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连南县广东瑶族博物馆 郑灶芬 513300
概述:瑶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历史文献记载“东夷”为黄帝后裔,、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是古代东方“九黎”,又称“东夷”,瑶族属“九夷”中的一支 ,是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瑶族历史博大精深,文化底蕴深厚,瑶族服饰五彩斑斓。瑶族民间文献 记载瑶族为伏羲氏后裔(武商)盘王与帝女之后。瑶族服饰随着中国古代各王朝的更替、各民族的融合与发展,瑶族服饰在各方面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瑶族服饰在瑶族中每一个支系、每一个区域都独具特色瑶族服饰于2006年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瑶族子孙,该如何解读祖先留在服饰上的密码,现以上述瑶族服饰为例,分享个人对瑶族服饰的考察结果和观点,亟待专家批评指正错漏和不足。
关键词:瑶族身份 染织技术 瑶族服饰发展脉络 现代瑶族服饰
一、瑶族在史前的身份
史上英雄人物舜,为东方东夷之人。孔子孟子记载“夷”是商时“九夷”。夷,最早这个字出现在甲骨文,古代的夷,他称是指人;瑶族《梅山图》“午商庚子出盘王”,“午商”即“南商(早商)”,瑶族民间文献记载盘王为德高望重之人。盘王与帝女合婚,着商王朝礼服举行婚礼,为国婿。盘王子孙称“我”为“夷(一音)”。瑶语 “夷”与“优”谐音,瑶人自称为“夷勉(冕)”、“优勉(冕)”,解意为夷人与着冕服的黄帝后裔,即现代瑶族勉瑶,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吸收了夷人和王室家族的优秀文化(德礼、语言、服饰)。隋唐至明清近1300年,赣南、湘南、粤西、粤北有大量勉瑶外迁甚至远徙国外。
粤北甚称“世界过山瑶(勉瑶)之乡”,是多数勉瑶最后的祖地。“凤凰”,瑶语称为金鸡。金鸡岭,坐落于广东北大门--岭南第一镇,即粤北乐昌县,为广东八大景点之一,是县城内至高美景。“金鸡”尺寸20.8*8.4*3.8米,由三块红岩石天然堆叠而成,似雄鸡似凤凰,昂首北望,引颈欲啼,栩栩如生,瑶族女盛装大头盖与“金鸡”及其相似。
二、瑶族史前染织业的起源
远古瑶人本无衣穿,与其他民族一样,经历了从赤裸到花草枝叶裙遮羞,再到织布制衣卸寒、刺绣纹样装扮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逐步进入文明社会 。
约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古人在狩猎采集过程中,逐步学会种植、驯养、建房,走出森林,进入城市安居乐业,首创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纺织技术为其一。
《盘王大歌》详尽记载了史前瑶族发明纺织技术的历史事实。从原始社会“信王 出世无衣着,路逢金骨柳遮愁”,到瑶族盘王种麻、创造织布机和纺织技术、养蚕缫丝、染色的记载,也有相关的口传民歌,表明染织技术的创始是无疑的,染织技术的认识和思维不断升华,纺织业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出土的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了纺织布纹,可见古代纺织品应用广泛,除了麻还有丝 ,体现染织技术的高水平。
史前的广东历史久远,距今60万年至80万年前境内已有人类活动遗迹,是太古时代“南海盘古国”所在地.考古学为人类揭开古人所遗留下的一切遗迹和遗物,如手工业工具(制陶、纺织工具)。粤北曲江马坝石峡遗址、粤东龙川鹤市遗址、岭南最早墓葬(广东英德青塘遗址)也出土了大量石器时代陶纺轮、约1.3万至1.7万年左右的人骨化石和与之随葬的骨针 ,陶质和石质的纺轮以新石器时代数量最多,旧石器时代陶器较少。骨针于300万年至1万年开始出现,是用坚硬、有点韧性的动物腿骨削成条状磨制而成。纺织工具代表粤东粤北纺织技术起源于旧石器时代、兴于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晚期纺轮的巨大需求量反映了当时纺织业已呈现较大发展趋势。
