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9   来源:《课程 教学 教法》2020年10月   作者:蒋岳荣
[导读] 随着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各省市学校相继开展了围绕素质教育的教学活动,各级学校都在努力践行素质教育的教学标准.根据国内外的教学经验,问题化教学方法的推广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水平,并吸引学生的关注。

浙江省温岭市城南中学  蒋岳荣

摘 要:随着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各省市学校相继开展了围绕素质教育的教学活动,各级学校都在努力践行素质教育的教学标准.根据国内外的教学经验,问题化教学方法的推广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水平,并吸引学生的关注。本文综合初中科学课堂推行问题化教学方法讨论问题化教学的普及,希望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初中科学;应用途径
        问题化教学方法需要老师提出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解答能力,做好这些能让学生在构建好的问题情境中培养创新能力。初中科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科学课充满了期待,初中科学课堂使用问题化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锻炼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1.目前我国初中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
        问题意识淡薄,是目前我国初中学生,甚至是整个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针对初中科学教学的调查中显示,学生群体中从没向任何人提出过与科学知识相关问题的,占到总人数的40%以上;具有问题意识,能够偶尔提出问题的学生只占全体学生的60%左右,其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经常提出问题的学生只占百分之五,而能够自主探索并成功解决问题的学生只占不到百分之三。与此同时,初中科学学科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大多以陈述为主,平均每堂课提出问题的次数不足8次,而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也不足,因此大多是“自问自答”的模式。由此可见,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不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气氛较为压抑
        虽然初中科学是一门创新性学科,但是在教学过程当中,大多数教师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授课内容以单方面的讲解为主要手段,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足。同时,在课堂中,很多教师不能以趣味化的、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单纯理论讲解的方式不只不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也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程氛围较为压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不强,自主思考的意识得不到提升。
        1.2师生之间的沟通不畅,问题化教学法的效果不佳
        在以往的教学氛围当中,师生之间是“上级”对“下级”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甚至是对立的关系,这种矛盾的普遍存在,导致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了解过于不足,很多学生惧怕教师的权威而不敢提问,而教师也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切实考察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也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
        1.3课程设立的时间较短,教师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节奏
        科学科目属于特色科目,内含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四门学科的知识,这既是课程改革的大胆尝试,也给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与过去一门教师专门进行一门课程的传授不同,现在科学学科的综合性,考验着教师的知识整合能力和生活化的知识联系能力,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来说,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能力分布不够平均,这给课程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很多教师疲于应付课本知识,而忽略了问题化教学方法的有效推广与应用。



        2.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途径
        2.1坚持问题导学,以更加生活化、实践化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
        教师应该从课本内容出发,严格按照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进行问题的设计,只有吃透课本,才能保证问题创设的科学化,才能提升科学课程的教学水平。贴合初中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应该从知识的应用性和生活化出发,从学生能够理解的生活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对于物理、化学现象背后内在原因的深入思考,从而引发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去思索问题、探究答案。比如,在讲解大气压强课程时,教师可以利用覆杯实验,以生活中常见的水杯和纸张作为实验素材,以神奇的“水杯倒转而白纸不掉”的神奇现象勾起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求知,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虽然道理很简单,很多教师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在实际的课程准备以及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却很容易忽略了这些在自己看来非常简单的小实验,这种过于主观的判断,往往会影响了教师的问题设计。此外,教师还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问题设计与学生性格、认知水平以及心理特点的适应性,控制好问题的难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使其保持对于科学学科的长久兴趣。
        2.2丰富课程组织形式,以问题的趣味化提升课程的有效性
        2.2.1创新教学手段,实现问题教学法与创设情境教学法、小组学习法等的有效结合
        问题教学法是以教师的巧妙引导,引发学生们对于教学相关内容的兴趣,进而引发其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过程,而干巴巴的问题提出,往往不能获得良好的引导效果。为此,教师应该充分调动自己的创新精神,积极搜罗与教材内容的相关资料,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小实验,引导学生们进入到自己创设的情境中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比如,在讲水的浮力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们播放“称王冠”的故事,从而以故事化的实验手段,使学生们对“浮力”这一知识点形成直观的理解,并深入意识到利用水的浮力可以解决的各种生活问题,这种“有用性”的“灌输”,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此外,在更加强调自主学习的今天,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自主学习,以不同小组不同问题的分布,引导学生们在合作中,在思想的碰撞中获得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2.2.2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丰富提问方式
        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决定着科学学科的授课水平,教师应该意识到科学教学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加速对于教学节奏的适应过程,深入研究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不断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从而有效提升问题价值,实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成效。
        3.结语
        问题化教学方法是提升初中科学教学水平的有效路径,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做好教学内容与生活生产之间的联系,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更加生活化、趣味化和应用性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发现科学,体味科学,从而越学越有趣,越学越爱学。
参考文献:
[1]梁新姝.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才智,2016(9):166-166.
[2]易筱颖.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6,34(3):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