可能避免冷接缝,如果出现冷接缝,需要使用高分子材料进行敷贴,使得接缝处能够受热软化,之后再进行接缝处理。在路面接缝过程中要选择正确的接缝方式,横向接缝主要包括两种,分别是平接缝和斜接缝,市政道路通常应用平接缝来实施道路接缝。同时要及时的清理搭接处,并将少量的沥青洒在搭接处,如果压式厚层比搭接处骨料颗粒小,要及时地进行去除,并将细料填补上去,保障整个接缝处的平整性。
        结语:
        沥青混凝土道路具有施工成本低、工期短、路面平整度高、行驶噪音小等的特点,是一种极为适宜市政道路修筑的方式。新时期,沥青混凝土道路将在市政道路中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为使得沥青混凝土道路能够在市政道路中发挥出更大的功用,需要做好沥青混凝土道路特点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沥青混凝土道路的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完成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从而全面确保沥青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培吉.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价值工程,2019,38(28):23
        [2] 王承勇.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7(14):155.
        [3] 李  磊.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探研[J].装饰装修天地,2019,(7):2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