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陈洁璇
[导读] 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灵魂,班级也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因
        陈洁璇
        广东省廉江市横山镇中心小学
        摘要: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灵魂,班级也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因此,班主任必须创新管理理念,迎合德育教育管理要求,采取有效对策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这样才能够抓住学生成长的关键期,让学生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效率才会有效提升。文章也将深入探析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德育教育 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渗透对策
        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教育形式,同样也是重要教育内容。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更有助于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班主任应当认识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的必要性,采取有效手段,落实渗透对策。以从德育教育角度调整班级管理工作,实现有效管理。
        一、树立班级道德标兵,促进学生成长
        在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好的榜样、好的示范。这样能够给学生学习成长以方向,也能够让学生快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榜样示范法是落实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因此班主任要树立班级内部的榜样,包括教师榜样以及学生榜样。
        教师榜样,即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要达成共识,认识到自身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要严格约束自我言行举动,做学生的道德示范人,以自身的道德魅力感化学生,让学生模仿学习,不断发展学生的道德素养;
        学生榜样,即班主任要在班级内部挑选各种各样的学生榜样。包括道德标兵、卫生标兵、纪律标兵等。学生们之间具有竞争欲以及学习欲,选择学生榜样能够调动学生的道德成长学习积极性,能够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建立班级道德规范,约束学生行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校园的班级内部,也必须具备“班规”。这样才能够从学生的认知层面,告诉学生何为可为、何为不可为,约束学生的言行举止,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道德行为。
        这里所说的班级道德规范,是基于《学生手册》、《小学生日常规范》的基础上,所建立的具有针对性的班级道德规范。因为很多班级的上述文件实际上都处于形式化存在状况,为改变这一状况,班主任可以协同学生一起,制定落到实处的班级道德规范。
        这样的合作制定,能够确保道德规范贴近学生的学习成长,且能够让学生直接的理解班规班纪。这是班主任落实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方法,对学生的道德行为、道德认知有着直接约束与教化作用。
        三、建立道德奖励机制,打造道德荣誉
        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鼓励,直接的激励对他们具有强大的行为推动作用。教师应当依次为切入,建立班级内部的道德奖励机制,打造道德荣誉。从而从道德奖励机制层面入手,促进学生荣誉感建设和发展。
        首先,班主任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行为夸奖,要就学生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和表扬。

这样能够告诉每一位学生道德行为的正确性,做学生道德发展示范;
        其次,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部建立道德奖励积分制。将学生的日行一善、道德行为等采用积分的方式量化到学生档案中。定期进行道德标兵的评选,以及学生道德行为的表彰,这里的表彰包括物质表彰以及精神表彰,从而打造道德荣誉。
        四、营造班级道德氛围,润物无声影响
        班主任要营造班级内部的道德氛围,让学生一进入班级,自觉成为遵规守纪的道德执行人。且班级环境有着隐性教育作用,能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是辅助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因此,班主任必须注重班级的道德环境,营造具有道德气息的班级氛围。
        第一,在班级环境上必须报纸规矩、整齐、干净,让学生拥有一个舒适的班级学习环境,自然学生是开朗的、阳光的、自在的;第二,在班级环境上班主任可以张贴各种各样的名人名言,激励学生学习的、促进学生习惯养成的、引导学生珍惜时间的,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第三,班主任可以建立“道德之星”之墙,张贴本季度的道德之星;第四,班主任可以利用板报,建立以道德为主题的板报内容。这都能够让整个班级氛围充斥着道德色彩,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学生。
        五、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形成道德观念
        班主任要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活动,促使学生形成道德观念。这里所说的道德活动包括班级内部的以及班级外部的。
        班级内部的,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变化主题班会的形式,融入道德教育色彩。也可以在班级内部举办演讲会、朗读会、分享会、座谈会等,就某一道德事件、道德热点话题等进行公开讨论,传输道德思想,引导学生形成道德观念;
        班级外部的,班主任可以将班级内的道德活动,延伸拓展到课外开展。如带领学生们进行养老院义务劳动、带领学生们义务清扫小区、带领学生们参观博物馆、历史纪念馆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班级体验,同时能够让学生在做中建立真正的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是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
        六、针对开展道德指导,促进道德发展
        当然,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道德错误。我们怕的不是出现错误,而是怕的是不改正错误。因此,班主任要抓住每一个学生的道德错误点,进行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在落实因材施教下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班主任要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道德行为发展情况,及时调控学生的行为变化。可以通过线下的沟通交流方式,引导学生认知错误,帮助学生解答疑惑;也可以通过线上的非面对面的交流方试,给学生以行为认知点拨。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班级内部的“道德公众号”、“德育微博”等,上传各种各样的道德资讯,和其他教师们进行德育教育分享活动,将各种德育案例进行上传。这样能够从侧面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水平,也能够在针对性的讨论某一道德案例下落实到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实践中,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实现有效班级管理、有效德育教育。
结束语:
        总之,小学班主任必须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有效对策推进德育教育与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结合。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更要关注学生整体道德品质提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才能够翱翔于天际,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1]安翠伟.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思路[J].中华少年,2020(01):83-83.
[2]王功元.关于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探讨[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9(02):6-6.
[3]蒋鲜丽,梁娟.探析德育教育中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方法[J].好日子,2020(03):26-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