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9   来源:《继续教育》2020年4期   作者:李文瑾
[导读] 高校学生管理经过了不同时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法治化管理与人治化管
        李文瑾
        青岛工学院,山东省 青岛市 266300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经过了不同时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法治化管理与人治化管理共轭的科学模式。在本质上来说,是我国社会整体发展日趋完善的现状在高校中的实际体现。对高校学生来说,拥有健全的制度保护,能够使其充分展现自身的性格特点;加入更多人性化的考量,能够为国家源源不断培养出观念健康向上、积极努力的优质人才,从而使我国发展时刻处于良性循环中。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校;学生教学管理;以人为本;策略
        引言
        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就是为了实现培养人、发展人这一既定的目标,不论是教学还是管理,都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所提出的为构建和谐社会储备德智体美劳全面素养的人才的伟大蓝图。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站的是“最后一班岗”,所以在学生管理上,我们更要做到以人为本、审时度势,结合高校大学生的特性,认清高校学生管理的目的,创新手段和方法,最终实现高校在良好教学秩序下运行和发展。
1以人为本在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性
        1.1以人为本理念能够满足教育改革需求
        随着时代发展,现在国家之间的综合实力竞争就是高级人才资源的竞争,因此,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大,并且提出了教育改革要求。对于高校来说,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可以满足教育改革要求,还可以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发挥,激发学生的潜能。对学生来说,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与自主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管理条例,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为学校各项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从长远角度来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运用可以引导学校向着符合教育改革需求的方向发展。
        1.2有助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综合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和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高校应该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但是,一个高校辅导员需要同时管理上百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不能只依靠高校辅导员的指导。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习惯,只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有效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高。利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在对学生进行管理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感受个性成长空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主动将自己的特长与所学专业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即使没有教师指导,他们也可以在网上搜集学习资源。所以,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就是取消过多限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要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必须加强教育管理。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环节推进。但就现实状况看,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往往比较多样,这样就会使得管理工作的效率难以得到提升。所谓学生管理是指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举止进行约束,使他们能够严格执行,以便提高综合素质。但是鉴于学校管理范围的广泛性,学生并不能约束自身的一言一行,往往会受到多元化思潮的冲击以及外面的诱惑,使价值观念发生偏离,需要高校管理人员对其进行教育指导。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阶段,高校规模和在校人数大大增加,随之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第一,学校的硬件设施,如教室、宿舍、实验室、图书馆等,难以满足众多学生的需求。第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队伍人数缺编且不稳定,尤其是直接承担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辅导员队伍不足,师生比例悬殊,且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第三,学校传统的教育管理形式单一,模式较为陈旧和落后,各部门之间分工、权责不明晰,很多环节都与新时代发展相脱节,难以满足大学生在多元化方面的诉求。这些均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带来了困难。因此,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探索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成了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2]。
3基于以人为本下的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方法探究
        3.1抓住学生心理,应用第一印象
        在心理学中认为第一印象是指与他人第一次见面交流中的内心印象,这种印象将在对方的脑海中形成主导地位。第一印象的形成与许多外在因素有关,如年龄、衣着、谈吐以及姿势等等。教师接手班级,需要充分重视第一印象,注重个人的打扮与行为举止,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印象。教师在学生管理中也要注意轻松、自由。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习惯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是感染的,是熏陶的,是浸润的,使课堂温和而润泽,强调以情感启迪情感,强调带给学生安全、愉悦,强调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让学生心灵自由。以爱之名,润泽生命。德育必定是生本的课堂、智慧的课堂。探索“高效课堂”建设策略。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与团队的力量,通过“三实践两反思一总结”,有效地激发广大教师的教研意识[3]。
        3.2促进学生参与意识的提高
        虽然以生为本管理理念在我国高校中推行已有一段时间,一些高校也在以生为本的引导下对现行学生管理工作展开了一系列的优化调整工作。但我国高校由于受传统学生管理理念影响已久,到目前为止在一些高校中仍或多或少的存在学生被动管理、学习的情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对学校开展的各类以生为本学生管理工作参与积极性不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将促进学生参与意识的提高作为以生为本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来开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以物质、精神奖励为手段,制定激励机制,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行为约束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以生为本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创新学生管理手段和方式方法。以此来吸引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兴趣。

