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 徐洋 韩泽
哈尔滨工业大学150001
【摘要】在当前,我国研究生的规模不断增加,这也就给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在其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主体有辅导员、教师、研究生党组织和教学秘书等等。在“三全育人”的视阈下,需要从制度、组织体系和协同育人体系入手,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效果,从而研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协同育人的实现。
【关键词】“三全育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建设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主要是进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也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在研究生中,其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对于高校有着重要的意义。“三全育人”主要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参加到教书育人和管理工作中去,在整个学生的在校期间,都需要将育人过程渗透其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渗透到评奖、学风建设以及党团组织建设和实践活动中。因此,基于“三全育人”视域,怎样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其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这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创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体系
(一)加强领导体制建设
习近平指出,要提高党对教育工作的引导功能,这也是做好教育的基本要求。在高校中,要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做好学校、学院和职能部门三方面的工作。在学校层面中,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研究生学院要和学生工作部做好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并且明确各方的职责和责任;学校要给学院带来充分的自主权,让学院能够地理自主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院中,要厘清发展的思路,并且加强对学生的领导,做好和分管研究生的充分沟通和沟通,做好和研究生导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做好党政负责人和学院之间的沟通,从而不断完善协同育人的有效体制。
(二)加强教工队伍建设
加强研究生的导师队伍建设。在研究生的教学中,导师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研究生的导师队伍建设特别重要,具体可以从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进行开展。首先,要设置导师对于生活和学习中的指导内容呢,并且让指导工作开展的有理有据。要确定研究生的寻求指导方式,给研究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经费支持和物质保障。另外,要把研究生的培养状况和导师考核结合起来,评价导师德育的效果,并将其作为导师职称评定以及中奖评优的重要参考。最后,要针对在思政教育工作方面有着突出成绩的导师进行表扬和物质的奖励。
加强研究生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辅导员是重要的骨干。在一些二级学院中,对于兼职辅导员的设置缺乏合理性,并且一些研究生辅导员都是研究生导师兼职,或者是分管党委工作书记兼任,没有专业的研究生辅导员设置。因为研究生群体自身存在的特别性质,因此,在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需要综合能力强的辅导员。因此,必须要做好研究生辅导员的专职队伍构建。
加强研究生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研究生教学秘书主要从事研究生的招生录取、教学管理、学位论文等工作,这都直接涉及学生切身利益。加强研究生教学秘书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制度建设和考核,在管理和服务中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将育人工作润物细无声地落实到解决研究生的实际问题中。
导师承担科研与学术育人重任,辅导员承担思想引领与管理育人职责,研究生教学秘书担任教学管理与服务育人工作。三个主体应认识到自身工作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真正实现全员育人。
(三)加强研究生党组织建设
通过党组织凝聚研究生党员,支部带班级、党建带科研,推动育人工作的全面发展。首先,重视党员发展工作,加强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其次,加强党支部的规范化管理,把党支部建立在班上,以支部建设促班级建设,培育良好的班风;再次,开展党组织争优创先活动,激发党组织和党员学生的活力,坚持党支部进宿舍、进研究生会、进科研实践团队等,将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实现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二、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建设
(一)构建有效的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制度
奖助工作是研究生错误思想行为最容易发生的环节,抓住这个环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更具有针对性。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制度应先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把握大的方向和原则,具体的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细则权利应下放到各学院,由各学院结合专业和学科背景,在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奖助学金详细评定方案;同时,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及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将评定过程中出现的争议问题及时解决,促使奖助和思政相互作用,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创新开展。
(二)完善研究生学术评价制度
首先,导师应加强学术规范管理和教育,引导研究生追求学术真理、科学精神,规避学术不端行为,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修养。其次,制定学术评价标准,完善学术评价指标,对研究生学术能力与水平的评价要将定量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将结果性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再次,健全学术不端惩罚机制。使研究生回归学术科研的本质,在培养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三、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体系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导师、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教学秘书和研究生党组织四大主体的相互作用,离不开各科教师和教辅人员的相互支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四大主体协同联动,形成合力真正实现三全育人,应抓特色、抓重点。重点抓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和组织育人。以科研育人提升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和价值取向,以实践育人培养研究生的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以组织育人发挥研究生党员和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着重将解决研究生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相结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必须要能够全面掌握三全育人的基本内涵,分析思政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在本文中认为,制约协同育人格局形成的因素包括育人观念有待增强、育人基础不够扎实、育人机制尚未形成,提出要构建党建协同、队伍协同和机制协同“三位一体”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章小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公关世界,2020(18):126-127.
[2]李宁,刘媛媛.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基于高校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的视角[J].未来与发展,2020,44(09):74-77.
[3]官巧燕.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3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