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导”的艺术

发表时间:2020/11/9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7月上   作者:牛绍琴
[导读] 传统小学数学教育需要教师在课堂讲述大量知识,而学生的参与度却很低,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羊尾镇郭家中心小学   牛绍琴 442600

摘要:传统小学数学教育需要教师在课堂讲述大量知识,而学生的参与度却很低,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当前新课改形势下,以往忽略学生积极性、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教育方式显然不利于小学数学教育的更好发展。为此,在以生为本前提下,数学教师要肩负起课堂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导”; 小学数学; 教学形式;
        激发学生兴趣.探究新知识、讲述学习方法、课堂总结等方面就如何充分发挥“引”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帮助,仅供参考。
        一、探究新知时要“导”,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标准形势下,我们不仅仅要让小学生学会新知识,而是要明确新知识的来龙去脉。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以多种教学方式,去引导小学生认真体会知识的发现到探究的过程。针对一些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实际生活经验去探究数学规律。例如“减法运算”问题,是数学常见问题,尤其当一个大数去减去几个比它小的数时,我们可以通过第一个数减去后面几个数的和的形式,来简化减法运算的过程。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超市购物时,来验证这个运算规律。这时,经过实际生活经验,小学生会发现,两种计算形式下结果是相同的。
        二、讲述学习方法时要“导”,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单是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还需要通过知识的学习增长学生的智慧。因此,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让学生有所领悟,逐渐掌握学习方法,使小学生实现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的蜕变,以此逐渐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的常见题型,那么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做题三个步骤,使小学生逐渐掌握解题方法。观察,指的是在面对应用题时要先进行仔细观察,仔细审题;思考,指的是学生在观察题型和内容之后进行认真思考,归纳这是属于哪一类数学题型,以此思考解题思路;做题,就是经过观察和思考之后动笔去列式和计算。这样,在遇到数学应用题时,小学生都能按照教师引导的思路去解题,并在逐渐做题的过程中积累方法,进而逐渐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解题能力获得提高,并且,在解题中逐渐养成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三、师生合作的过程要“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当前改革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真正走进学生中间,站在学生的角度,成为其中的一分子,真正参与到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去,与学生一起去思考学习新知识时感到疑惑的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和交流学习数学知识的心得,让小学生逐渐体会到教师是他们身边的一分子,能够在小学生面对数学知识时感同身受。


这样,才能够使小学生更加乐于亲近老师,对老师讲解的知识抱有学习的兴趣。
        分组讨论是课堂诸多教学活动中的一种,而在小学数学课堂,在学生开展讨论时,数学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其中,并注意观察小学生在讨论问题时的思维方式,搜集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学习的想法和建议。例如,在学习方程式的知识时,很多小学生知道如何解方程,但是却不懂如何针对数学方程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时候,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引导正在进行小组讨论的小学生去认真审题,然后在题目的阅读过程中找到关键词所在,同时要理清关系量,最后,再通过列方程的方式找到他们的等量关系。
        四、重难点知识讲解时要“导”,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瓶颈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有重难点知识的存在,而且由于重点与难点之间的交叉关系,二者常常是同一个知识点。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无论是重点,还是难点,都是数学知识学习时的瓶颈所在。因为重难点知识往往比较抽象,不便于他们深入理解。因此,重难点知识与小学生思维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矛盾关系,如何来打破这一矛盾关系,使二者能够很好地统一,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小学生来突破每节课的重难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首先,注重利用大量的感性材料,作为引导的开端;其次,要引导小学生学会把握住解决难点知识的关键所在;再次,引导小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初步掌握一定的推理方法,这里的方法主要是经过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客观判断、有效联想四个方面,去有步骤地进行推理。
        五、课堂总结时要“导”,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首先,要注重对小学生美好情感的引导。数学知识的学习,同其他学科一样,也要注重对小学生情感的激发,在数学兴趣提高的基础上,树立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哪怕是每节数学课结束时的总结环节,也要进行必要的情感激发。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后,真正联系到实际生活,培养美好品德。以统计知识的学习为例,针对这一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统计家里投递干垃圾、湿垃圾的次数,以及每个月在垃圾袋使用上的数量。这样,小学生既能深切地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又能切实对环境污染、垃圾分类等环保知识有更深的感悟,从而渐渐地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的“导”,要体现在教师课堂授课的全过程,对于“导”的时间,可以灵活地进行选择。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结合小学数学课本内容,并结合不同阶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引导小学生在数学课堂积极思考,最终获得数学思维和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姚晓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教师有效引导作用[J].孩子天地,2016(27).
[2]舒兰英.数学教师如何有效引导课堂教学[J].都市家教月刊,2011(10).
[3]易霞.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导演高效课堂.[J]全文版(教育科学),2016(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