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顺忠
象州县职业技术学校 545800
摘要:中职汽修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必定会以双师型教师为主,这也是未来师资力量建设的主要趋势,尤其在中职汽修专业领域,对于教师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必须要摆脱传统的理论性教学,只有把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才能彻底提高教学水平。对于双师型教师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称谓,更是衡量教师素质水平的标准,既要传授知识理论,也要指导学生实践,这样才能达到汽修专业教育目标,培养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本文会对新时代中职汽修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思路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建议作为中职汽修专业的参考。
关键词:汽修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思路
引言:目前我国的中职汽修专业一直在寻求改革,无论教学效率还是质量都有上升,不过想要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还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教师,组成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展汽修专业的教学活动。当下中职院校应该积极落实国家的标准要求,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从而更快的组成素质优良、技术出众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此来推进汽修专业的发展。当下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汽修专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可以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也能促使学生更快的融入、适应工作岗位。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双师型教师队伍
因为中职汽修专业的特点,应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这不仅是在提升汽修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也是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汽修专业人才。准确来说双师型教师,既是一种称谓,也是一种针对性的标准,按照中职教育标准规定来看,只有符合相关的条件,才算是双师型教师,比如有两年或以上的教学工作经历,并且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具备讲师或以上的职称。其次是有汽修专业工作经验,加上中级或以上的职称,才符合双师型教师要求。
2.双师型教师的转变
当下中职汽修专业,很多教师都是科班出身,在教学过程中会按照传统的习惯和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会比较强调系统性,也就是突出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所以这种类型的教师往往基础理论强,而而实践能力就比较弱一些,不能满足汽修专业教学需求。而双师型教师的转变,就提高了教师的动手能力,并改变了传统的重理论知识教学,促使学生适应该专业的发展,养成良好的实践能力。从某些中职院校中可以看到,教师都是通过一线企业聘请,这些教师往往实践经验丰富,并且掌握当下最先进的技术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突出实践内容,促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从而促使教师队伍得到转变,向着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这对于中职汽修专业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使其更容易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意义
汽修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对实践能力要求极高,很多学生就业之后无法适应岗位需求,就是因为实践能力薄弱,这也是当下市场中最常见的问题,虽然中职院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汽修领域人才,但实际上这些学生很难适应时代发展。在当下的汽修专业领域中,最紧缺的就是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是拥有深厚知识理论缺乏实践的人才类型,为了满足当下汽修行业的市场需求,中职院校必须建设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该类型的教师拥有较高的素质与水平,不仅可以促进汽修专业获得有利的发展,也能培养更多优秀的汽修专业人才。加上双师型教师对于市场的研究能力,可以快速分析未来的汽修专业发展趋势,并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成为进行有利的创新,这也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意义所在。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标准
在双师型教师理念刚刚提出时,并没有确切的标准与规范,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改革,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逐渐有了相关标准,不仅强调教师具备职业基本素质,也要拥有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所以被称为双素质型教师,并且除了教师职称外,还要获取专业技术支职称。在当下的双师型教师标准中,一般会分为三个种类,具备工程师与工艺师等技术职务的教师,也就是持有双证书的双师型教师。另外是拥有扎实基础理论以及实践经验的教师,也属于双师型教师,而最后这一种不仅拥有双证书,也要具备双能力。由此可见当下的中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有一定严格要求的,只有符合相关标准才能成为双师型教师,当然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专业素质,也要有一定的汽修市场研究能力,这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合理调整教学工作,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汽修专业人才。
四、当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当下的中职院校汽修专业,不但要面临师资力量缺失的情况,还要应对教师水平较低的问题,其中有一部分教师,并不是汽修专业出身,而是其他类似专业转过来,还有很多年轻的教师,毕业后直接参与到教学工作,在进入中职院校前并没有经过培训,不仅缺乏教学经验,更缺少汽修专业工作经验,所以教学能力会稍显不足。当然还有很多教师都是从企业聘请,这类兼职教师虽然操作能力突出,拥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不具备教师资质,而且文化底蕴稍有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更偏重实践操作。由此可见很多中职院校的教师,并不属于双师型教师,这也说明中职汽修专业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根据全国中职双师型教师的调查,其总量占专业教师比例的31.50%,从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到,双师型教师比例非常低,所以要加速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促使双师型教师总量得到有效提高。
五、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思路
1.建立专业教师队伍培养制度
对于中职汽修专业的发展来说,能否建立优秀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所以中职院校应注意对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并制定相关的培养制度,以此来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按照相关的标准要求,制定培养制度、评价制度以及考核制度等等,在明确各项规定后,来提高双师型队伍建设速度。其次要利用好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安排教师进行挂职、顶岗锻炼,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在校内也可以开展一些汽修专业的竞赛,包括汽车维护、轮胎拆卸等,以此来激励教师不断提升。
