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5D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应用概述 李喜萍

发表时间:2020/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崔华英 李喜萍
[导读] 摘要:BIM5D技术因为优势极高而被广泛应用到了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环节中。
        圣弘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BIM5D技术因为优势极高而被广泛应用到了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环节中。在本篇文章中,主要以BIM5D技术为主,探究了在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期间应用BIM5D技术的相关特征,并且提出了完善的应用措施,以此将优势全面体现出来。
        关键词:BIM5D技术;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有着动态性变化、分项组合以及不可复制的特征。当实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的时候,因为相关的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不具备完善性,大多数造价管理人员是采取网络图和横道图的方式对造价进行管理,因此影响了施工造价整体效果的发挥。而将BIM5D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构建健全的思维动态管控模型,从而达到全方面管理的目标。所以,加大该项技术的应用和分析力度是很有必要的。
        1、BIM5D技术应用特征
        在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期间应用BIM5D技术的过程中,一般是集成建筑工程内各项构件信息,具体涉及到空间、几何、功能等多方面,同时还将时间维度和费用维度当成一项重点,全方面管理施工进度和工程预算以及施工成本等,动态性的呈现出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等。通过相关分析来看,BIM5D技术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1.1有着一定的准确性
        当前阶段,科学合理的应用BIM5D技术,有利于整合建筑工程各项施工模型内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建筑施工造价管理人员可以从系统内部入手,实施分包工程量核算和变更工程量核算等,以此确保造价数据核算的精准性。
        1.2具备可视化管理的优势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期间,施工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影响因素,借助BIM5信息集成平台,科学合理的划分各项模块施工面,可视化模拟以及分析理论劳动量和成本造价,以此避免因为分包队伍诸多和交叉工程多等引起的作业面造价协调问题的出现。
        1.3管理效率极高
        在以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期间,主要是以进度计划为主,有效分解各个环节,从中获取最佳的建筑工程施工量,可是从实质情况来看,效率处于较低的状态。自从引进了BIM5D技术以后,有利于创建健全的BIM5D技术模型。在BIM5D技术信息集成平台内,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能够对建筑施工时间、流水段和施工楼层进行全面分析,以此获取准确地资源用量,在合理制定项目物资计划的基础上提升建筑造价管理控制质量。
        2、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BIM5D技术的现状
        2.1国外对于BIM5D技术的研究现状
        在2014年的时候,国外将BIM标准内并入了一项新型的成本估算软件-QTO,其主要是借助开放型的IFC全方面估算建筑工程成本数量,同时还落实了一系列BIM系统在建筑工程各项阶段中的基本准则,将该项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控中的优势全面体现出来。以BIM5D技术应用为主,从数据格式以及信息交互等多项模块入手,重点论述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对于BIM5D应用内成本信息管控提出的各项高要求。并且在保存BIM5D技术模型数据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禁止应用手算数据进行储存,而是通过独立性的BIM5D模块加以设置,然后单独储存数据。
        2.2国内BIM5D技术实际研究现状
        在二十一世纪初期阶段,我国建设部编制以及落实了有关于建筑对象数字化的定义,这样可以为后期建筑工程BIM5D技术应用提供良好的依据。

各项领域以工程实际开展情况为主,纷纷编制了建筑工程中应用BIM5D技术的基本准则。当对BIM5D技术技术进行研究期间,相关人员将作业成本管控模型当成一项核心,合理规划以及分析模型内获取的工程量信息,帮助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动态性的监督以及控制成本。
        3、在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期间应用BIM5D技术的相关措施
        3.1在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期间应用BIM5D技术的基本优势
        在以往常规造价管理工作开展期间,使用BIM5D技术有着极高的效果,有利于摒弃以往工程量统计强度大一级精度不准确等多项问题的形成。根据BIM5D技术模型内的构建信息识别和数字化表示等功能的合理应用,达到动态性管理建筑工程造价智能动态化管理的目的,在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效率的基础上确保准确性。其次,当出现了工程变更现象以后,可以从BIM5D技术模型中比较变更之前和变更以后产生的工程量,避免因为时间太长而引起数据发生变化,为工程造价决算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依据。最后,将BIM5D技术应用于施工环节中,和以往单一图纸算量规划相比较可以看出,有利于减少扣减规则设置和模型审核对算量效率产生的不良影响,以此提升工程造价管理质量。除此之外,借助BIM5D技术的优势还有利于集成工程量和工程造价,最终实现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目标。
        3.2在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期间应用BIM5D技术的基本流程
        当前阶段,将BIM5D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环节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有关的项目三维模型,编制价格信息文件,将该项模型导进BIM5D中,选择消耗量定额,录入进度信息文件。在工程前期开展期间,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使用BIM5D进行碰撞检查分析,制定健全的施工成本和进度控制计划。其中,施工设计环节对于项目成本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可以应用专业性的BIM5D碰撞检查软件,对建筑结构和各项专业模块实施交叉碰撞检查工作,检验存在的各项风险,具体表现为预留孔洞偏差和吊顶空间不足等,在这一基础上应用REVIT软件编制工程量清单和三维统计,从而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建筑土建和机电以及安装造价等。其次,在建筑工程三维模型运行期间,整合进度信息、价格信息以及消耗量定额信息等。在操作期间,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以建筑项目实际需求为主,将造价管控对象当成一项主要的依据,合理设置资源量。比如,在三维模型和施工进度方案关联设置期间,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从施工类型、工程量和材料等多种类型的属性信息入手,结合建筑工程思维模型实际形成原理,关联设置各项模块施工任务内包含的起止时间和成本信息以及工程量,定期获取构件施工起止信息和工程量信息,有效的调整土建模型、钢筋模型和机电模型等,以此降低工作面施工冲突出现的概率。在合理计算各模块工序成本和资源消耗量的基础上达到动态性校对工程成本和消耗量的目的。然后,要想将施工环节中造价控制效果全面的体现出来,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借助BIM5D构件、进度以及设备集成信息等,采取挣得值方式,比较分析实际的模型和预算模型。BIM5D模型是实际工程成本核算基础,一般是为相关模块施工工程量导致的实际成本发生量,根据成本信息获取施工模块以及施工构件成本信息。最后,加深造价管理人员和生产部门以及技术部门和物资部门之间的交流,创建各项部门能够共同参与的BIM5D管理模型。在进度管理期间,造价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循基本要求,定期更新造价管理模型,合理调整模块资源配置。
        4、结语:
        BIM5D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期间的优势极高,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各项模块造价管理效率,相关人员可以以工程实际情况为主,借助BIM5D技术集模型数据、工程量和时间进度为一体,以此动态性的控制建筑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刘学刚.基于BIM5D基础的现代建筑工程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8):198.
        [2]王祥,张珊珊,赵武祥.BIM5D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4):153.
        [3]张晨,张晓天,边兴.BIM5D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35(11):287-2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