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地铁施工要求及技术保证条件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裴小鸽
[导读]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日益高涨,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需品,通过城市轨道交通便可以解决城市在发展中所出现的人口过多问题,对城市地区交通进行缓解。
        身份证号码:41042319800904xxxx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日益高涨,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需品,通过城市轨道交通便可以解决城市在发展中所出现的人口过多问题,对城市地区交通进行缓解。本文中主要探究了西安市地铁6号线27标地段浅埋暗挖隧道开挖及支护机电专项施工方案,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在西安市地铁施工中的具体内容及工艺流程,然后分别论述了在市政工程地铁施工中存在的主要施工工艺,为探究市政建设中地铁施工工艺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地铁施工;施工工艺;工艺流程
        引言
        本文中主要探究了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在西安地铁6号线中所开展的浅埋暗挖隧道开挖和支护专项施工技术,该工程主要从纺二路站北段出发,线路整体沿纺织正街西北方向铺设200余米,再逐渐转向正北方向铺设。
        在调查中发现该工程区间正线起止里程YDK48+469.500~YDK48+779.710(ZDK47+469.500~ZDK48+779.170);YDK47+800.0处设一处长链7.609m,并且地铁轨道在ZDK47+800.0处还存在一处长链44.139m,该轨道线路右线长1317.819m、左线长1354.349m,轨道线路在施工中通过采用V字型坡,并且将线路最大坡度27.49%,是该隧道的覆土高度在7.2~28.9m。
        一、隧道开挖技术要求
        (1)允许平均超挖量:拱部、墙及底板:100mm;隧道不允许欠挖。
        (2)确定隧道开挖轮廓时,考虑预留围岩变形量按80mm外放,并通过施工监测及时加以调整。
        (3)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变形和沉降控制:地表累计下沉量不大于15mm,隆起量不大于10mm,地表变形最终沉降量控制在+10mm~-15mm以内,且须保证邻近建(构)筑物安全与使用、道路车辆安全通行;周围有需保护的管线、构筑物时,需按相关要求控制沉降和变形。砖混结构,条形基础沉降允许值为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为0.004.框架结构、桩基础为0.0002L(L为相邻桩基的中心距离)。
        (4)在施工中应做好地下水及地质超前预报,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措施。
        (5)施工中如遇砂层,须先对砂层进行预注双液浆加固,以保证施工安全。
        (6)要加强对开挖工作面地质的观察和记录,判断其稳定性并预报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以指导施工。必要时,应采取锚喷或注浆等有效措施确保开挖工作面的稳定性。
        二、钢架拼装技术要求
        (1)钢架应按设计位置安设钢架之间必须用钢筋纵向连接,并要保证焊接质量。拱架安设过程中当钢架与围岩之间有较大的空隙时,沿钢架外缘每隔2m应用混凝土预制块楔紧。
        (2)钢拱架的拱脚采用锁脚锚杆等措施加强支承。
        (3)钢架应尽可能多地与锚管露头及钢筋网焊接,以增强其联合支护的效应。
        (4)喷射混凝土时,要将钢架与岩面之间的间隙喷射饱和达到密实。
        (5)喷射混凝土应分层次分段喷射完成,初喷混凝土应尽早进行“早喷锚”,复喷混凝土应在量测指导下进行,即“勤量测”的基本原则,以保证喷射混凝土的复喷适时有效。
        (6)钢架加工的焊接不得有假焊,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
        (7)每榀钢架加工完成后应放在水泥地面上试拼,周边拼装允许误差为±3cm,平面翘曲应小于2cm。
        (8)钢架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钢架间距允许偏差为±50mm;钢架横向允许偏差为±30mm;高程偏差允许偏差为±30mm;垂直度偏差允许偏差为5‰;钢架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5mm;
        (9)钢架应在初喷混凝土后及时架设,各节钢架间以螺栓连接,连接板必须密贴。
        (10)钢架安装前应清除底脚下的虚渣及杂物,钢架底脚应置于牢固的基础上。


        三、编制依据
        1.相关规范、标准、施工图
        (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
        (2)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
        (3)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危大工程专项方案论证工作的通知》[2018].26号
        (4)《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50299-2018);
        (6)《地下铁道工程施工标准》(GB/T51310-2018);
        (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2)《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13)《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
        (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1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
        (16)《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
        (17)《西安地裂缝场地勘察与工程设计规范》(DBJ61-6-2006)
        (1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 1231-2006)
        (19)《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DBJ61-98—2015)
        (20)《西安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 第五篇 区间 第十七册 纺二路站~纺织城站区间 第二分册 盾构井 第一部分 围护结构》设计图纸
        (21)《西安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 第五篇 区间 第十七册 纺二路站~纺织城站区间 第二分册 盾构井 第二部分 主体结构》设计图纸
        (21)《西安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 第五篇 区间 第十七册 纺二路站~纺织城站区间 第八分册 区间防水图》设计图纸
        (22)《西安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 第五篇 区间 第十七册 纺二路站~纺织城站区间 第六分册 浅埋暗挖法区间隧道(一)》设计图纸
        国家、部委、 陕西省和西安市颁发的其它现行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2.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规范、规程和设计标准;
        2.遵守、执行合同文件各条款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目标;
        3.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
        4.充分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妥善处理施工组织和周边接口问题,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5.施工方案突出重点难点工程,力求做到多方论证优化施工方案。
        四、结束语
        在城市地铁交通建设中,通过对所采用的施工技术进行探索和创新,确保施工人员在开展地铁轨道作业时认真对待作业任务,改善作业手法、创新作业模式,便可以提高当前地铁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促进我国地铁轨道交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爱军.市政地铁工程中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17):2217-2217.
        [2]刘红丽.探究市政轨道施工工程中常见的施工工艺及技术应用要点[J].文摘版:工程技术(建筑),2016(5):1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