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澄迈县生态环境局 海南 571900
摘要:随着我国水质监测人员对于水质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研究的不断深入,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现状并不乐观,其中存在许多显著的不足之处,相关管理人员需要重点研究,加强水质采样的质量管理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的意义,然后分析了水质采样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加强水质采样质量管理的相关举措,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环境监测; 水质采样; 质量管理
1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基本概述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水质采样是其中一项最为基本的工作,通过该项工作的展开,可以为我国环境保护部门环境决策工作提供保障。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质量管理的方式,使得最终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得到保障。在如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对于我国环境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针对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员能够给予更多关注与重视。
2水质采样质量管理工作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意义
当前,碧水保卫战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点,因此,水质监测也成为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真正核心。监测人员实施科学合理的水质监测工作,可以快速有效的获取水质真实数据,可以让环境保护部门以及水污染治理工程拥有更为明确的方向,是实施高效水体污染治理工作的前提。在水质监测工作中,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水质采样过程,而采用过程对于最终结果有着最为直观的影响,所以,各级部门以及水质监测人员,需要采用更为科学有效的技术,更为认真负责的态度,使用专业技能完成水质采用工作,确保最终采样所得到结果可以真实反映水体现状。总而言之,水质采样工作的质量好坏,是影响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核心,更是实施系统化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工作的前提。
3环境监测水质采样存在的问题
3.1现场采样设备检修问题
采样设备的检修问题在水质采样工作中,采样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采样进度和结果。通过专业的设备测定水资源的水温、pH值,能够了解水资源的具体情况,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由于水质采样设备专业性强,应安排专人操作,同时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每次使用前进行校对,尽可能的减小误差。实际工作中,部分人员忽视对设备的检修,未按要求操作,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尽管个别员工对采样设备进行检修,但存在局限性,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也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3.2采样点的选择问题
取样点的选择和管理对水质取样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有关研究发现,只有按需要选择具代表性的取样地点,才能正常进行水质监测工作,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现阶段,一些水质监督部门为了节省时间,随意选择取样点,致使取样不符合要求,降低了工作质量,抽样工作完成后,应进行调查和监测。由于工作人员对采样点的管理不够重视,当采样点的环境发生变化时,相关人员不能及时作出反应。
3.3水样的保存、运输问题
水样的保存和运输也是水质取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在完成取样工作后,需要加入适量的固定剂进行保护,而水样储存容器、运输方式也会影响水质。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工作人员随意保存水样,使水质发生变化,影响检测结果。此外,如果水样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忽略水样的性质,水样会发生变化。
3.4增加采样人员素质问题
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本身要求复杂,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但是在管理中往往很难注重每个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导致在管理当中出现混乱的局面,加之一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认真,不严格按照相关的流程进行操作,从而导致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工作质量降低。
4 加强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的举措
4.1健全管理体系
首先,水质取样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
如果样本太多,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判断,但样本太少会出现监测结果不令人信服的问题。因此,在分析不同水质时,有必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环境监测中水质采样的管理水平。其次,在完善管理机制的同时,要引进现代技术。水质取样和分析过程比较繁琐,需要运用相关技术手段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防止外部因素的干扰。最后,有必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方便信息的上传和数据的及时保存。
4.2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有必要做好采样前的准备工作,包括:(1)文件学习。所有从事水质取样、检测的工作人员,应熟悉检测方案、取样规范,了解每个检测环节。(2)装备检查。负责抽样人员仔细检查设备规格、型号及状态,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检测水样采集容器的规格、数量和药品,只有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后续工作。
4.3科学管理采样点
在选择水质取样点时,应参照检测方案,按技术要求、法规进行规范处理。采样点确定后,应合理使用相关技术和设备,保证采样的一致性。应当注意的是,采样点不能随意改变,必须根据工艺流程和要求进行重新选择。当然,在取样点位置拍照后,打印照片要经相关人员确认,提高工作效率。在具体抽样中,污染源条件是一个容易忽视的问题,使抽样不具有代表性。在此基础上,采样人员应充分了解污水处理过程、污染源,制定合理、科学的采样方案和措施,对于水净化工程和工业泄漏引起的采样点偏差,应及时报告,并迅速选择新的采样点,以保证采样的顺利进行。
4.4布点的适当性
水质采样工作人员要合理确定采样断面与采样的点位,在采样工作开展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保证水质采样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例如在进行采样布点时,工作人员需要做好调查研究,对众多信息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工作人员在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进行事前性水质采样时需要注意以下内容:监测水体的水文地质情况以及所在区域的气候环境特征。水体邻近城市的分布情况以及周围工况的总体分布情况,对水污染的主要来源进行实地调查。对水体两岸的水资源量分布情况进行调查,需要对流域两岸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调研,并对流域内的植被变化进行分析。对交通运输情况进行现场勘查,并对流域内所有水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对河道多个水质调查断面进行现场采样,只有完成上述工作后,工作人员才能科学合理确定水质采样点位。
4.5确保水样在保存与运输过程中的稳定
水样在保存与运输过程中,需要对保存容器进行有效固定,使用特定的减震材料。为保证水样在运输过程中,其性质不会出现改变,需要及时添加相关药品或稳定剂,添加过程需要严格遵照操作规范。对于那些需要进行冷藏的水样,需要确保冷藏箱内部温度的稳定。同时,在运输过程中预防环境因素对于水样的影响。
4.6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
在采样时,应注重采样的规范化,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监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水样取样对整个环境监测运行至关重要,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对水质的采用至关重要。相关人员要仔细核对清单,多角度检查设备,确保设备随时随地正常使用。
4.7加强对水质采样工作人员的培训
要注重对水质采样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水质采样工作人员对水质采样规范的了解认知程度。对水质采样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审核,避免综合素质较低的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水质采样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为使水质样品质量得到保障,针对水质样品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水质样品在保存以及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给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徐蕊.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研究[J].绿色科技,2019(24):131-133.
[2]谭淑娟,张巍.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11):60-61.
[3]陈蕾.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J].河南建材,2019(05):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