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

发表时间:2020/11/9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7月上   作者:黄根烈
[导读] 在新课标要求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需要不断革新,尤其在最新人教版数学教材中,较之旧教材更加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编排当中专门设置了“解决问题”的教学板块。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凯保小学   黄根烈  554109

摘要:在新课标要求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需要不断革新,尤其在最新人教版数学教材中,较之旧教材更加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编排当中专门设置了“解决问题”的教学板块。新教材经过教育实践之后,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为小学教师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教学思路。本文结合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找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展开解决问题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解决问题”教学思路
        (一)要注重教学实效性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模块教学,其重点的教学方向是解决数学应用题等方面。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解决问题”模块教学存在的一个典型现状即是:重视课堂形式,忽视教学实质。可以看到,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当中,教师为了追求教学形式多样化,一直在努力开拓各种教学方式,些教学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但是在这些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往往过分重视课堂形式,忽略了“解决问题”的教学实质。加之一些教师对一些较为新颖的课堂形式把握不够,使得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大提高。
        (二)要创设问题式教学情境
        在“解决问题”教学板块,当前课堂当中普遍反映出来的问题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点,情景创设过度,新课标的教学指导思想是要学生体验到数学教学活动充满探索和创造性的特点,感受数学解决问题过程的严谨性以及最终结论的准确性。然而过分地重视创设教学情景,流于表面形式,造成了教学效果不如人意的状况。第二点,抛弃传统“解决问题”的教学经验。现代教师将多样化教学模式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其初衷在于更好的为“解决问题”教学模块服务。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新时期的教学手段联系紧密,这一点当然无可厚非。
        二、小学数学课堂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一)以关联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经验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知识点的关联性,进而引起数学思考兴趣,调动以往的学习经验,懂的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加深数学知识点中的概念理解。为此,教师要能为学生选择符合逻辑思维的知识感受渠道,让学生反复感受知识点的概念,从而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思维逻辑。然后再以问题引导式知识探索,鼓励学生懂得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在《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掌握到公顷这一土地面积知识,进而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那么针对本课程教学,教师应该先以生活化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让学生在兴趣引导下主动思考数学问题。


可以先以问题导入方式,让学生说一说不同面积单位的表达方式,对比以往学习的平方米等概念,然后为学生设置一些生活化的面积单位问题,让他们填写相关面积单位,如课桌、教室、邮票等生活实物的对应面积单位等。接下来就可以自然导入到公顷、平方千米的知识点,让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面积概念。
        (二)以数学现象观察导入教学重点
        数学知识是以生活事物、生活现象为基础,比如比赛中表示得分的数字、排队买票时的号码先后、闹钟上的时间数字等,这就需要教师以生活实际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懂得结合生活思维展开教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资源把形象的实物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其中的数学现象,深刻的理解抽象概念,从而懂得利用生活观察来思考数学问题。
      好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堂课,教师可以先以知识回顾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几何图形有哪些,再以活动图形、七巧板等,让学生找出自己认识的图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判断哪些图形的对边平行。教师可以把活动长方形的两个角反方向拉伸,让学生观察图形变化,思考变化后是什么图形?什么地方没有变化?从而掌握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再通过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教学后,教师可以引出梯形的上底、下底、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思考梯形的腰能否画高?让学生区分梯形的底和腰,明白梯形高的画法,只能由互相平行的两条边上的顶点向对边画垂线。
        (三)以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讨论数学问题,积极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教学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操作和知识运用解决相关问题。
        比如在进行《条形统计图》一课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统计和生活的关联,发学生学习统计图的兴趣。然后让学生懂得数量可以通过不同的数字、图形、条形来进行表示,通过对比之下,学生就会发现条形统计数量图看起来更加直观,从而认识到这一知识的重要性。接下来,教师可以导入相关课件,比如某一月份的城市天气图,让学生思考这个月的不同天气各有多少天?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和统计天气数据,并展开分组讨论交流。教师会发现学生通过画对勾、圆圈或者写“正”字来统计数字,统计完毕后,再让学生分组进行图表统计,让学生分别采用统计表、图示、条形统计图等方式进行。最后让学生通过对比方式,发现条形统计图表示同一天气数量更直观清楚,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后,对这一知识点也就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展示出条形统计图的总体结构,让学生逐步摸索条形统计图中的制图日期以及条形图的横轴、纵轴等概念,进而加深理解,明白横轴是表示统计的内容、种类,而纵轴是表示数量,条形统计的数量也是以纵轴来观察。
参考文献:
[1]陈召群.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策略[J].神州,2020,(26):201.
[2]吴岳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J].科学咨询,2020,(41):267.
[3]来春梅.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70):56-57.
[4]黄猛勇.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探究[J].神州,2020,(18):196.
[5]倪红艺.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研究[J].考试周刊,2020,(51):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