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评价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8期   作者:梁燕妮
[导读] 高三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根据新课程评价所倡导的原则,不单纯用试卷、成绩来审视学生的学习状况,要把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在培养人才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寻找契合点,探寻更多更加有效的评价途径和评价方法
        梁燕妮
        
        梧州高级中学  543002  
        
        摘要:高三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根据新课程评价所倡导的原则,不单纯用试卷、成绩来审视学生的学习状况,要把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在培养人才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寻找契合点,探寻更多更加有效的评价途径和评价方法。
        关键词:高三   有效评价  学生  发展

        怎样的教学评价才是有效评价?这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新课程评价倡导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业评价的主要目的,建立一个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体系。虽然在高三教学中高考与升学是重要目标,教学评价方式往往很单一,主要用笔试成绩来审视学生的学习状况,但我们同样要遵循以上的评价原则,把关注结果与关注过程结合,尽量在培养人才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找到更好的契合点,努力探寻更多有效的评价途径和评价方法。
        (一)运用多层次的评价手段,关注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提高。
        因为升学的压力,高三老师会更多地根据学习成绩对学生区别对待。霍华德· 加德纳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或智能强项,也有弱势智能…教育的主要精力是扬长或发挥其长项,…。”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开展多样化、开放性的教学。我们不能以单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应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学生的潜力,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因而我们要运用多层次的评价手段,关注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程度的提高。
        1.首先要“因质施评”
        在高中历史学业评价中,有些评价是显性的,如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就是显而易见的,是客观性较强的学业展示。因而对此类内容的评价应有统一的标准,明确的答案,这样才会更加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而谈影响、启示、认识等主观性相对较强的内容,就不应该设置统一的标准,唯一的答案,在不违背事实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才会更加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根据学习内容性质不同实施评价,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更为合理、更为公平,也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2.根据学生的努力程度施以评价
        在高三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成绩和努力是成正比的,而有些却不然。例如背书,有些学生花了很多时间,仍然有很多内容记不清;而有的相对花较少时间,就能记得清清楚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采取的是布鲁纳所倡导的“要给予努力了但不一定有好结果的学生以最高的评价”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努力程度施以评价,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做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
        3.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施以评价
        每个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特长,不同的思维特征,因而表现出来学习历史的能力水平也不一样。

比如有的学生选择题做得很好,但回答主观题却不行;有的背书不错,但具体运用却不行;而有的答题思路掌握得很好,但是却害怕背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西方教育方法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优点,应鼓励他们发现和发扬这些优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施以评价,避免一刀切。要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看到自己的长处,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变得“勤奋聪明”,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合理安排测试、练习,保证评价的客观性、有效性
        高三阶段各种测试、练习比较多,但必须要进行合理地设计和安排,要充分考虑如何才能更加有效,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首先对题目要进行合理的设计、挑选,保证质量。老师必须研读考纲,熟知高考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明确高考的内容范围;要了解学生的欠缺是什么。要从高考的要求出发,从学情出发,从学生能力提高的要求出发,精心选题。以检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切忌偏、难、怪,否则会使得评价的结果不能客观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甚至还会形成错误的导向,使学生感到迷茫,甚至厌恶学习历史。
        其次考试练习的次数不可过频过密,题海战术不可取。过于频密的考试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和抵触情绪,根本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更无法有效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疲于应付考试,没有时间回归课本,影响了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舍本逐末,更加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第三,评价反馈要及时。在课堂回答、练习或测试之后,学生往往有要知道结果的迫切心理,而这种迫切心理有利学生及时纠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做出更具实际意义、更具有针对性的指导。评价反馈如果拖延过久,学生的热情已经冷却,评价效果会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所以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要及时作出反应,给予适当评价;练习、测试之后教师要及时批阅,在学生的热情还比较高时作出反馈。这样才会更加有利于及时诊断出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的情况,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优点与缺点,同时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计划,激发学习热情,引导我们的教学始终沿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轨道行进。
        (三) 常与学生面谈交流,重视口头评价
        口头评价具有直接性、快捷性、情景性和情感感染的特征,同样是评价的有效途径。与学生进行一对一式的面谈,可以更加全面细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在知识的掌握上、学习方法上、学习态度上、解题方法上他们存在有什么问题,有什么进步,以后应该怎样做都可以一一指出。而且高三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重,困惑往往也比较多,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他们进行指点和疏导。这样面对面地交谈,不单单是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评价,更主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深切的关怀,鼓舞他们奋发向上。
        总的来说科学有效的学业评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唤起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能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明确以后的努力方向,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所以在高三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评价问题需要每一位教师关注,认真研究并具体实施。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著  沈致隆译《多元智能》  新华出版社
2.杨艳云. 《关于多重智能理论的几点思考.》上海教育科研
3.霍力岩. 《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北京教育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