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器
湖南省永兴县教师发展中心
摘要:运用生活化可以提升思政教育成效。我们不仅要通过生活化贴近学生情况、满足教师需要、帮助实现教学目标,认识到生活化重要作用,也需要通过摸排法、引入法、反思法,将生活化应用于思政教育当中,以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在此基础之上,我们也需要注意生活化需要符合思政教育目标、生活化需要与时俱进等事项。
关键词:生活化;思政教育;重要意义;方法;成效
思政教育在学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学生小学到大学,每个学习阶段都需要学习思想政治。当学生离开学校,走向职场、步入社会,他们也或多或少需要接受思政政治教育。可以这样说,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着学生始终。我们不仅需要深刻认识到思政教育重要作用,也需要思考如何提升思政教育成效。翻开思政教育教材,我们会发现思政教育内容、案例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一点也可以从哲学层面得到验证。从哲学角度来看,思政教育属于意识范畴,它来源于生活,因而它具有生活化味道。
发现思政教育的生活化味道是第一步,如何运用生活化提升思政教育成效,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生活化重要作用
生活化可以帮助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活化贴近学生情况。学校的思政教育对象主要是学生,学生是思政教育的接受者。由于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有的时候学生并不能那么容易理解。在这个时候,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思政内容、提升教学效果,我们很多时候就会引入生活案例。通过具体的生活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生活案例是学生熟悉的事物,借助熟悉的事物,学生可以更好理解思政内容。第二,生活化满足教师需要。思政教育主要由学校教师来完成。为了将思政知识传输给学生,学校教师就需要思考更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寻找更有成效的教学工具。正如上文所叙述,思政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思政教师在意识到这一个问题之后,思政教师就需要寻找教学桥梁,帮助学生理解思政内容。自然的,思政教师就会借助生活案例、生活事物来进行思政教育。第三,生活化帮助实现教学目标。在学校教育中,思政教育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政教育需要紧紧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思政教育的授课者是教师,接受者是学生。当教师把思政内容传递给学生之时,思政教学目标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现。从前面两个作用,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学习思政、教师传授思政。换言之生活化可以帮助实现教学目标。
从学生学习、教师授课、教学目标实现三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提升思政教育成效。
二、应用生活化
在认识到生活化重要作用之后,我们就需要将生活化应用于思政教育当中。在我看来,我们认识生活化作用不是为了认识而认识,而是增强应用生活化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更好发挥生活化提升思政教育成效。那该如何应用生活化提升思政教学成效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摸排法。思政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学生,学生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对象。鉴于此,我们在应用生活化开展思政教育之时,就需要摸排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我们没有了解情况就开展思政教育,那就会影响思政教育成效。换言之,如果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就可以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比如,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上课方式,他们平时喜欢看什么思政方面的书……。
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情况,进而有利于开展思政教育。第二中方法,引入法。将生活化应用于思政教育,客观上要求引入生活案例、生活事物。自然地,我们就需要采用引入法,将生活案例、生活事物引入到思政教育当中。比如,我们开展法律教育时,就可以以过马路为例,让学生知道遵守交通规则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事情,也是法律层面的事情。过马路是一个常见的生活现象,当我们将这样一种生活现象引入到思政教育中时,学生们可以意识到思政教育是十分接地气的,它就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这样一种引入方法,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活里面的思政知识。第三种方法,反思法。在应用生活化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会发现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总是会发现有做得好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坚持客观态度,继续保持优势,弥补不足。因为应用生活化存在的不足,就是我们提升思政教育的切入点、突破口。我们要运用积极思维,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足,然后提升应用生活化的效果,提升思政教育成效。
上述三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将生活化应用于思政教育当中。随着教学不断发展,我们还需要思考更多的方法,以便于将生活化应用于思政教育当中。
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还需要将生活化应用于思政教育当中,发挥生活化作用,以提升思政教育成效。思政教育不仅影响到学生当下,也影响学生未来发展。我们要切实提升思想站位,站在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积极应用生活化,提升思政教育成效。在开展生活化教育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比如,生活化需要符合思政教育目标,围绕思政教育目标来开展生活化教学;生活化需要与时俱进,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来应用生活化,以提升思政教育的时代气息。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教育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中面临的问题和任务[J]. 刘其军、徐霞、樊代和.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11)
[2]融媒体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路径研究[J]. 张顺利、李磊.传媒论坛. 2020(22)
[3]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与德育融合的策略研究[J]. 李金津.国际公关. 2020(12)
[4]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分析与研究[J]. 刘林林.国际公关. 2020(12)
[5]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探析[J].杨娟娟. 国际公关. 2020(12)
[6]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 王学俭,石岩.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7]关于“课程思政”的几个基本问题——基于体育“课程思政”的思考[J]. 王秀阁.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9(03)
[8]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重复交叉问题探析[J].黄天弘,栗想,何聪.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