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领域下新时代报关人才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9   来源:《继续教育》2020年4期   作者:张晓妮
[导读] 以《报关原理与实务》课程思政为引领,结合我国报关人才培养定位,剖析报关人才培
        张晓妮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以《报关原理与实务》课程思政为引领,结合我国报关人才培养定位,剖析报关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报关课程思政融入报关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方法。并总结出实践成效。
        关键词:课程思政  报关人才  培养
一、概述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发展需要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作为主要依靠提供智能服务谋求生存发展的报关企业,“人才”是报关企业的核心资源。肩负起人才培养重担的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和输出与行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是关键,如何培养出符合重庆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的“一品三能”(即具备核心品格,学习能力,健康生活能力,创新协作能力)的人才是核心。
二、报关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报关是国际物流的重要环节,是国际货物通关流转的必经程序,随着我国国际贸易额不断扩大,国际物流快速发展,新的贸易方式及新的通关形式不断出现,社会对专业从事进出口报关的人才需求量急增。传统的报关课程,教师往往偏重知识点的传授,对学生的工作技能和素养关注不够。而在实际工作中,报关人员是应具备“爱岗敬业,诚信专业”职业素养,并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工作岗位。传统的授课模式不利于学生工作技能的培养,也缺失思政教育渗透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中。
三、报关课程思政融入报关人才培养
(一)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理论进行课程改革  
        将实际报关过程的中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报关原理与实务》课程内容,以此为切入点突破性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教学方法与工作任务结合,将“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打破学科型课程教学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
(二)报关课程内容采取学习情境—项目—任务形式组织
        教材中项目和任务的设计体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充分发挥学生技能操作潜能和学习主动性的职业教学特点。解决传统教学出现的课程内容理论性强且脱离实践、学生缺乏技能训练问题。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习报关基础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
(三)建立“新时代新海关、新海关新报关,守法诚信专业”报关课程思政
        近年来,海关为推进贸易便利化,进行了通关一体化改革、申报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使原报关程序有了颠覆性改变,改革之后,不诚信、不专业都会导致企业经营的巨大风险。思政教育元素恰恰蕴含在这些改革措施当中。所以在课程建设中,深入挖掘并梳理课程思政,形成了“新时代新海关,新海关新报关,守法诚信专业”课程思政。


四、“课程思政”领域下新时代报关人才培养成效
        经过多年实践应用,在报关课程改革的引擎下,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建设改革实际中,主要形成了“一个特色、两个活力、三个推力”效果。
(一) 一个特色
        报关课程改革的引擎驱动下,形成专业特色在《报关原理与实务》课程改革实践中,紧扣时代脉搏,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建设课程资源,转好课堂育人、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着力于培养“守法诚信专业”的高技能报关人才。在此门课程改革的引擎驱动下,推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形成了培养“一品三能”报关专业人才的特色。
(二)两个活力
1、 激发了学生专业学习的活力
  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及兴趣点将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资源呈现,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激发了专业教师“互联网+通关”专业活力
        与行企业专家合作进行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深入行业一线学习,收集了大量真实业务案例,并对其整理提炼,转化为教学资源,运用到教学环节中,此过程促进了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
(三)三个推力
1、形成了校企合作及校校交流的推力
        充分依托协会企业合作基础,将鲜活的企业资源转化成课程资源,同时也增强了校企合作的活力。此外,还与其他高校,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程建设交流。深入扎实的校企合作及校校交流,激发了专业建设的活力。
2、形成了专业软实力打造的推力
        课程建设是专业软实力打造的关键。通过项目等形式,建设完成课程微视频、训练习题、业务案例等线上资源,构建了完善的线上线下学生的新形态专业资源,有助于提升学生自我专业学习能力。
3.3.3 形成了专业思政的推力
        新形势下的报关人员应该具有“高理论功底,高专业技能、高职业素养”的综合全面地高技能人才。要求培养的报关人员不仅具有扎实全面的报关理论知识,还要具有现代化的互联网通关专业技能,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和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必须结合“互联网+通关”背景下的报关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对报关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依照实际岗位流程作业内容,强化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
        在《报关原理与实务》课程改革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将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培养贯穿与课程课堂教学中,形成了该门课程思政,即“新时代新海关,新海关新报关,守法诚信专业”,从而深挖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一品三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张艳英. 课程思政下高职金融专业协同育人路径与措施[J] 高教学刊, 2020(30)183-18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9年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通关改革背景下《报关原理与实务》立体化教材的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GZYJG1931,项目主持人:张晓妮)。
作者简介:张晓妮,女,重庆北碚人,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报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