除此之外还可以请一些专业技术人员,来到中职院校开展讲座,普吉汽修专业的新技术与新工艺,促使教师提高技能水平与创新能力,最终打造出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健全专业教师队伍准入制度
很多出色的中职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会实施准入制度,这也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比如在日本等国家的中职院校,为了提高教师的质量,会有严格的入职要求,想教师必须达到本科或以上的学历,并且具备两年以上的教学经历,还有两年以上的专业实践经验等等,甚至对职业资格证书也有严格的要求。这样教室会有更高的水平,更容易打造出双师型教师队伍,我国也在积极开展该制度,并以相关标准招聘教师,其次我国还在进一步完善双师型特色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其中也明确了新时代下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包括双师型教师资格准入、任用管理制度的,促使中职院校的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性、技术性,最终成为双师型教师队伍中的一员。
3.加大教师引进优化整体结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院校本身的条件有一定关系,例如招生条件限制等,每年招生数量会有一定标准,那么该专业的教师也会有具体的规定,为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要增加教师数量,更要从专业度上来进行选择。尤其是当下的中职院校,想要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就要加大引进优秀教师,包括企业中的技术人员,都可以担任专业教师。这些教师必须具备专业能力、实践经验以及学历层次等,以此来优化中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并提高整体的素质与水平。除此之外中职院校可以面向科研机构、企业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来开展实践技能培训,不过需要注意这类外聘教师,在上岗前必须进行一些培训,可以先从听课交流开始,详细掌握教学流程,这样才能快速适应教学工作,加入到双师型教师队伍中。
4.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当下校企合作无疑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来提高教育效率与质量,中职教育汽修专业,要利用好这个优势,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促使校企合作得以有效开展,实现有利于双方发展的局面。现在汽修企业非常多,中职院校可以寻求一线企业合作,并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让教师可以进入到行业中进行锻炼,包括脱产实习、企业观摩以及挂职锻炼等,提高了自身的专业能力,逐渐朝着双师型教师方向转变。除此之外还能了解行业的规章制度、管理方法等,以及新时代下的技术工艺,都要详细掌握收集,对于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不断完善专业教育内容。当然校企合作的模式,对于企业本身也较为有利,因为院校毕业学生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实习或上岗,改善了汽修专业人才紧缺的严重问题,从而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最终学校与企业实现了共赢的目标。
5.开展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
对于中职院校汽修专业的教师来说,必须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状态,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并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一般来说教师之间也存在差异,而中职院校可以开展校内专业学习,也就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的活动,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不停的学习弥补自身不足,这也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可以更快速的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很多教师的长处在于基础理论知识,还有一部分教师重在实践操作,而实践中也有很大差异,例如有些教师擅长发动机维护或者地盘电气等,每位教师都有不同的优势,通过相互学习可以做到共同进步,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这也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并且不需要太大的投入,就能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并且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所以当下的中职院校应该积极规划并开展此类活动,促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最终完成双师型教师的转变。
6.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搜集实践案例
大部分汽修专业教师,都缺乏实践经验与能力,到企业兼职实习无疑是最好的提高方法,通过亲自参与到实践操作中,不仅可以学习新的技术与工艺,也能搜集大量的汽修案例,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最重要的是了解该行业的发展趋势,比如了解最新的车型、掌握最新的维修技术的,可以更好的做到与时俱进,让教学内容可以跟上时代发展,促使学生更快的适应就业岗位。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在企业兼职,要比顶岗更为有效,都是真实参与到实践中,也锻炼了自身的动手能力,避免顶岗时流于表面形式。由于汽修专业的特殊性,工作岗位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真材实料,所以教师水平能力非常关键,除了要进行适当的培训外,可以鼓励教师进行兼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材料。
结束语
由于中职汽修专业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所以对教师具有严格的要求,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外,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成为优秀的汽修专业实用型人才。目前校企合作是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使教师掌握更多新技术、新技能,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并培养当下市场所需求的人才类型。作为比较看重实践操作的专业,当下汽修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一定实践经验,这也是教学中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向着双师型教师转变,才能促进汽修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江.双元教师小组视域下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育初探[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0(06):67-70.
[2]宋敬滨,梁超.针对校企互融实现高职汽修专业建设模式创新的思考[J].智库时代,2019(40):271-272.
[3]周航.中专学校“双师型”汽修专业教师培养的路径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08):19.
[4]顾小冬.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双师型”师资建设策略[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7(01):83-84.
[5]闫云敬.基于区域汽车技术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对策探析[J].高教论坛,2016(11):80-82.
[6]卢英杰.“双师型”教师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3):22-23.
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GXZZJG2016B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