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课堂,让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升——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方觉
[导读] 自学本身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同时也代表着一种学习的能力。

        方觉
        常德湖师大附属德山学校  湖南常德  415001
        摘要:自学本身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同时也代表着一种学习的能力。在新课标中对于初中地理有了新的要求,要能够更加侧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可以获得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增加让学生进行自学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使得学生可以获得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实现学生能力的发展。本文针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自学能力;初中地理;培养

学生和教师共同学习和探究问题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那么脱离了教师的引导后学生是否可以有效的进行学习其实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仅仅依靠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显然是不能够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而且在新课标中对于各个学科都提出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同样需要从学生自主学习内容、自主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计划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有效的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本文结合教学经验浅议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希望可以给一线的初中地理教师一些启发。
一、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自主学习就是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围绕着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从而开展自主学习,并且进行自主监控达到自我评价的一种方式。这种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会在学习上面具备一定的自觉性和自愿性,对于学习会充满兴趣,开始学会主动地去学习各类知识,主动完成相关活动的探究,这样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可以有效的解决一些学生厌学的情绪,因为学生获得了学习的动力,会更主动投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从而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肯定会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具备更高效的学习方式,学会给自己制定学习的计划,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如何开展自主的学习,这样就改变了学生在学习中盲目和随意的现象,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的有效,让学生会学习并且善于学习,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能够培养学生自控能力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并不仅仅是把学习的内容作为学生认识的客体,同时也是将自己作为客观的事物,有效的对自己进行分析和评价。对自己在自学中的行为进行控制或者调节,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和意志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的自控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模式
(一)完成自学任务设置
在以往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被动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着,教师会不断给学生灌输地理方面的知识,这往往让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吸收,同时感觉到了知识的枯燥乏味性,另外对于地理学科也存在着片面的认识,觉得不太重要,只要平时能够应付考试就可以了。因此很多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缺少一种学习的动力和激情,自然无法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所以要想提升初中地理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主动自学,让学生获得自学的动力,这样在进行自学的时候才能够更加的积极主动。为了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一方面教师要能够为学生创设情境。地理学科其实也具有着它丰富有趣的一面。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受地理的趣味性。

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兴趣会主动地完成自主学习,并且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设置,这样学生才能够进一步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学习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天气和气候》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插入一个“草船借箭”的历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故事情境,让学生充分的看到了诸葛亮的智慧,也认识到了气候和天气的关系,这样便可以引导学生开始自主的学习本节课的知识。然后让学生借助相关的目标完成本节课任务的设置和安排,这也为后面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了这样的故事情境外,教师也可以创设问题导学模式,借助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导学案,让学生在自学中借助着导学案针对知识点是什么、为什么等展开分析研究,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
而且教师要能够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课前自主导学案的设计,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目标设计自主学习的任务,完成导学案内容填写,然后再让学生在后面根据自己创设的导学案完成自主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的提升学生自主设计教学任务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要想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肯定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在最初的时候一些学生可能并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学什么或者怎么学。所以学习的时候缺乏一个清晰地思路,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借助自学提纲,为学生罗列出一节课的知识点,引导着学生按照自己列出的提纲完成自学,使得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和阅读。让学生能够对提纲中涉及到的问题作出进一步的思考。比如在学习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河流》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列出一个自学提纲,其中涉及到让学生对我国的主要河流在图中标注,还有就是让学生区分内流和外流河还有内流河外流区,再有就是向学生提问注入北冰洋、印度洋还有太平洋的河流都有几条,最后让学生思考我国的气候、地形还有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教师在给学生提供自学提纲的同时也可以慢慢的引导学生掌握撰写题干的方法,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完成提纲设计完成自主学习,这样能进一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自学时长设置
教师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学生肯定需要针对自己自主学习的情况提前完成相关的设计,通过有效合理的设计全面的提升自主学习的效果。前面我们提到了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根据教学的目标自己设定教学的任务,同时学生也要能够自主掌握学习的方法。另外就是要让学生自己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各个内容自主学习的时间,通过有效的时间安排学生才能够合理布置自己每一部分内容学习的时间,才能够对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要学习的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四)自学效果检测
最后就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要能够落实好学生自学效果检测,通过合理科学的检测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也可以让学生清楚地掌握自己学习的情况,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学生自己要学会给自己出题,进行自我检测,这样不仅仅再一次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给到了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对自己自学情况进行检验,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调整学生自己自学中的一些方式方法,让学生通过检验能够更好地查漏补缺,全面的提升自主学习的效果。因此在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检验。
结束语:
总而言之,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代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项能力。在科技迅速发展,知识海量剧增的今天,青少年要想与这个每天都在不断变化的时代相融,最重要的就是具备一种自学的能力。本文从几个方面浅议了地理课堂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刘娟.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小作家选刊.2016(13).
[2] 邵泽军.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1).
[3] 苟伟峰.“五步自主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