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跃红2.王玉军
1.江苏省扬州市施桥中心小学
2.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运西小学
摘要:对于教师来说,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实现学生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来说,教师也可以将核心素养融入其中,实现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本文将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现状,探讨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教学措施
一、引言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不仅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以起到监督和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注重教学知识的讲解之外,还要把握核心素养内容,实现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由此可见,探讨核心素养下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方法和措施的重要意义。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一)核心素养重视程度低
目前,针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所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核心素养重视程度低,很多教师虽然会开展课堂教学工作,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注重教学知识的讲解,却忽略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面对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执行,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灌溉式教学模式,将教学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忽略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课堂教学氛围十分的单调和枯燥,学生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往往是提不起学习兴趣。同时,针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不够重视,常常是没有或者是缺乏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导致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水平低。
(二)教学课时不足
除了存在核心素养重视程度低的现象之外,很多小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还存在教学课时不足的现象,大部分的学校针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开展都是一周一次,或者是两周一次,这对于学生来说,是远远不足的。教学课时的不足,也会导致学生针对于教学内容的讲解不够透彻,进而使得针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
无论是针对于哪一个学科的学习,其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来说也是一样。教师除了要实现教学知识的讲解以及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其能够将课堂上所学到教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进而将所学知识付诸于实践,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存在缺乏实践教学的现象,进而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差。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
(一)提升对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
核心素养下,若想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提升所有的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作为教师来说,只有教师先重视核心素养,才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实现课本中的教学知识的讲解之外,还要尽可能地挖掘课本内以及课外的一些核心素养信息,并将其延伸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通过多样化的、丰富化的教学内容的引入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二)增加教学课时
除了要提升对于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之外,还要增加教学课时,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周一次或者是两周一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开展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要保证一周2次到3次。只有充分地保证了教学时长,才能给予教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而实现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新教学方式
在当前教育体系下,以人为本至关重要,这是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比如,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中心,同时,要多多关注学生。另外,在实现教学问题的设置时,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保证问题设置的合理性。另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为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通过多种多样的问题情境的设置,加强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度。同时还要及时地给予一定的教学评价和教学鼓励。比如,在学习《小水滴是个宝》的时候,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教学问题。比如,教师会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的学生要共同的交流和讨论,发表自己对于小水滴大看法。同时,教师也会设置如下教学问题:在生活中,水除了可以饮用之外,还可以做什么?让学生们自主的进行回答,学生一旦回答正确,教师要及时的进行语言鼓励,比如,“你真棒,太好啦,完全正确”等等,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实现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同时,也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最重要的是,在合作交流和问答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对与教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四)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能力
除了要做到以上几点之外,还要开展实践教学,比如,在讲解完《小水滴》这节课之后,教师在小朋友洗手、喝水时,要随时随地的向学生灌输节约用水的思想,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们用节约来的水浇花草。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和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教授小朋友们一些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如,假如不小心碰到了其他的小朋友,要主动道歉;无论是吃饭、喝水、洗漱或者是上厕所都要排队进行等等。通过一些生活化细节内容的开展,在潜移默化中渗透道德与法治知识,实现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四、结束语
本文分别从教学重视度、教学课时、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等角度出发,探讨了核心素养下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方法和措施。希望在本文相对应的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的帮助下,可以让更多教师掌握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而为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汝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7):25-27.
[2]马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核心素养的关系[J].华夏教师,2018(19):21-22.
[3]陈洁.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探讨:回归生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