《淮南子?汜论》《世本》记载关于“黄帝臣”“伯余制衣裳”的传说:“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缕,手轻指挂,其成犹网罗,后世为机杼(木梭)胜复,以便其用,而民得以揜形卸寒”,“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神农、伯余是历史记载的“制衣”创始人,是什么民族的人,特别是伯余的民族成分目前仍无法考证。
纺织技术的发明,解决了人类遮羞问题,不再赤身裸体,可卸寒和美化自身,摆脱对大自然的依赖,直到几千年后的近代瑶族农村,还有原始的纺织业存在。现代染、织技术分别在勉瑶、平地瑶、蓝靛瑶、布努瑶和排瑶中,还有极少数瑶人传承。
三、瑶族服饰发展脉络
(一)史前瑶族服饰
1.制作瑶服的自然、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
野猎向农耕过渡时期,瑶人择温泉穴居,泛舟捕鱼,善长制窑与染、织、绣技术,成为该手工业的行家。瑶族分布于岭南六省区,自然环境优美,居地温湿适宜,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利于苎麻株和蚕儿的生长发育。岭南的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均满足施行染织技术的所有要求,为孕育独特的瑶服文化和刺绣技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染织绣技术在南岭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夏商周是神权与王权并行的奴隶制国家,商周是多民族融合的开端,农业成为重要的经济部门,手工业技术在农业的带动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政治统一,成为经济繁荣的国家。
远古氏族社会因公共意识和原始信仰而产生祖先崇拜。夏商周人大小诸事进行祭祀占卜,宗教思想形成,礼服规范了人与神灵交流的庄严仪式,神精灵兽、护身戎械及纹样作为与神灵交流的媒介,融入石器、陶器、青铜器、祭祀礼服中以取悦神灵,丰富对祖神的崇拜内涵,制作瑶服技术很快进入兴盛时期;秦汉时期,神仙氏流行仙人灵气,异物图案渗入瑶服题材。
在不同历史时期,瑶族受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的影响,后期先秦文化、两汉文化、隋唐文化,元明清侵略战争和民国期间的没落,瑶服文化在各地瑶区之间,彼此产生一些差异,出现款式、图案、纹样的错乱现象,对瑶人的身心发展和个性的形成产生物质和精神文化方面的影响。
秦汉后两千多年,瑶人不断分散、迂回迁徙,最后外迁或退居山区,丰富的山区资源满足了瑶族染织绣技术需要的条件,染织绣在瑶族子孙手中仍有传承。
2.瑶族服饰与史前王朝服饰的承继关系
壮族人称谓勉瑶为布勉(冕),即制作布匹、服装之瑶人,在瑶族民间,瑶族服饰有“凤凰衣”“凤鸟衣”之说.瑶族《盘王大歌》不仅记载古代瑶族养蚕、染织绣技术,还记载瑶族制作的服饰织绣成品有“羅”“纱”“縧”“绣”“织锦”等 ,以上文字均出现在商代至战国期间,成品的出现应早于商代甲骨文,才会有人发明字的原始雏形被刻录下来。从种麻到织布、制衣到养蚕、缫丝到织羅纱縧,详细、明确说明“造衫”创始人为盘王,佐证了瑶族在古代制造业中的地位。盘王已成功解决群众的衣着问题,善于分类制作服饰部件。彩色丝织为服饰增光添彩,瑶服档次首次跨上一个新台阶。夏商王朝,君臣施行冠服(冕服)制度,是天子诸侯大夫上朝和祭祀活动穿着,君王通用骨冕冠、纹饰大衣,大襟交领,无纽扣;臣着弁服礼服,无彩章纹饰。至商王朝长衣,上衣下裳合并,称为深衣,腰束绣花腰带、缚织锦带、绣花横裙,脚束绣花绑腿,着船型绣花鞋.勉瑶《过山榜》记录盤護(盘王)穿“花衣”大婚,逝后着 “花衣”下葬,“花衣”成为瑶族宗教礼服 。
