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程洪香
[导读] 摘要:财会专业属于我国职业院校教育过程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对于人才进行培养的关键性专业。
        普连集镇政府  山东菏泽  274400
        摘要:财会专业属于我国职业院校教育过程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对于人才进行培养的关键性专业。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更加需要各事业单位以及各大企业对于财会专业人才提出更新和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需要我国各大高校在财会专业教学过程当中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同时要转变传统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符合现代市场化需求,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使学生的就业率得到提升。本文主要关于财会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时期;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引言
        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职场必备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教育工作中,教学始终是核心内容。近年来,职业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均有很大改变,与此同时,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也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进而更好的培养会计专业人才,向社会输出更多的符合其发展需求的人才资源。
        一、当前财会专业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财会专业是经济学中重要的专业学科之一,在教学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纵观当前教学工作的总体形势,虽然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但是当前财会专业教学模式仍旧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教学模式依旧在当前财会专业教学中不断运用。知识灌输虽然能对书本上的专业知识进行详细讲述,但是教师很少能够有时间引入实例,导致学生很难将教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关联。教师的敬业精神值得赞叹,能够将书本中的知识不断细化并传授给学生,但是教师却忽略了教学工作中学生的地位,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极强,很难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人才培育的趋势,为财会专业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2.相对忽视教学实践
        当前社会更加需要专业化实用型人才,实践是培育实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在当前教育工作中,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着重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很难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的能力。针对财会专业涉及的做账、财务报表等内容,很多教师也仅仅是在理论层面上向学生传授了“会计分录”“会计报表”等知识,学生很难有机会在实践中运用此类相关知识。在重视理论知识的整体环境下,努力学习的学生很可能考高分,但是在实践锻炼中,学生就像一张白纸,需要注入很多的时间才能够适应日后的财会专业工作,甚至在之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补习在大学阶段所遗漏的专业财会知识,阻碍了学生职业发展的脚步。
        3.缺乏信息化技术的融入
        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当下,社会各个层面都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就社会企业来说,财会专业部门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创新工作的重点。当前很多财会专业教学仍局限于黑板、粉笔、笔记的层面,相对缺乏信息化意识,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进程对教学工作的影响。在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下,各种财会专业软件已经在当前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财会专业教学还依旧局限于书本内容之中。与此同时,由于财会专业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多课本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学生难以掌握,不仅课内教学的成效难以保障,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并没有实现与时俱进。
        二、新时期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对策
        1.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念,接受创新思想
        要想创新财会实践教学模式,就必须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念,接受创新思想,并严格依据市场需求,培养出更多优质的财会类人才。在新时期下,对财会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是必需的,这也是最基础的,另外还要充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行业的最新动态,同时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其实就是遇到突发状况不慌乱,知道冷静客观地处理,并且还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能做好信息化的财会工作,不被社会所淘汰。而财会专业作为优质财会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其必须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的财会知识,并基于教学实际与学生实际,适时调整,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教学体系。另外,还要高度重视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等。因此,在新时期财会专业实践教学要想创新,就必须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树立新型的教学思想,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注重高技能、综合型财会人才的培养。
        2.不断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首先,财会专业教育工作者可以积极建立“财会实践训练场”,进而将各个专业知识进行紧密关联,并将现实财务部门的工作案例带入“财会实践训练场”中,使学生在模拟的环境内锻炼自身的专业能力。其次,财会专业教育工作人员应积极完善“财会实践训练场”的信息化设备,为学生打造一个与企业财会部门信息化水平一致的教学环境,以便学生掌握现实财会工作的基本操作内容。全面健全企业模拟场景,切实将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统计、审计等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教育组织领导应积极为财会专业学生创造实习机会,开展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使其切实地在实习中感受到自身知识储备与实际财会专业工作的差距,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通过校企合作等途径,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生在历练中成长并成为专业化复合型人才。
        3.有效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切实提升实践教学效率
        既加快了生活的发展,又加快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与企业受益,真正实现了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在此背景下,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平台)随之产生,其使教育教学呈现出了一幅崭新的面貌。在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学生可以观看下载的讲课录像、电子教案等一系列授课内容,也可以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尤其是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时,他们可以通过该平台快速获得答案,从而激发自身学习的动力。教师也可以有效借助互联网技术,随时随地组织实时教学,有效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对于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来说,其能把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的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目的与现阶段的网络技术有机结合,有着强大的包容性、便利性。不仅可以给财会专业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字资料、图片、视频资源,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还能永久性储存教学资源,有效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4.设置科学的财会专业教学目标
        以新时期作为背景,在高职院校的财会专业教学模式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而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首先需要确定高职院校参考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的目标,在确定了改革目标之后才能够对改革的过程实施进行更加详细的制定,而在传统的财会专业教学模式中,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加强学生对于财会专业知识的掌握,而这样的教学目标具备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够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起到真正有效的提升作用,并且在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让学生更加符合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在满足市场发展同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这才是高职教育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存在一定的必然性的,而在改革高校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时,就必须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改革的目标,让学生能够成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并且能够对社会经济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的财会专业人才,同时也使学生能够在发挥个人价值的同时发挥发挥社会价值,将自己的能力作用于社会和企业。
        参考文献
        [1]道仁苏乙拉.试论高职财会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7(21).
        [2]杨霞辉.关于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8(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