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8期   作者:连永斌
[导读] 政治是以时代为背景而存在的一种理念,人们的生活状态、思想会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而改变,基于社会发展的政治观念及政治手段也需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点来构建和实施
        连永斌
        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  福建  晋江  362246
        摘要:政治是以时代为背景而存在的一种理念,人们的生活状态、思想会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而改变,基于社会发展的政治观念及政治手段也需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点来构建和实施。可见政治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政治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着生活,而最终会回归生活。高中政治具有理论性、思维性、抽象性较强的特点,很多学生感到理解难度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政治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建立生活情境,引用生活案例,挖掘生活和政治相关的元素,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来指导学生政治学习。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
        引言:
        政治若脱离了生活则毫无意义,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时需要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才不至于在讲课时空洞的灌输一些政治理论,而忽视了生活元素的融入。对一些典型的政治事件、思想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生活中均可以找到其原型。因此,开展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的领悟政治思想及内涵,还可以锻炼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那么,生活化政治教学究竟如何构建才有效。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
        情境创设是现在各学科教学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作用在于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及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情境的渲染来刺激学生对知识点形成更深刻的认知。情境创设的方式有多种,比如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想象情境、生活情境等等,实施的方式包括角色扮演、多媒体播放、分组讨论等,而生活情境就是结合实际生活,给予学生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从生活中领悟知识,并通过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来感悟生活,实现双向促进。生活情境的开展可以通过引入政治案例结合问题创设的方式,比如,《多变的价格》中谈到了“影响价格的因素”,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价格飞涨的情况,比如房价、肉价等成本(价值)变化影响价格,还有节日用品,比如平安夜的苹果、中秋节的月饼等供求变化影响价格,或者是突发性的社会问题等,比如自然灾害后粮食价格等造成供求变化影响价格。为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引用2020年全球性新冠肺炎这一事件作为案例设置议题,引导学生分析,比如受疫情影响,一次性口罩价格上升幅度惊人,原因为何?通过这种真实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和理解,增强学生对生活与政治之间关系的认知。
        二、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高中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但是有些生活经验表面上与政治并无明显的关系,如何有效的利用高中生的生活经验,将其转化为政治教学的素材,这就需要教师的挖掘和引导。

既然是经验,代表了高中生对此是熟悉的、感兴趣的,因此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来授课,就能够提高学生探究兴趣、学习积极性及参与度,强化学生主体作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考虑政治知识点的内容都与哪些生活素材有关,然后了解学生的生活中直接、间接与这些素材有关系的方面,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和对号入座,再设置问题及任务,让学生讨论并寻找答案,激活学生生活经验,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深入思考,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比如,《企业与劳动者》一课中谈及了“企业的经营”,高中生还未参与工作,单纯的创设企业经营情境显然也无法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但是,高中生却使用着企业生产创造的物品,这种间接的联系可以作为突破口。比如,教师让高中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零食品牌或者学习用具品牌,让他们搜索这些品牌的广告语和相关的产品,然后提出问题:一是企业经营的重点是什么?是广告?是产品?二是企业长久发展的重点是什么?通过这种引导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以政治理论及观念更深入的观察、理解生活。
        三、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以真实的社会环境为背景,学生参与这种活动一方面可以学习相关的政治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在社会中的体现,解析生活中的政治理论,一方面可以应用所学的政治知识来解决社会及生活问题,实现最终的政治教学目的。比如,《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中提及了传统文化内容,比如引导学生参观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的保护开发利用,然后提出问题:晋江五店市现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旅游休闲的好去处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体验该街区独具闽南特色的“皇宫起”红砖建筑、中西合璧的洋楼等明清、民国至现代的特色建筑保存完好,感悟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中,礼仪文化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性,培养学生的爱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做义工,为贫困地区捐赠衣物、学习用品等;艺术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发内心情感,提升人们审美情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电影、音乐剧、经典的画作;节日文化体现了人们的思乡之情、怀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清明节给烈士扫墓,在端午节进行包粽子比赛等。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经历,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符合政治学科特点的教学理念,生活情境的创设、生活经验的结合、生活实践的参与,都提高了学生将生活与政治融合的有效性,促使学生从生活中领悟政治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利用正确的政治观念创建和谐生活,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实现对学生多方面的锻炼及成长。
        参考文献:
[1]瞿志奇. 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构建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 000(035):72-73.
[2]吕雪宁, 郭晓勍. 高中政治教学效率提高的生活路径[J]. 文教资料, 2020, 000(010):175-176,83.
[3]周永华.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 2018, 000(051):163-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