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的音符谱写德育的乐章—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许雪娇
[导读] 北宋司马光有过这样精辟的论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许雪娇
        汕头市澄海北湾开智小学,广东  汕头  515800
        摘要:北宋司马光有过这样精辟的论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用现在的话说即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由此可见,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未来成长,更是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国家整体文明的优劣和续断。因此德育是民族的灵魂。加强德育教育迫在眉睫,对于正处于养成教育的小学生来说,德育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爱的音符;育德无声;策略浅谈
        提起学校德育教育我们会与批评、体罚、写检讨等这些字眼联系起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有很多,榜样示范法、说服教育法、品德修养指导法、陶冶教育法、评价法等等。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中,我认为最有效的应该数情感德育模式了,以下谈谈本人常用的几点德育教育策略。
        一、德爱同行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植跟于爱。爱是一切力量的基础,著名的功夫巨星李连杰在接受采访时说过:“武术的最高境界是爱,武术是用来平息争斗的。”我认为德育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爱,只有基于爱的教育才能诠释教育的本质,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正是缺乏爱的教育,才使得师生之间缺乏情感的滋润,变为机械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没有爱的主料,再美好的教育初衷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碗“毒鸡汤”。
        陈练调皮捣蛋,经常惹是生非,上课不认真,下课搞恶作剧。我和科任老师没少对他进行教育,但效果不是很理想。陈练依然我行我素,真让人头疼。他就是大家心里那根“朽木”,那朵还未开放就已经凋谢的“花朵”。气馁过、失败过,但却从未放弃过,也一直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我想只要坚持了,总可以减少他犯错误的机率。一次,陈练下课后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活蹦乱跳,而是一脸痛苦地捂着肚子坐在座位上,我见状走过去问他怎么了?“肚子疼。”我赶紧将他扶到办公室,让他坐下,找来驱风油给他涂抹肚子,然后为他倒了杯热水,给家长打电话……人在生病的时候感情是最脆弱的,看着我对他关切的样子,一个原来的“小魔头”竟然眼里流露出不好意思和感激。在等家长的间隙我摸着他的头跟他聊了一点“家常”,最后他竟有点哽咽了:“老师,我知道了,我以后一定改正,好好学习”从那以后,陈练真的改变了不少,虽然偶尔也会犯错,但只要我用眼看他,他就会微笑着会意的点点头,停止错误行为。谁说“朽木不可雕”、“顽石不化”?只要教师坚持爱的教育,真诚所至,每朵“花”都会在不同的花期次第绽放。
        二、随爱潜入心,育德细无声,正面教育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当一位教师无计可施时,才会呵斥他的学生。”这话我很赞同,在平时的德育教育中,我发现训斥学生只能让学生迫于教师的威严而暂时改正不良行为,可事后却“反弹”,还是会坚持自己错误的行为,甚至比原先还严重。

究其原因,我认为大声呵斥,尤其当着其他学生的面,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激起逆反心理,让他们与教师“对着干”。不仅不利于融洽师生关系的建立,还阻碍教育的进程。
        陈小沛是初接班学校里传言的“小侠女”,长相黝黑,行为乖戾,迟到早退、骂人打架是家常便饭。一次班会课我给学生们讲理想、价值等正面追求,适当时机又板书了“人因可爱而美丽,不因美丽而可爱”。后来在周记中小沛写了自己的真实感想。她因为觉得自己不漂亮而不被人喜欢,所以想当个“小女流氓”引起别人的注意,让别人害怕她、记住她、甚至喜欢她。因为看到那句话让她恍然大悟,只要她把自己的行为和学习变好了,大家喜欢她了也就会觉得她美丽了。而且也下定决心做个好学生,改掉坏习惯。我愿意相信她,也愿意给她时间,毕竟改掉坏毛病不是一朝一夕的易事。而后的一次课间时间,我经过走廊时看到她竟坐在垃圾桶上,又摆出一副“大姐大”的模样,见我出现不好意思地从垃圾桶上跳下来并做好被批评的准备,我站在原地微笑着看着她,她走近说“老师,对不起,我错了!我发誓我再也不会了”,我捉住教育的锲机正面引导她。在慢慢引导下,小沛“脏话”越来越少,学习也变得认真起来,每次见到都能收到她微笑有礼貌的打招呼。临毕业前,她送给我一张卡片,后面写着“老师,谢谢您!是您的微笑让我感受到爱,是您的‘人因可爱而美丽’改变了我!”我想以小沛的性格和行径如果采取了“硬碰硬”的教育手段,一定是另一种令人烦恼的局面。因此,德育教育应该是春风化雨的细腻的正面教育,这样才能收到育“德”无声的效果。
        三、爱之赞,捕捉闪光点,善于表扬
        表扬是一门教育艺术,若能灵活运用会让教育出彩生姿。美国心理学威廉说过:“人性最深处的需要就是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表扬学生、赞美学生,为学生照亮前行的道路、勾画精彩的人生。
        李章同学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沉默寡言,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常常被教师遗忘。就像一棵小草,默默无闻,不抛头露面。一次放学后天阴沉沉的,快下雨了,铃声一响,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跑出教室。不一会教室的学生已经走了一大半。李章最后一个慢吞吞的走出教室,印象中他总是这样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在走到教室门口时,他习惯性的朝教室扫了一眼,发现窗户没关。于是快速回到教室挨个关好窗户。这一切正好被我尽收眼底。第二天来到教室我表扬了李章关心班集体的行为。同学们也都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这些表扬、赞美就像一道亮光,照亮了李涛的心灵。从此以后,李章经常默默无闻的为班集体做各种好事。我经常利用这些“小事”赞美他,慢慢的李章将这股动力和热情扩散到学习上,再加上教师的引导,他的成绩也有了提高。
        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虽然有的“花朵”不能开花结果,但只要其努力绽放就应该为它喝彩;虽然有的“小树”不能成为栋梁之材,但只要其朝着阳光生长就应该为它撑起一片蓝天。
        教育不是人人成才,不是桃李满园,而是静听花开的声音、欣赏生命的蜕变、经历心灵洗礼的过程。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浇灌学生的成长,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是融融春风。让我们用爱为音符,谱写教育的乐章。让德育的乐章敲响每个学生的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资料.汉典【引用日期2013-1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