夏商《尚书?益稷》:王室“十二章服”、“黼黻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虞舜服饰“五彩花色”、“十二纹样” ;《汉书》记载(盤護)“其文五采”,瑶族十二姓“好五色衣服”;汉《礼记?祭义篇》:“古代天子诸侯公室养蚕,蚕熟,献茧缫丝,染成红、绿、玄、黄等色,以为‘黼黻文章’”,“黼”指古代礼服上绣半黑半白的纹样,“黻”指古代礼服上绣半黑半青的纹样,青、红两色绣为“文”,红、黄两色绣为“章” 。
盘王入赘大婚,现代瑶族招郎婚俗、拜堂习俗承古不变;婚礼中瑶族新娘新郎穿同款服装,男戴帕女戴冠。衣裙均为夏商王朝款。从冠服制度,结合外撰古文献和瑶族民间记载,瑶族服饰异于其他民族服饰的是承继了夏商王朝和东夷的服饰文化。
(二)秦汉至“民国”瑶族服饰
1.东汉至宋时瑶服
“徭乃荆蛮” 秦后南方水陆交通枢纽、经济繁荣,粤北“通楚粤”盘王子孙已融入“荆蛮”。南岭瑶族主要择地定居和求和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对稳定,瑶服制作技艺因秦后服饰需求量而得到被动延续。南北朝时期,瑶族吸收了中国道教礼仪,瑶族宗教活动较多,增加了宗教服饰部件神头帽(带)和圆帕。
汉代曾界定绿色为贱人服饰;唐代规定“土庶不得以赤黄为衣”;宋代以紫为贵;元、明、清以绿、碧、青三色为“贱业”者服装用色。
《通历》记载瑶族“荆州”者为蛮荆。皆贡而不税” ;西汉王室(土司制度形成)对“瓠蛮”施压纳布 ;东晋“织漬木皮,染以草实…赤髀横裙,盘瓠子孙(盘護子孙)”、“好五色衣服”、“五彩斑斓” 、“裁制皆有尾形”、“衣服褊裢” ,外撰仍记录了瑶族纳布和瑶服的精美华丽。
瑶族孩子五岁就开始学习制作服饰,十岁即可单独制作一套服饰,并在农历十月完成。歌姆在“盘王众人堂”活动中把制作服饰流程以讲歌的形式传授给童男童女。“匠人織起清藤龙,猺人接起在羅衣”;“匠人織起白藤箱,猺人接起在衣衫”;绣娘吟“五岁教娘織细纫……九岁纙衣都绣尽,十岁细揥入藤箱”;“勉话十一歌堂到,十二着出唱歌堂;正月斩蔴苧……八月裁布绣纙衣。九月细摺安箱里,十月着出唱歌堂”。瑶家“户户有绣衣,人人穿绣衣”是常态,是瑶服发展的兴盛时期(第三阶段);《盘王大歌》记载,隋唐连州“三江口”、“桃源峒” 瑶之“官人”“龙鳞衣甲使金装”、“逺郷船上是龙鳞”、“满身装束是龙鳞”、“谁知第九是龙鳞”,“龙鳞不是龙鳞样”、“正是大唐龙现身”羁縻政策下的隋唐盛世,丈夫穿着绣满祖传纹饰的民族服装,显得金贵华丽,瑶服在构图、配色、技艺、文化创新等方面在大唐得到较大发展和提升,达到高精水平。瑶族是纳贡(麻布、织绣品)族群之一,与龙鳞相关的纹样在服饰和交通工具上也被其他民族接纳和改良使用。
晚唐后,因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民族服饰随迁徙而分化,瑶族服饰在头饰、上衣和围裙款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款式由繁从简、长变短、大开襟改侧开襟(满服款),有的颜色由深换浅或浅换深,五彩分布不均匀,有的图案纹样弃繁从简,难度较大的图案和纹样失传,因与周边民族融合,形成各地瑶族服饰文化存在很大差异。
宋时靠东南地区冬季气候温和,瑶人服饰的需求量较少,刺绣率降低;靠西北地区冬季冰寒地冻,瑶人服饰需求量较多,刺绣率较高,外来布匹入市后,原作为纺织业主体的瑶族放弃了种植苎麻、棉花,纺纱织布技艺逐渐失传。同时,统治阶级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羁縻政策正式施行,战争频发,瑶服随瑶族开启了第三次大迁徙,部分瑶族迫于编入保甲,瑶族服饰文化和制作技艺失传。
2.元明清时期瑶服的衰落
元大德(1305)年,湘桂粤瑶族常在战乱中分散逃亡,瑶服因迂回迁居湘桂粤山区制作率大降。没有举办盛大的婚礼和祭祀盘王的大型活动,“羅”“縧”“纱”需求量低,已无人制作。明清瑶服“高山曰瑶,衣斑斓布褐” ;“曲江瑶,衣服通-体著绣花边,首裹花帕;女人系重裙”、“七月望月祀先祖…以小男女穿花衫歌舞为侑”;“凡女己字,顶一方板,长尺余,其状如扇,以发缠其上,斜覆花帕,曰‘板瑶’”、“居乳源者,衣服习尚古代装束…椎髻跣足。”“男裹红头巾,女则戴三角帽” 、“瑶人盘护后也。椎髻跣足,衣斑斓布” ;连州三水高山瑶家祖传刺绣“瑶妇衣尚刺绣…青帕蒙头” ;连州瑶安和奉阳瑶族服饰“男性头围七尺黑布巾,巾两头有黑须,中间有四方(盘王印)花图案,穿对襟衫,以带代纽扣,边缘绣狗牙花(莲花),阔裤脚。女性头围七尺布巾,四边银有八角银圆花边,喜穿绒绣尖头花鞋。少女把辫子沿头布围扎,戴小耳环;妇人则用头布高扎发髻,戴大耳环,男女上山劳动都打脚绑。” 。
