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郭莉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郭莉
[导读]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项基本施工技术的发展也开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新兴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项基本施工技术的发展也开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能够有效的确保建筑施工工程的安全性和有序性,能够不断的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水平,对整个建筑工程行业来说,是发展的必备技术要求之一,因此,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应当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技术的当前发展、分类、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实际应用
        一、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作用
        (一)、提高施工质量和建筑的安全性
        作为贯穿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期的关键性环节,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为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和基本工程质量把关。后浇带技术的核心就是保护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考虑到施工建筑结构的完整性[1]。后浇带技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特点,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人员和施工单位进行实地的调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真正的做到因地制宜。后浇带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起到的最大作用便是能够解决由于温差的变化和沉降差异带来的建筑构件收缩或者产生偏移甚至是裂缝的问题。施工人员根据当前建筑施工的需求和基本的施工技术要求对建筑施工的构件和基础材料进行相应的调整,这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建筑施工最小单位施工材料的安全性能。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根据施工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和补充,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起到指正和修改的作用,为建筑工程的最后验收把好关。作为后浇带技术中的一大类,为施工安全进行把关,便是后浇带技术能够起到的最为显著也最为重要的作用。
        (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房屋沉降问题
        房屋建筑的沉降差异也是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可以见到的,因为外界的自然环境和变化不不受人为因素的控制,且房屋建筑本身所使用的材料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所以一点天气或外界其他因素变化时,会相应的直接带动施工房屋建筑发生改变,这类改变不会影响过大,但是极为危险,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后浇带技术就能够通过科学的测量和分析对该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2]。后浇带技术能够保障施工所使用的混凝土的稳定性,从根本上减少外因对建筑本身的影响。后浇带技术还能够通过对建筑施工顺序的良好规划,有效减少沉降差异的产生,最大限度上降低施工以及人为原因对建筑施工过程的影响。最大程度提高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房屋结构的稳定性。房屋沉降与施工地势和施工方位有很大的关系,而后浇带技术的存在价值便在于能够通过环境以及地理位置的不同进行更为灵活的变化。对于房屋结构而言,科学的结构设计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沉降差异带来的影响,而房屋施工建筑的过程中,应当要注重房屋建造的顺序,且在后浇带施工之前,对房屋的整体施工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在进行了基本的施工后再利用后浇带技术进行加固,这才是正确的保障房屋治疗的措施和施工顺序,并且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房屋的稳定性,保障整个房屋建筑的安全问题。
        (三)、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问题
        由于后浇带技术影响到了整个施工的节奏和施工的质量,所以在施工进行前期,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将后浇带技术彻底的融入到整个的施工建设工作当中,这必然需要将施工的各方协调合理。后浇带技术对实际施工的环境要求较高,需要根据实际施工的进程以及发展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关系到了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安排和人员控制情况。只有对实际施工问题了解透彻,各项施工节奏掌握到位,才能够真正发挥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势,因此,后浇带技术除了能够实际解决施工中的重难点问题,还能够充当粘合剂的作用,将施工各个步骤紧密结合起来,解决掉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不合理和不明确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作为庞大施工项目中的一环,后浇带施工技术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为整个的施工项目把关,所以后浇带技术实际的应用多出现于施工的末端,这就意味着整个施工的前期和中期都将直接成为影响后浇带施工的基础性因素,为了尽量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顺利的完成后浇带的施工,就需要对其进行精准的把握,对整个的施工过程进行严密的考量,这也在无形中提高了施工的粘合度,帮助其更高质量的进行施工。
        二、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
        (一)、精确把握施工时间
        后浇带施工技术一般是在整个施工工作的末期进行,用来进行整个施工的收尾和稳定工作,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完毕之后,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确保沉降工作和混凝土构件收缩工作的完成,时间的把握尤为重要,它关系到了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否能充分发挥作用。且最佳的应用时间在两个月内。因为后浇带施工主要解决的是混凝土的不稳定性,而混凝土性质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收缩情况,两个月是最为稳定的时间范围。为了确保后续的后浇带施工工作,在建筑施工工程的前期和中期,施工人员就需要提前明确混凝土的种类和性质,将其进行归类,方便后续后浇带施工进行类比。一般后浇带施工中所用的混凝土材料都需要比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材料多出一个标号,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建筑工程整个的施工节奏和施工时间在进行施工安排时就已经有了大致范围,工作人员需要对该范围有明确的认知,对时间限制有最大的把握,才能掌握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节奏,更好的完成建筑施工任务[3]。若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遇到变动和意外,技术人员就需要根据已有的建筑施工时间表进行相对应的调整,要充分的认识到后浇带施工的时间把握问题,提前为其留好预备时间,在实际施工使用的过程中,协调混凝土的收缩情况和使用时间是施工人员需要掌握的基础类问题,以此来调节整个的施工节奏和施工重点。
