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旧教材适应新高考的作文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9   来源:《课程 教学 教法》2020年10月   作者:宁志斌
[导读] 2019年6月教育部教材局指出,普通高中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学(518110) 宁志斌
    
        2019年6月教育部教材局指出,普通高中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旧教材)中的“表达与交流”模块,是新教材使用前过渡期间的作文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记叙文、议论文的写作指导。2020年开始,大部分省份采用新高考模式。在教材过渡期间,高中作文教学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既要立足于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又要服务于学生有效地应对新高考作文考试。在指导学生掌握各类文体基本写作要求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写作任务的要求,理解题目创设的写作情境,培养学生有针对性地论述事理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高阶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应对新高考作文考查的新动向,可采用整合必修教材中的作文教学内容,进行序列化作文指导与训练的作文教学策略。此策略是指在学生了解记叙文、议论文和应用文(书信、演讲稿等)三类文体的写作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必修教材“表达与交流”模块中的写作内容,并根据写作教学目标,明确写作任务,创设真实的情境,对各类文体写作分项技能进行指导与训练,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搭建支架,并可辅之以考场作文题型进行整篇作文训练,以提升学生应对新高考的写作能力。
        序列化作文指导与训练教学策略,不仅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科学高效原则,而且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健全思维品质、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明确写作教学总目标: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水平与能力,提高文章构建及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构思有层次,结构完整严谨,培养创新与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
        2、确定记叙文、议论文和应用文(书信、演讲稿等)三类文体的写作教学目标,教师依照教学目标,结合必修一、必修二中的记叙文写作和必修三、必修四中的议论文写作以及必修五中的写作指导内容,并结合应用文(书信、演讲稿等)的写作指导,在指导学生掌握各类文体基本写作要求的基础上,创设写作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写作任务情境中学习并掌握写作技能。情境的设计,既要达到训练的目的,还要尽可能地沟通课堂和社会生活。搭建可操作性强、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的支架,化整为零,进行写作分项技能序列训练。
        3、明确序列训练的分项技能。如思维能力分项训练可细化为:因果分析思维能力训练;联想思维能力训练;比较思维能力训练;想象(形象)思维能力训练;辩证思维能力训练等。
        4、写作分项技能指导与训练既要遵从文体的基本写作要求,又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写作活动,完成相应写作任务。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指导学生改进、总结写作技法,将各分项技能加以内化。
        5、结合分项技能指导内容,教师可采用片段作文训练方式,检测学生对分项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可采用整篇限时作文训练方式,结合考场作文题型(新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等)的写作要求,在审题的角度、立意的方向、材料的使用、思路结构的优化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有章可循。将每次的写作学习目标有机地融入任务情境之中,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经历任务情境,并随时调控、引导学生,逐步积累写作经验。
        6、重视“源头活水”,引导学生坚持阅读积累,关注社会生活。坚持写读书笔记,将社会时事、新闻热点、身边的新人新事新思想引入素材,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关心社会,把握时代脉搏。在写作教学中,精准落实“立德树人”,引导学生领会人文精神和中华文化价值观念,让学生养成文化自觉。要求学生坚持积累写作素材,对自强奋发、家国情怀、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正视现实困惑、勇于担当以及提升人生境界等方面的素材予以重点积累,并加以思考。引导学生重视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彰显中华文化自信,关注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未来价值。要求学生每周以随笔的形式,自由作文,如鼓励写时评文或一事一议类文章,指导学生如何用辩证的思维去分析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示例】
        系列化作文指导与训练之“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
        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
        2、培养严密的思维能力和提高作文说理能力,能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得出合乎事理的结论。
        3、运用辩证思维进行考场作文训练,使文章议论深刻、说理透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知“辩证思维”,理性认识事物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香而不白,雪白而无香,说明事物既有优点,也有不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告诉我们事物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表明事物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则启示我们事物是向前发展的。这些就是辩证分析。
        那么,如何对事物作出哲理性的思考呢?根据前人的经验,主要有三种做法: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
        二、学会辩证分析,说理深刻透彻
        分项技能1: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
       【支架】为防止说“过头话”,可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作分析时,运用横向联结法,横向了解事物的联系,捏拿事物的分寸,把握评论的尺度,从多方寻求解答,就能视通万里,抚四海于一瞬,进而增加认识的广度,获得客观的认识。
       【示例】(略)
        分项技能2: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
        【支架】为防止变“近视眼”,可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每一个事物都有过去、现在、未来,当碰到问题时,运用纵向回顾法,瞻前顾后,抚今追昔,上下求索,就能思接千载,观古今于须臾,从而增加认识的深度,获得新颖的认识。
        【示例】(略)           
        分项技能3:用全面的眼光分析问题
        【支架】为防止成“一根筋”,可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根据一分为二的观点,运用对立统一法,两面兼顾,同时要注意事物的两面并非平分秋色,而是有所侧重,有所突出。要善于转化,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就能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使议论纵横展开。
        【示例】(略)
        三、课堂总结 (略)                       
        四、限时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梭罗说:“一个人越来越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谈谈你的看法。题目自拟,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要求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辩证分析。
        【板书设计】
        症状1:“过头话”
        对  策:横向联结法
              捏拿分寸,把握尺度;
              多方求解,视通万里。
        症状2:“近视眼”
        对  策:纵向回顾法
              瞻前顾后,抚今追昔;
              上下求索,思接千载。
        症状3:“一根筋”
        对  策:对立统一法
              一分为二,两面兼顾;             
        突出重点,坚持转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