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教学的几点尝试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程敬淑
[导读] 舞蹈属于音美以悦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动心的三美艺术。
        程敬淑
        十堰市东风40学校 442000
        【摘要】:
        舞蹈属于音美以悦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动心的三美艺术。它通过直观可感,动态的人体来传情达意,状物抒情。少儿舞蹈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更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教?学?不?仅?能?训?练?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刺?激?学?生?小?脑?的?发?展?,?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形?体?美?、?气?质?美?、?心?灵?美?,?使?之?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潜?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与?发?挥?。
        【关键词】:舞蹈、来源、教学方法、基本功、多媒体?
        
        正文:
        鹅毛似的大雪还在漫天飞舞,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然而在张湾工人俱乐部的会场里,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响起,演员们踩着音乐节拍靓丽的走到脚灯前面,灯光射在他们身上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请欣赏舞蹈《猫鼠之夜》,你们看,某某学校的舞蹈队,她们来啦!
        用孩子般的眼睛去看待一切,用孩子般的情感来体会世界,让舞蹈教学变得更精彩,让每个孩子在舞蹈中更快乐!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启迪,但它所提供的艺术图景却远比生活更突出、更鲜明、更感人。美学家朱彤说:“只有通过虚构进行夸张,才能创造艺术美。”所以只要教学者能够真正走进孩子们极富感染力的内心世界,才能成为为幼小心灵播下艺术种子的园丁。
        一、舞蹈来源于社会?
        舞蹈来源于社会生活,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它是社会生活、社会思想、社会风尚的一种反映和表现;但它一经形成又反过来给予社会生活以影响。舞蹈以富有魅力的动态艺术形象,使人悦目赏心,陶冶性情,美化心灵,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风尚的完善,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库尔特.萨克斯曾视“舞蹈是一切艺术之母”,大卫.小洛克菲勒曾经说过:“舞蹈是最特别的思想,实践与感受的融合体。如果我们关心孩子们的身、心、体健康,那么我们又怎能忽略能够同时发展身、心、体三方面的舞蹈教育呢?”?
        二、以“情”唤“情”,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舞蹈是一种受情感支配的人体艺术,通过人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内心独特的情感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所以就要求教师要用准确规范、优美动人的舞蹈示范来感染学生,并充分运用各种形式与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需要努力与学生进行沟通,让自己在孩子心目中树立大姐姐的形象,在言语上对孩子进行循循善诱,行动上对孩子贴心关爱,用自己良好的情绪去感染每一位学生,使之在快乐的情绪中全身心得投入舞蹈学习。例如,在我的舞蹈课上,我会放一曲《幸福拍手歌》,让同学们排成一列长长的小火车,我自然就是火车头,带领同学们一起有节奏的拍手、跺脚、拍肩,大家玩的不亦乐乎,舞蹈室里时不时传来大家的欢笑声。
        三、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大胆创设,让学生学习创造
        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有造型、构图、色彩,但更多的是用肢体语言去展示丰富的世界。在教学中,可以先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选择舞蹈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做“变形”表演。例如舞蹈作品《春晓》,表现了春天雨后清晨鸟语花飞的动人情景,抒发了诗人赏春惜春的复杂心情。

这首歌曲歌词耳熟能详,并且抓住了童心、童趣,但舞蹈动作优美,动作舒展,情感的表达十分的重要。因此教学时,我会让同学们先聆听两遍乐曲,学生欣赏后,我会提问:“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啊?春雨后的清晨是什么样子的啊?同学们在这首诗里你能听到哪些声音呢?”学生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了,嫩芽也张开了小嘴像我们说话,还听到了鸟鸣声,风雨声,花瓣飘落的声音……在展开丰富的联象后,我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去模仿、创新,在美的旋律中尽情舞动,尽兴表达,把作品角色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个性化的表演能激发孩子持久的兴趣和激情,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就喜欢上这种富有情趣的表演形式。可能同学们的表演还不够完美,但每每她们能完整地创编一小套动作,我都会给她们大大的一个赞,然后我再将学生创编的动作进行提炼组编,再教给她们,让她们感受到自己真的很棒,很有成就感。
        2、注重基本功的训练
        练习舞蹈基本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他需要孩子们有非常好的耐力和毅力。有的孩子很喜欢跳舞,但一练基本功就吃不了苦头,哭鼻子不愿练了。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刻苦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少年儿童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骨骼较软,容易变形,舞蹈的基本功是必修课,必须基本动作教起,如:手腕花、手位组合、跟点步、进退步、踵趾小跑步等,每节音乐课的开始部分安排三分钟左右的小组合,配上好听的恰当的音乐来练习律动,并形成常规,这样的学生动作协调能力将会普遍提高,为今后的舞蹈教学奠定基础。在地面压前腿的时候,有的同学可能天生骨头较硬,还没怎么开始压就哭了,有的则是下大腰时害怕,也可怜巴巴的看着我,为了克服她们的畏惧感,激发和保持她们学习的兴趣和耐心,我让她们互相坐立,脚对脚,手拉手,互相给对方力量,互相鼓励;来一组高抬腿比赛,A组与B组PK,看一组最优秀;我将基本功里的地面双腋腿下后腰叫做“我是小青蛙”,跪地下后腰叫做“我是下腰侠”,把上压旁腿叫做“我是擎天柱”……每当让她们听到这些词,都会做出相应的动作。嘻嘻哈哈的舞蹈室里,大家练得很累很辛苦,可是我从大家的眼光里能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愉悦和完成动作以后的自豪。
        3、运用变形、夸张的舞蹈语言情境进行“反串表演”
        针对一些孩子不太善于合作交流的现状,可以选择群体表演,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尝试协调与沟通交流。如反串版儿童舞蹈《蓝天蓝》,就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当作音乐作品中的海鸥,在美妙的音乐中,想象自己来到了蔚蓝的天空上,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展开双臂,有节奏地律动起来,来表现海鸥自由飞翔的优美舞姿。这些动作风趣幽默,生动形象,富有美感,能表现生活中的自然美,一举多得。我们的教学在表现美的神韵的同时,升华了孩子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但夸张与变形不能忽略形象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出优美的艺术形象。要将形体的某个部位动作放大,延长动作线,使形体表情更明确。这样的夸张和变形,在艺术构思中紧紧围绕舞蹈形象的特质进行,培养学生丰富的情趣想象力,激发儿童自觉学习舞蹈的浓厚兴趣和持久动力。?
        四、多媒体与舞蹈教学的完美结合
        多媒体与舞蹈教学的完美结合,可以形象直观的讲述过去很难描述的课程内容,使舞蹈知识变的简洁直观,舞蹈组合形象生动,尤其是用图片、动画和视频就更直观更形象,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形象的去理解和掌握相应教学内容,更利于学生消化掌握教学内容,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舞蹈蒙古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我在讲解的过程中,会通过播放蒙古族的习俗以及服饰等等这样的短片,让学生初步的了解蒙古族,并且展示蒙古族乐器马头琴、胡琴、雅托克等乐器图片及音色。大大的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一些画龙点睛式的视频、动画,寓学于乐,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的同时,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多媒体课件与舞蹈教学的完美结合,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时间,拓宽舞蹈教学的容量与空间,丰富教学手段与资源,极大的增加学生学习舞蹈动作及组合的训练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少儿舞蹈犹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陶冶着儿童的心灵。舞蹈教学让孩子们变得活泼开朗,体态健美,气质非凡,在战胜自我中,学生逐渐学会了成功的展示自我与表现自我,更加的自信了,让大家一起舞动我们的青春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