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毕淑娟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以及企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
        毕淑娟
        黑龙江鹤岗市绥滨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黑龙江鹤岗  1562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以及企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因此受到了教育部门以及全社会的重视。高中时期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开展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的最佳时期,因为高中时期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并且也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在这一时期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尤为重要。尤其是最近几年,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也正在积极的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下面本文将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策略探究
为了培养更多的信息技术人才,也为了促进科技的发展和进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承担着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重要责任。然而想要开展高效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就需要教师注重创新,以新的思想、新的教学方式以及长远的眼光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做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但是在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学校以及教师对该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然还有很多,比如以下几点:
一、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学校和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
通过对现阶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来看,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以及教师对该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考试制度的影响下,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为教师安排大量的教学任务,而教师为了完成教师任务盲目的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再加上信息技术在高考当中并没有体现出其重要性,所以一些学校完全忽视了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在课程安排上将更多的时间安排给了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课程,一周只有一节或者两节信息技术课程,甚至这两节课程也会随时被其它课程霸占,所以导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学校缺乏重视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怎么能得到凸显呢?怎么能开展高效的信息技术教学呢?甚至连基本的教学都无法正常开展。
(二)理论教学严重,实践教学缺少,教学效率不高
除了学校和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之外,在现阶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就是理论教学严重。从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来看,该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开展大量的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才能使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甚至一些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内讲解更多的知识盲目的进行灌输,而学生则被动的接收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既无法突出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又无法开展高效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更谈不上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和创新了。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的意义
在当今多元化发展的社会里,各行各业都在积极的做出创新和改革,各种新兴事物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如果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依然没有做出改革和创新,那么就无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最终会失去教学的本质,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以及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新课程教育改革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现代化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为社会、企业培养出更多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人才。

不仅如此,当今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得到了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多种方式获取知识,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也是拓展学生获取知识方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满足当今学生学习需求的重要途径。
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的策略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探究性的学科,很多知识内容需要学生进行探究是实践才能学习。因此,想要做到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积极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引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新课程教育改革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的教学要求也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实现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开展沪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文本信息的加工》这一课程教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当然,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需要有学习的目标,这样才能有小组学习的方向。所以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道题:请同学们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将文本变换颜色、分段、重点部分添加下划线等等,通过合作学习目标的明确学生们就有了合作学习的方向。在小组中,学生们通过交流、合作、发表意见、实践探究等途径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意识得到了培养,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培养等等,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高中信息技术的改革和创新。
(二)注重开展项目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项目为引导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以此来做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看似和以问题为引导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有着较强的相似性,但是在本质上有较大的区别,或者可以说各有各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在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的运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通过运用项目教学法引发学生进行探究,并且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和创新。例如在开展沪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数据库的组成》这一课程教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完成项目为目的开展教学。比如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成绩查询系统,在成绩查询系统中体现出数据的储存功能、检索功能,也就是实现数据库的增删改查功能,通过项目要求的明确学生就有了探究的方向。并且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查阅资料、相互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和进步,因此来提高教学质量的提升,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也体现出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突出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三)注重分成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知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在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做好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开展分层教学,通过开展分层教学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例如在开展沪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图片的信息加工》这一课程教学时候,本节课程的教学需要让学生熟练使用Photoshop软件或者AI软件以及CorelDRAW等制图软件,但是不同学生或许会使用不同的软件,然而无论是哪一种软件,只要学生可以熟练的使用都能实现自己想要的制图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开展分层教学,对于不同学习能力以及使用不同软件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形式,从而实现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避免教学方式的单一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社会、企业培养更多信息技术人才的前提条件。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且积极的创新教学方式,以问题为引导引发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以项目教学法为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做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益豪.浅析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
[2] 高志平.浅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思路[J].中外交流.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