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北京102442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航空业也迎来极大地发展机遇,各高校随之开设了空乘专业,职业形象设计课程作为空乘专业必修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本文将着重探究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相关问题,探究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解决方式,希望对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空乘专业;职业形象设计;教学分析
引言:随着航空业逐渐发展成熟,对空乘的要求也随之提升,职业形象设计课程作为空乘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优化空乘服务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当前阶段,开设空乘专业的高校对职业形象设计课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是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一定上升空间,因此,优化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方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研究课题。
一、空乘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定位有偏差
当前阶段,高校方对空乘专业的课程定位存在明显偏差,空乘职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具有明确要求,但是校方在设计课程时明显将理论教学作为教学重点。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传统教学理念,为确保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出相应人才,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在短时间内将相关理论知识灌输到学生脑中,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也以考察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为主,严重忽视实践类课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对学生职业规划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实训课程占比低
职业形象设计课程对学生的应变能力要求较高,同时专业知识具备多样性特征,涉及面广且知识点琐碎。高校方面在设计课程时明显没有认识到这一特点,实训课程在全部课程比例中较低,这就导致空乘专业学生很难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具备合格的实践能力。
(三)实训课程设计缺乏针对性
当前阶段,高校空乘专业的学生与航空企业的联系性不足,学生不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高校形象设计课程实训内容设计方面与行业现状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学生在进入岗位后课上所学内容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仍需时间适应与重新学习。
(四)教学方式单一
很多高校的空乘专业形象设计课程在授课时主要进行案例分析或者讲演联系,即使具备条件的院校开设实训室,也只是进行形体或者体态的训练,没有创设真正的工作情境,不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情景模拟,效果不佳。
二、优化空乘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方式策略研究
(一)丰富教学内容
高校空乘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推动课堂教学内容多样化发展,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收集空乘职业与航空领域发展现状资料,切实加强课程实用性,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拓展关于化妆技巧的教学内容,同时加强课堂教学内容中空乘基本礼仪、美化形体、专业语态等方面的比重,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尽早熟悉就业后所需基本素养,为学生树立综合职业素养提供有利条件支持。目前已经有高校在相关方面进行改革并以取得一定成效。
此外,教师在实际进行课堂教学时,还应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在部分教学环节中,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同时,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组织学生以形象设计为课题自行研究,并在课上与同学交流研究成果,切实提升课堂教学丰富性。
(二)完善课程设计
空乘职业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高校空乘职业课程设计应注意加强理论部分与实训部分比重的科学性。形象设计是空乘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空乘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该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将会了解并掌握形象设计和基本的化妆技巧,使其可以在从业后通过运用相关知识和技巧,完善自身的整体形象,对提升航空业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实训部分的重视程度,为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方式,将学生带入相应场景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际动手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为教学重点。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是形象设计课程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实训部分有效结合,利用实训课程推动学生深入理解课上所学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之中,确保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教学方式设计,切实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此外,教师还应认识到理论教学的另一个目的,即帮助学生在实际学习实践部分之前首先对相关内容有大致理解,确保学生在学习之前可以对形象设计和形象美学等抽象概念实际意义有一定了解,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加强教学针对性
航空业是空乘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因此校方应注意加强对航空企业的联系,最好构建一套完善的合作体系,为学生实践以及了解行业信息提供有效渠道。此外,高校方面还应扭转传统考试理念,降低理论知识部分在考试中的比重,将实训部分作为考核重点。具体考核形式也应有所创新,比如由学生与教师共同组成考核团,通过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进一步提升学生成绩的客观性与准确性,为教师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提供依据。校方在日常活动中也应给予学生实践机会,比如播放形象设计相关的比赛专题片、学校内部举行小范围的形象设计服务比赛等,切实加强课程教学针对性,为训练学生实践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四)推动教学形式多样化发展
空乘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混合式教学法,将在线课堂与实体课堂相结合,通过丰富教学形式,切实推动学生基本文化艺术素养以及协调能力稳步提升。目前,以翻转课堂为主体的混合学习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科目教学之中,空乘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该方式,为提升形象设计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有利条件支持。
总结:综上所述,形象设计课程在空乘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教学相关问题地研究力度,充分认识到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实践能力对形象设计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能力,为切实提升空乘专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可.高职空乘专业形象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11):3-3.
[2]岳亮.高职空乘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探析[J].年轻人,2019, No.016(16):23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