明代瑶族养蚕缫丝、种麻织布技艺几近失传。明初,元朝的土司制度得到延续,规定土民着黑、青衣,读书人着灰、白衣,土官及其家族着绸缎、白衣或花衣,瑶族为土官进贡织绣品,瑶民的五彩服饰却受到压制,于是奋起反抗,官民矛盾加深恶化,瑶山常被疯狂围剿。唯有隐居深山的瑶族把瑶服制作技艺传承下来。
清代,至1832年,南方瑶寨被围剿数百次,洗劫一空,绣品烧毁,消亡惨重 。瑶人游离迂回迁徙或远走他乡,被编入保甲、居沿海地区和水坝平原的瑶族放弃了民族服装,制作技艺失传。统计六省区 和东南亚、欧美国家,明清幸存传统服饰仅剩“羅”“纱”“縧”和“绣锦”、上衣等,不上百件。
3.“民国”瑶族服饰
清代土司制度灭亡,“民国”新政府脱贫能力缺乏,国民政府四大家族疯狂敛财猎色,民不聊生,瑶家妻女失散、最后一批珍贵绣品服饰被抢劫一空。除了热爱民族服装的高山(深山)瑶家盛装压箱底,山脚和平原地区,“家家有绣娘,户户有绣衣”不复存在。“民国”瑶族服饰失去再生能力。
“民国”关于瑶服的记载在《盘王大歌》为空白,外撰记载瑶服的文献稀少:“椎结跣足,短衣斑褊” ,“衣斑布褐” ,“女初嫁,垂一绣袋,以祖妣高辛氏女初嫁配盘瓠,著独力衣,以囊盛盘瓠之足与合,故至今仍其制云” ,此“绣袋”为连山、连南县(原阳山县)高山瑶刺绣腰袋,刺绣盘王印图案,自称“Bienh Hungh yienx”;“瑶居高界、鹿庵、石羊、石硙、新闸、竹山尾等,不巾覆” ,指1946年阳山县的三联乡(后称山联,现为连南县域)高山瑶,出入外族区域不戴瑶族头巾。
“民国”幸存“圆愿”帕和成套服饰不多,绝大部分惨不忍睹,无收藏价值,纹样粗而少。
四、现代瑶族服饰
(一)建国后瑶族服饰
瑶族服饰在“文革”时期影响较大,瑶族服饰制作技艺曾出现断层。改革开放后,除了瑶族老人,无论是出外打工、留守务工的壮年人还是学生,都放弃了穿瑶服选择潮流服装。直至21世纪初至2005年,我国政府开始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逐步出台与少数民族事业相关规划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相关条例, 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支持力度,设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少数民族文化人才培养机制等.到2012年,瑶族刺绣技艺的挖掘保护刚起步,大部分瑶区染织绣技术的失传速度还是大于保护传承力度,高山瑶家最后一台织布机入了柴灶。值得庆幸的是,2006年贺州市瑶族服饰申报并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政府支持和服饰文化的宣传,各地瑶族如猛然被敲响了警钟,纷纷把箱底的瑶族服饰正式收藏,按需重制,瑶族服饰第一次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二)瑶族服饰的穿戴和头饰特征
瑶族妇女心灵手巧,淳朴善良、孝顺受教,对瑶族传统服装盛装的制作、穿戴遵循传统要求传承。盛装男女同款,男戴帕女戴冠,瑶服最大的特征属女盛装头饰。盛装穿戴从上往下,先头饰盖冠帕,后鞋绑腿穿衣裙。先装饰头部,戴上圆锥帽或缠头巾,上骨架,覆多幅红羅帐延至腰后,外观是夏商冕服的模型,一双绣花鞋、九层纹饰绑腿三条绑腿织锦带、一件刺绣胸衣、刺绣上衣(两件)大开襟、无领无扣、右衽,三块刺绣围裙(大、中、小)、三条刺绣腰带(纱)三条织锦带(縧)、左腰右腰各三个盘王印(绣锦,共六个)。
