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隐性教育的实施

发表时间:2020/11/9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7月上   作者:王韬
[导读]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于学生的培养政策进行了一定的教育要求,注重人的发展与教学,主张先进行“人”的教学,再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云南宣威市宛水街道第二小学 王韬  6554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于学生的培养政策进行了一定的教育要求,注重人的发展与教学,主张先进行“人”的教学,再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学习知识和思想的起始时期,正确有效的学习可以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社会和生活,逐渐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学会调节与平复自己内心的不良情绪,丰富内心情感世界。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隐性教育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隐性教育;实施
        引言: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个性化较强,思维方式往往存在局限性,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思想和观念,所以,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思想道德品质培养,这对其未来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帮助,应结合实际教学状况和学生特点制订可行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推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顺利展开,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及促进教育事业健康稳固发展。
        一、分析道德和法治的内涵
        就目前教育而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比较热门的一项研究话题,主要研究的是核心素养重要作用以及核心地位等,随着不断深入的实践教育,国家也越来越关注受教育者的核心素养,对此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对核心素养这一理念,北京师大将这一概念分为了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基础三大类,然而,由于学科的不同导致其具有的特点也不同,而核心素养的确带有一定学科属性,为此需要对核心素养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同时需要与学科特点相结合。针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讲,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通过这门学科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按时睡觉和起床、注重日常讲究卫生等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其二、利用道德与法治学科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理念,通过这门学科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其三,通过这门学科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文明举止、诚实守信等品格。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隐性教育的实施
       (一)与学生交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氛围的影响因素之一。师生关系不佳,很容易导致学生排斥该教师执教的学科,甚至逃避课堂学习。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要想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自主地走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首先要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小学生本就具有向师性,在实施教学的时候,教师可立足于学生的这一特点亲切地对待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比如我经常放低身姿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通过日常互动,使学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注,从而使他们对我产生亲近感,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乐于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



        (二)融入情景教学理念,创造活力四射的课堂环境
        道德是为人的基本,普通的课本教学并不能让学生真实的理解其中的意义,教师需要借助情景来营造生活中实际的现象,分析课本教学的内涵,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情景的构建,自然的将学生引入到情景中进行实际的参与,以新颖的教学方式代替传统的枯燥课堂环境,让学生愿意配合教师进行道德知识学习,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与法治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教师可以有效借助生活中的场景展开教学工作,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教学的质量。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本身较为枯燥乏味,更削弱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之不能快速掌握和吸收相应的知识点。因此,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在日常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使枯燥、乏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变得生动、有趣,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对教材内容进行探讨研究,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认识。当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物品,以便于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比如,可以让他们制订一个适合自己学习的时间计划表,认真落实和执行,推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其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知识,既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不足,也能够实现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为未来的人才结构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四)深化学生道德品质核心
        素养背景下开展小学生道德和法治教育主要的一个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道德与规则意识,小学生对道德意识、法治规则的认知比较薄弱。为了强化学生道德法制意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以及性格特征等因素开展教学活动,采用游戏可以有效的促使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最主要的是游戏具有一定的规则约束,学生必须遵守游戏规则,才可以进行游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课程,也是提高其思想道德品质的基础学科,但是由于知识点的抽象化和复杂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一些阻碍,使得课堂教学有效性难以提升,因此教师还应制订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指导,以便于实现提升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愿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将来能够快速融入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磊.刍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J].考试与评价,2019(03):88.
[2]张兵.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隐性教育[J].华夏教师,2018(28):79-80.
[3]黄志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17):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