        (二)、重视混凝土浇筑
        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而混凝土浇筑作为其中最为关键也最为基础的施工步骤,对后续的后浇带施工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它将直接关系到后交代说施工技术能否顺利的进行和施工的质量问题[4]。因此,重视混凝土浇筑施工这一步骤,除了加强整个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之外,还能够为后续的后浇带施工打好坚实的基础。首先要加强对部分施工场地的监督,由于混凝土浇筑工作较为基础,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在基础细节的环节出现问题,例如混凝土振捣工作,若在这一环节出现问题,则很有可能导致混凝土砂浆流失,从而降低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影响整个建筑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而作为施工现场,环境较为复杂,若不做好清理工作,导致施工器材出现锈斑,或者混凝土中混有杂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活性,不能为后浇带工程提供最为优质和便利的条件[5]。且后浇带工程本身就是在混凝土合理使用的基础上再进行双重保险,所以若混凝土浇筑这一步骤达不到既定要求,后续的后浇带施工便会失去真正影响力和价值。
        (三)、确保施工条件
        后浇带施工技术作为对整个施工工程进行总结合提高的总览性技术,它的基础条件要求很高,建筑施工的过程和前提都将直接的影响到后续的后浇带施工进展,所以只有确保施工的整体条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后浇带施工。后浇带施工需要相对稳定的外界因素加持,所以施工需要选择尽量稳定的条件和环境,这样带来的变化程度小,更能够确保施工结束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施工条件包括选择合适的位置、计算合适的宽度、合理的设置后浇带施工间距,满足在后浇带施工的一切基础条件[6]。根据当地的地形和温度条件进行灵活的调动,确保后浇带施工的效果能够满足当下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要求。在实际的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实际楼层施工过程中的宽度和实际的操作问题,一般后浇带的宽度在80~100mm之间,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多加注意,否则会对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利于整个工程的质量。而后浇带施工的间距主要是根据实际施工场地的温度情况制定的,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气候较为炎热,那么尽量将后浇带的间距设置少于40cm,再加上防治各类意外事件的发生,需要将后浇带施工的间距缩短到30cm以上,所以最终后浇带施工的间距最大距离是控制在30~40cm左右[7]。
        三、在实际的后浇带施工技术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施工位置的选择
        施工位置不仅关系到了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对整个的建筑施工来说也影响巨大。在实际的后浇带施工过程中,选择的施工位置一定要受力最小,影响最小,一般最佳的浇筑位置在构筑物跨的3/1处,该位置的受力较小,较为方便[8]。施工的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把控,在位置的选择中要尽量选择应力差较大的位置,并且能够最大程度上规避房屋建筑施工中由于各种弯矩和剪力问题,避免因此造成的建筑结构压力过大,从而影响到整个的施工建筑稳定。施工位置的选择也关系到了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控制问题,由于后浇带施工过程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所以在前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时刻注重对环境的清理,确定好具体位置范围将大大的降低整体清理的难度。
        (二)、施工时混凝土的使用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使用将直接关系到后浇带施工的质量问题,所以一定要采用无收缩且掺有微膨胀剂的混凝土进行后浇带的浇筑,浇筑过程中也要尤为注意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和使用方法,对混凝土的振捣一定要做到位,这样才能提前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施工单位做不到对混凝土的严格管理,甚至于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使用普通的混凝土进行浇筑,且在浇筑前并没有完成相应的振捣工作,而是为了节省施工时间选择了随伴随浇,这一做法不仅不能够体现出后浇带施工的真正价值,也会对整个的施工工作产生影响。
        (三)、环境清理工作
        后浇带施工时的环境问题贯穿始终,不仅包括后浇带施工前期,还包括施工完成后期。在实际进行后浇带施工之前,一定要对周边的杂物进行清理,混凝土浇筑结束后会在该位置留有一定的塑料薄膜,和相应的砂土,要按照施工规定对该类物质进行清理,为了确保后续混凝土的粘连强度,还需用水将周边混凝土的凿毛处理干净,避免后续的施工进行中出现杂质[9]。在后浇带施工结束后,也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检查,并加设一定的围栏保护,这样既能够防止钢筋污染房梁,还能够预防钢筋被人为破坏和踩踏。整个工程施工过层中,环境因素的影响颇深,不仅会影响到整个的施工质量,也会在细微之处影响整个施工工地的安全问题,所以要重视对环境的清理工作,不仅要做到对后浇带施工板块的清理,对整个施工环境的清理也要落实到位[10]。
        结束语
        随着建筑施工行业各项技术的不断突破,整个行业也有了一定的飞跃,而后浇带施工技术作为建筑施工工程中尤为重要也尤为基础的施工项目之一,它未来的发展和提升将直接的影响整个行业的施工节奏。在不断超前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明确后浇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明确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才能够更好的把握后浇带技术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家朝[1].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环球市场,2016,000(005):130-130.
        [2]周锋,李维强.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2):73.
        [3]王丽. 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1):3933.
        [4]裴志强.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20,No.611(14):29-30.
        [5]李小朵.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卷宗,2019,9(003):218.
        [6]陈宁. 探讨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建筑•建材•装饰,2018,000(023):72.
        [7]宁武标. 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1):69.
        [8]周凯. 浅析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J]. Building Development,2020,4(6):146-147.
        [9]邹尤锋. 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J]. 低碳世界,2017,10(No.148):147-148.
        [10]秦渝.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中国房地产业,2017,000(019):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