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音乐趣味,培养核心素养——以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方展捷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和改善。
        方展捷
        温州市龙湾区永兴第二小学  浙江温州  325024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和改善。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的精神文明生活愈发丰富,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欣赏音乐,而音乐学科也因此受到了教育部门以及社会的重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现代化的音乐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进行乐曲的教学,而是在进行乐曲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尤其是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可以使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趣味性教学
想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教师注重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并且注重开展趣味性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融入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当时从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音乐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并且一些学校也对音乐教学缺乏足够的认知,所以导致小学音乐教学无法正常开展。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增添课堂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如何才能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呢?下面本文将提出几点观点和建议。
一、当今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学校以及教师对音乐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
从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来看,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以及教师都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为目的的。在教学计划的设置上以及课程安排上,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学科,对音乐、体育、美术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一周只有一节或者两节音乐课程,而这两节课程也会随时被文化课程占用,长期处在这种教学模式中,音乐教学得不到有效地开展,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会随之受到影响,甚至一些教师会认为自己在教学体系中并没有那么重要,从而在教学中出现敷衍的心理等等。而学生长期处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也会降低学习积极性,无法感受到音乐学科带来的魅力和乐趣,时间久了自然也就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别提增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了。
(二)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中,除了学校以及教师对该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之外,在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就是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陈旧,并且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比较注重知识的灌输,长期处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中很难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更别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了。不仅如此,从小学音乐的学科特点来看,该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想要学好音乐需要经过多次的练习,并且掌握相关的歌唱技巧。但是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传统和陈旧,这不仅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在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中怎么能增添课堂趣味性呢?当然,在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和发现,并且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无论是来客观的因素还是学生自身的因素,学校以及教师都要加以重视,并且要不断地提高教学观念,以先进的思想和长远的眼光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发挥音乐教学的优势和作用。


二、增强音乐趣味,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方式
(一)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体态律动教学法来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
在开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增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达到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体态律动教学法,通过体态律动教学法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关的动作,以此来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影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学生在体态律动教学方法中还可以感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从而增添课堂趣味性,改变学生对音乐学科的看法,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进而达到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目的。例如在小学音乐《打花巴掌》这一课程教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入体态律动教学法。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播放音乐上学生们欣赏,然后在一边欣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跟着节奏做出相关的动作。或者也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聆听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然后跟着节奏拍打手掌。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影响力,并且这种体态律动教学法对小学生而言也是他们最喜欢、最能接受的教学方式,这对增添课教学趣味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从而改变学生对音乐学科的态度,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二)融入民族风情舞蹈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增添课堂趣味性
在现行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很多知识内容和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可以说很多教学内容都是出自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开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开展教学,融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舞蹈或者是歌曲等等,因此来增添课趣味性,同时也让小学生从音乐的学习中感受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例如在小学音乐《唱脸谱》这一课程教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入我国的传统戏剧进行教学,并且我国的传统戏剧种类多样,有京剧、豫剧、湘剧等等,这些都是戏剧精品,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通过引入戏剧开展本节课程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助于弘扬和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添课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达到了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目的,使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还是,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充分发挥乐曲的优势和作用,营造欢快的课学习氛围和环境
从音乐学科的特点来看,该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带来欢快的、放松的心情,同时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可以得到放松。无论是欣赏音乐、还是引导学生进行歌唱等等,这都是音乐教学的体现和途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开展教学,以此来发挥音乐的优势和作用,同时也为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课堂环境。例如在小学音乐《感恩的心》这一课程教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一边带领学生歌唱,一边展示先进的劳动模范和感人事迹,比如感动我市十大人物的相关故事,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周围的养老院进行实践等等,从而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对于音乐学科的特点,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歌唱,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知识不断提高自己,不断生升华自己,从而发挥音乐教学的优势。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欢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要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为重点,从而发挥音乐学科的作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音乐艺术的追求愈发强烈。而小学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其教学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传授学生音乐技能,同时也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感受音乐的魅力,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中注重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因此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梦真.小学民乐团合作学习现状研究--以潍坊市潍城区三所小学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9.
[2] 杜加红.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语文课内外.2019.
[3] 尚彬.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情感教育的巧妙渗透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