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级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牛奇英
[导读] 在素质教育的体系下,对中学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质量,
        牛奇英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第四中学 744300
        摘要: 在素质教育的体系下,对中学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质量,信息技术是目前辅助教学最广泛的一种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传统教学单一、枯燥的缺点,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基于此,本文对信息技术在初级中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全面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级;中学教学
        信息技术应用在初级中学教学中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确保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推动教学课程顺利的开展,需要将信息技术与课堂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基于传统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和优化,以此来更好的采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社会培养全面性发展的人才。
一、抛砖引玉,抓好导入环节
        中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主要以引导和点拨为主,特别是在导入环节,教师不要着急将此次讲授的内容向学生进行讲解和阐述,要由问题将本次讲授的内容慢慢引出,让学生可以主动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可以随着教师逐渐走入下一个教学环节[1]。例如:在讲解PowerPoint2000一课程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抛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你们知道如何才可以去掉应用模板效果吗? ”学生听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之后,就会主动进行思考,并且还会在电脑上进行不断的尝试和探究,学生在议论纷纷,无法找到解题方向之后,教师就可以跟学生说:让教师带领你们向下一个环节学习,也许在学习中就可以找到答案。学生为了更好的找到内心的疑点,就会非常专注的听教师进行讲解,注意力集中,教师按照前景图案、背景图案以及幻灯片制作的顺序给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可以对信息技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后教师让学生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看看是否可以解决导入问题。部分学生会将前景图案的颜色与背景图案的颜色进行对比,甚至还会将将前景图案与背景图案进行交叉和融合,进而发现图案如果设置成白色,背景也同样设置成白色,应用模板的效果就可以直接将其全部去掉,但是这其中唯一存在的不足就是如果将图案设置成白色会增加一定程度上的不足[2]。

有部分学生经过不断的播放幻灯片,可以惊喜的发现在设置幻灯片背景的时候,在窗口的最下方学生可以发现有一个选项:“忽略模板的图案”,这样一来,学生讨论和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轻松的发现点击下面这个选项图案就可以直接成为白色。通过在导入环节将问题抛出,所抛出的问题就可以成为引导学生思维的一个主线,会一直困扰着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问题积极主动的探究,而且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也会专注的学习,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和掌握能力,能够确保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顺利的开展[3]。
二、简洁精炼,注重教学实践
        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会导致学生降低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使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加广泛的信息知识,这个时候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尽可能的给学生精炼讲解的内容,从而提高患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判断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学习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讲解内容进行精炼,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习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究,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在实践中更好的进行自我体验,能够使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更加深刻的印在脑海中,易加深学生对其的印象[4]。以PowerPoint2000 为例,它一共包含五中视图,分别为幻灯片浏览视图、普通视图、幻灯片视图、大纲视图和幻灯片放映视图,每种视图都具有各自的操作重点,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所以为了让学生可以熟练掌握这五种视图,可以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将五种视图自由切换,教师需要将喋喋不休的讲授方式以短小精炼的语言进行引导,以小组的方式对五种视图进行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能够将每一种视图的操作方式和要点进行掌握,不会出现任何遗漏的现象,教师在合适的时候将所讲解的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在实践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经过不断的学习、探讨和分析,最终找到视图显示、视图的运用方法和转换方法,就会在无形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成就感,能够促使促使学生更好的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教学使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需求,具有非常多的优势,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应用信息技术时一定不要一味的依赖信息技术,要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能斌.浅议初级中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1):95-96.
[2]周九梅.创客教育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对策[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6):197-197.
[3]臧美凤.STEAM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以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0,(1):16-18.
[4]罗基飞.探讨初级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让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有机结合[J].商情,2018,(22):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