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乐感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邱欲婕
[导读] 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的教学是小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程,
        邱欲婕
        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 山东济南250002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的教学是小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程,同时对于学生在粤港方面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音乐课程与大多数学生的应试教育是没有多大关系的,但是他也与学生的情操及艺术修养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积极主动的去提高学生的乐感,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那么今天,本文也是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来进行研究和探讨,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音乐;乐感培养;教学模式
        在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教育机构越来越重视对于小学生的教育,一方面是由于小学生的年纪小,他们更需要尽量的教育去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小学生的可塑造能力强,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对学生之后长远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小学阶段,音乐课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程,他不仅可以打开学生音乐世界的大门,也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和提升自身的乐感。对于在音乐方面有天赋的学生来说,小学音乐课程,对于他来说,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下面,笔者就自身的相关经验,来谈一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一、当前小学音乐乐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中过于强调趣味性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并没有那么重视。并且与此同时,教师往往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音乐教学的趣味性,而没有关注到小学音乐教学的实用性。虽然小学音乐教师在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方面做得工作十分到位,但是也仅限于此。学生的乐感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整体的小学音乐课程也十分的空洞,学生并没有通过小学音乐课的学习获取相应的能力,这也是当前小学音乐乐感培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教学中过于注重欣赏性
        在当前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许多教师将小学音乐课当成了小学音乐的欣赏课。大多数的音乐课程教师都让学生进行相应的音乐鉴赏,而没有进行实际的实践教学。虽然乐感的培养需要通过倾听相应不同的音乐来进行,但是也需要相应的实践过程,否则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
(三)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喜欢一切新奇有趣的事物,但是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却过于单一,这不仅会让学生感到十分的枯燥和无聊,也没有更多的兴趣去学习小学音乐,更别提培养自身的乐感。而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是十分单一的,每节课的教学都是重复的教学手段,并没有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并行的模式,而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也不能够再适应当前小学音乐的课程教学,对于学生阅览的培养和提升,也有着消极的影响。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乐感培养的相关措施分析?
        (一)利用实践课培养学生乐感?
        小学音乐课程不仅仅是一个欣赏课程,更需要通过实践来提升学生的乐感。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多开设一些实践类的课程,在课程当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音乐练习,并且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相应的指导和建议,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自身在音乐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行相应的改正。同时,学生在自主练习的过程中,还能靠惯性的思维来培养自身的乐感。

例如,教师在针对音乐曲目《国旗国旗真美丽》进行教学时,教师需在课前深入分析该歌曲的内涵,挖掘该曲目中可被用作学生乐感培养的关键点,并融入乐感培养目标制定相应教学目标、实践活动。之后,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可首先向学生阐明该歌曲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并举例分析在演唱这一类歌曲时,需要用灵动、激情的演唱方式进行演唱,以突出情感。之后,播放该歌曲并进行教学,在学生学会后引导学生通过听、动作、歌唱以及表演等方式来深入体验音乐,获得乐感提升。如,教师可在教学后举行小型“班级演唱会”,让学生独立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而其他学生则在该学生演唱过程中仔细听,并找出演唱者在音准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演唱建议。在这样的“找毛病”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可获得自身演唱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能提升个人乐感。?
        (二)通过乐器教学提升学生乐感?
        为了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乐感,教师还可以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乐器这个中介来提升学生的乐感。乐器是弹奏音乐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存在学生通过弹奏相应的乐器,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调和声音,乐感是一个需要慢慢培养的过程,学生在自主弹奏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指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感受。例如,葫芦丝作为常见伴奏乐器,简单易学,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入葫芦丝伴奏,并指定正在教学的歌曲作为素材,教会学生如何用葫芦丝演奏。在乐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提升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还能在演奏过程中体会歌曲节奏与音律,培养自身乐感。另外,教师还可专门开设乐器演奏欣赏课程,借助该课程稳扎穩打培养学生乐感。如,在针对《柳树姑娘》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视频或动画展示不同乐器,并逐个点击播放不同乐器演奏《柳树姑娘》的音频,让学生熟悉记忆。之后,关闭视频,由教师用音频软件随机播放刚刚的乐器演奏音频,让学生判断正在演奏乐曲的乐器是哪一种。而后,教师还可进一步扩展,加大音乐赏析难度,既综合之前已经完成教学的歌曲,不仅运用不同乐器演奏歌曲,还演奏不同的歌曲,让学生在听后辨别运用的是哪种乐器,演奏的又是哪一首歌,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更好的培养学生乐感。?
        (三)制定个性化乐感培养方式?
        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应该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在小学音乐乐感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理,来制定个性化的乐感培养方式,根据每位同学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以及他们对乐感的接受能力,可以制定不同的乐感培养方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的教学模式也不应该仅仅拘泥于音乐的欣赏课程和实践课程,可以引入一些其他的新颖的教学形式,例如游戏和舞蹈这些都是小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方式,也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通过多种个性化粤港培养方式的教学,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乐感的培养和提升。

        三、结束语?
        以上,就是笔者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提出的相关建议和探讨,但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的主要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总的来说,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乐感是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和教学目标,也是贯穿整个小学音乐课的重要线索,所以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要对自己搞得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并存的手段去其他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全方位的去培养学生的乐感。小学生乐感的培养和提升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教师要对自己有足够耐心,相信久而久之,学生的乐感一定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相应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瑞娟,任艳艳.关于小学生乐感培养的几点思考——以四年级为例[J].科幻画报,2020(08):252.
[2]沈桂英.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乐感培养思考[J].黄河之声,2020(04):131.
[3]方政.简论小学音乐课程培养学生乐感的策略[J].戏剧之家,2020(02):167.
[4]夏施询.小学生音乐乐感培养的几点思考[J].科普童话,2019(42):52.
[5]徐丽然.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乐感培养的重要性[J].中华辞赋,2019(10):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