例如,在学校中增设慕课建设项目,借助慕课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丰富的资源库、多元化的教学管理功能,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管理能力予以锻炼,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我管理意识。
        3.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以生为本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彰显,同样体现在课堂提问上。在以往的学生教学管理工作中,受课时、教学设计以及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很少有教师会在课堂教学提问上下功夫。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深切地认识到了课堂教学提问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学习自主性等所起到的重要意义。从而开始将课堂提问环节的优化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为达到彰显以生为本的目标要求,需要教师积极优化课堂提问环节,在问题的选择以及提问环节的设置上下功夫。同时,还需要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提问,以此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交流的关系,尊重学生的每次问题,并且耐心为学生进行解答[4]。
        3.4推进合作共育,延伸管理时空
        首先,高校辅导员要与各专业课程教师建立学生合作管理、思政合作共育模式,搭设学生管理信息的共建共享平台,便于更加及时、全面的掌握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现状、学习能力、创新创业态度等,通过专业课程教师与辅导员的协力共育,全面强化学生管理效果。另外,发挥学校思政课程教师在合作共育中的独特优势,通过思政课程教师对其他专业课程教师、辅导员的专项培训,令其他专业课程教师与辅导员掌握更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积累思政教育经验,进而可以更好的在本职工作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高校辅导员要与学生家长建立合作共育机制,将思政教育融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渗透给家长,避免家长在管理孩子过程中过于强势、专制、放任,无法给孩子提供民主、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此举可减少由于家庭错误教养方式引起的学生叛逆、性格扭曲、自卑、暴力倾向等问题,既是延伸辅导员学生管理时间和空间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家校共育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科学方法,对缓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压力和预防大学生突发事件具有莫大帮助。
        最后,高校辅导员要发挥自身桥梁作用,推动高校、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思政共育以及合作管理。例如,辅导员与网警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对大学生校园网使用期间的监督管理力度,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网络套路贷、网络谣言传播等问题,采取相应对策及时处理解决。
        3.5建立专业管理人才队伍,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质量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思想开始由管理学生向服务学生转变。不过,高质量的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专业管理人才,高校要加强对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首先,要加强对现有高校辅导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其次,要引进专业管理人才,专业的事情让专业人才去做,这样才能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现更多潜在问题,并且提前做好预案,减少问题发生,比如在引导学生预防诈骗方面,可以提前告知学生传销的骗人手段等,避免更多学生陷入圈套。由此体现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性。
4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专业化发展的趋势
        4.1坚持以“以德树人”为根本的价值导向
        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加强,首先就是要对其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政治素养教育,这对建设高素质高修养的管理团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有利于打好学生管理专业化建设的基础。其次,高校要采取有关政策促进学生成才,把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作为主要的教学管理目标,此外高校还要对学生的实际活动进行综合,准确把握学生成长成才的普遍规律,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实际经验充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最后,就是以学生的角度出发,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有效提高、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兴趣爱好。
        4.2坚持多元合作的联合育人方式
        高校管理中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育人,从而促进育人管理的多元化建设,在管理过程需要做到真正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管理政策,所以为了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全局性发展,就必须巧妙地借助社会中存有的各方面管理力量,形成多元合作的联合育人的方式。
        4.3坚持以专业领域及要素扩充为事务方向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建设是一项比较系统性的工程建设,因此有效提高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的主要解决策略就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管理,从而各方面的管理工作能够共同提升和发展。随着社会对学生需求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对学生的能力及素养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管理任务也在不断加剧,因此要求高校根据社会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对学生管理进行细致的分解,通过探索不同的专业及领域,熟悉掌握其管理内涵工作,借以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专业化的整体功能[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的关键在于始终坚持适应社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教育过于注重理论基础,却忽略学生动手实践。所以,高校教师要让学生对于专业深入了解,充分掌握,符合社会需求。针对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管理理念以及建立专业管理人才队伍等措施。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让学生获得一个满足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贾瑞,邓秋菊.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3):174-175.
[2]向慧.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讨[J].湖北农机化,2019(23):123-124.
[3]陈文福.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11):87-88.
[4]杨伟伟,栾金亮.分析新时代高校中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研究[J].智库时代,2018(31):91-92.
[5]郑福龙,刘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与策略分析[J].内江科技,2019,40(9):49,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