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9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7月上   作者:邓娅琦
[导读] 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能够独立阅读一些文章。

湖南道县祥霖铺小学   邓娅琦

摘要: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能够独立阅读一些文章。面对这一变化,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思想,在明确阅读主体和培养方向的基础上,采取多元化的创新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尊重他们的个性化成长需要,在最大限度上激发他们阅读文章的热情,提高其语文学习积极性。如此,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引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过程中引入名著导读,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及知识储备的积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文化水平,还可以陶冶人文素养。要想实现名著导读对于小学语文阅读的价值,就需要教师能够合理制定名著导读规划和结合科学的阅读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结构。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一)如何激发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指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语文阅读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只有保持阅读兴趣,才能更好地理解、自主地学习。小学生一般处于7~13岁的周期,在这一时期的小学生,摆脱了对世界的朦胧意识,开始进一步探究世界。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大动力就是阅读兴趣,小学生对语文阅读有兴趣,就会带着喜爱的感情去学习、认识、探索、解答疑难,这就会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这一阶段,如何发掘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的积极性
        小学生时期,也是学生思维最开阔的时期,是小学生语文思维培养的基础期,开始需要系统性地教导知识。小学生由于年纪小,自控能力差,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语文阅读积极性调动与否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只有不断地调动小学生语文阅读的积极性,才能使得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对小学生的个人素质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的策略
        (一)以生为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尊重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也就是说,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他们的位置上思考问题,以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被拉近,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减少,从不敢表达、不敢提问变成敢于提问、敢于表达,个性获得彰显空间,阅读质量自然会有所提高。再者,在这一关系中,教师从原本高高在上的指导者变成倾听者,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思想与行为上的偏差,并及时给予积极的指导。


如此,学生的困惑能够被及时解答,阅读的阻碍逐渐被突破,思维得以发展,逐渐形成良性循环,这也为个性化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更多可能。
        (二)创建情境,营造轻松阅读氛围
        一个良好的情境不仅能使课堂充满活力,促进个性化阅读活动的推进,还能充分调动学生读文章的热情,进一步提高效率,进而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情境的构建,以多样化的、相对真实的情境为其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使他们能够迅速进入状态,并在读的过程中找到存在感、找到自信。如此,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体验,自然会形成更加强烈的阅读文章的兴趣,迸发出积极的动力。同时,在与文本相贴近的情境中,他们更容易在情感层次与作者形成共鸣,从而深入理解文章思想,获得主观上的个性化体验。值得一提的是,构建情境时,教师可以适当借助多媒体工具,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在更高的层次上呈现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情感的理解与吸收。
        (三)创新语文教学模式,优化学生阅读思维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完成对基础知识的讲授,更需要关注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并在优化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增强其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可借助微课辅助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例如,在《秋天的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在微课设计时围绕秋天的雨,寻找秋雨自然科学知识、特点、对农作物的影响、雨景描写等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感知秋雨,并各写一篇短文,训练学生的分析、观察、表达能力,从而在语言运用、写景状物、情感表达等各方面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为其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及观察思考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四)关注阅读倾向,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当了解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认知层次,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倾向,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与阅读教学之间的高效关联。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利用克拉申的“i+1”教育理念,鼓励学生既要认真阅读教材文本,还应在教材文本的基础上有所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保持最佳阅读状态。语文教师应当以教材为基础,从教材出发,多角度解读教学内容,挖掘教材内容精髓,以此为依据,循序渐进地安排阅读内容和阅读延伸,为学生制定科学的阅读目标。
        结束语
        语文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语言文字艺术,是我们的文化核心,是我们的民族灵魂。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必须学好语文,形成科学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历史情感意识,才能在传承民族精神的道路上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壮大贡献一己之力。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拓宽小学生的视野和知识层次,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世界,还能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满足其个性化发展的情感需要。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正视其地位,以创新的手段推进个性化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林元.浅议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应用[J].名师在线,2019(32):65-66.
[2]庄灿阳.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相关思考[J].新教师,2019(10):32-33.
[3]周彥萍.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7,11(23):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