瑶族在历史进程中,每一个历史阶段均有不同的生存状态,民族信仰、个人喜好、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决定了瑶族服饰的传承状态,头饰形态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按幸存的祖传头饰(文物)承传的有:广东连南、连山、广西贺州黄峒女装,帽子状如三角形圆锥体,层层堆叠,高耸入云,瑶语称为帽耸,象矗立的凤凰高昂的头,显得高大、清新明丽,新娘则套上骨架,覆上红羅帐,如一座宫殿屋檐;广西贺州黄石瑶女的帽耸巨大象金字塔和少昊陵,雄伟壮观,在色彩的装饰下显得雍容华贵;广西金秀、富川、荔浦、云南金平水碓冲瑶女的帽耸象太阳下尖尖的小山峰,清纯可爱,色彩亮丽,新娘则戴上大骨架,覆红羅帐,像高大的古楼斗拱;广东乳源帽耸依瑶女不同身份,有一个到四个三角帽,小姑娘使用一个角帽,新娘有的用三角帽,有的用四角帽,覆上红羅帐,同宫殿屋檐形,高、大、上,相当于人体高度的五分;广东乐昌已很少瑶人,与之毗邻的始兴、曲江瑶女头缠绣花头巾,新娘盛装头戴骨架覆红羅张;广东连州瑶女盛装头饰是包缠绣花长头巾、刺绣青帕覆头,戴骨架,披红羅帐;粤北英德、广西防城港高头瑶瑶女盛装头饰,用红布几十层叠堆成矗立长方形,绣帕覆于外周,固定于下巴;广西龙胜和田林、云南金平四个寨、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勉瑶女头巾缠包叠堆成小斗拱形,盛装戴骨架,覆上红羅帐,与乐昌“金鸡”同型,人状如昂首的雄鸡、大“凤凰”,前如龙船和古建筑的斗拱,尖端微翘,视为纪念乐昌祖地的百年设计。婚礼中新娘戴大冠只作辑行礼、不跪拜,祭祀盘王必需请红羅挂帐神。
五、瑶服的文化价值
(一)存在问题和建议
瑶服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瑶族子孙学习中对民族服饰文化认识不足,产生一定的偏离,迫切需要正面了解瑶服的历史意义,辨识真伪,正确传承制作技艺,让瑶服返璞归真,避免商业化影响下盲目制作瑶服出现失真。建议在制作新款瑶服的同时,保持传统瑶服的主要形态特征和上古纹样,利于瑶族服饰文化的传承,造福瑶族子孙。
(二)瑶服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民族符号
第一批国家级非遗瑶族服饰承传了史前王朝款式,崇尚“凤鸟”服饰和传承关于“凤鸟” 的故事传说。如泰国瑶族仍然流传一个关于“凤鸟”被猎前后的故事,故事中引用的谚语、诗句是用阳山粤语传述,句子是用古瑶语传述。瑶族迁徙史、祖先的智慧和学识功绩都隐藏在“凤鸟”型瑶族服饰中。
瑶服制作技艺的传承可为民族社区文化建设、农业和手工业发展、解决劳动就业提供支持。民俗活动“拜王‘奉翁’”、“众人堂”、祭祀长鼓舞、坐歌堂等活动要求穿着瑶族盛装、讲瑶话,用瑶话读唱瑶经、瑶歌,服饰相关的技术、服饰制度等内容,瑶歌贯穿了的整个工艺流程,世代读唱,意在传承。它决定了瑶族传承服饰文化的成败、瑶族子孙的荣辱兴衰。
(三)瑶服成品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瑶服成品以“羅”“纱”“縧”“织”“绣”“锦”多见,古代织锦现代转化成两种形式,一种丝织转丝绣,一种依古传承.“回”字形“织锦”(盘王印)转刺绣为主,称为“绣锦”(盘王印),最受世人青睐。现代瑶服制作工艺均以织绣、五色古法缝纫、装饰等技术来完成。以独具代表性的部件、图案、纹样传述瑶祖历史和学识功绩。其中红羅帐、盘王印源于河图洛书的设计原理,是祖先对天文学、民族宗教、人文精神的研究成果,子孙以精美的图案纹样装饰衣裳、陶冶性情,在漫长的迁徙史中代代相传,是独具特色民间艺术品,是瑶族历史文化变迁的形态之一。
现代瑶族服饰在五色依然盛行,色彩明丽,工艺细致精致,质地轻薄柔软,服饰文化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是瑶族标志性民族文化品牌。
(四)与盘王相关的服饰图案
瑶族同宗共祖,信仰祖先(盘王)崇拜等多神崇拜,最具代表性的是“回”字形盘王印和长方形盘王帕(祭祀道具“红羅挂帐”).其刺绣风格随民族起源、民族宗教、民族频繁迁徙决定了勉瑶服统一性、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差异性。传统瑶绣,基本上由“回”字形盘王印、红羅挂帐(盘王帕)、大绣三个图案及其重分纹样来展现服饰文化。红羅掛帐(盘王帕)、“回”字形盘王印,结合瑶族《盘王大歌》、祭祀内容与古代建筑,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承前启后的关系,刺绣图案是瑶族古风文化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