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应湖
贞丰县龙场镇三河小学 562205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学科的教学工作都在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进行创新,不断改善着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小学科学学科同样不例外。小学科学学科是一门重要课程,它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综合的发展,为祖国科学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重,对外界信息具有很强的接收能力。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让学生在接受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的方式增强与科学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关键词:科学探究;小学科学教学;运用
现代型教育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全面型人才,这正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点工作。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将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都进行了创新研究,课程内容开始将凸显科学探究理念与提升科学实践能力相结合,着重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实操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小学生带着求知欲去了解科学、走进科学,最终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
1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
1.1教学模式单一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学校和教师都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但仍旧有很多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并不是个例,小学科学教学中同样存在这种现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越来越快的发展节奏也变得越来越严苛,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很难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也显露出了不足之处。首先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课堂,采用教师讲课、学生听讲的方式,教师来选择教学内容并将其强加给学生,使得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成为课堂的客体,使得课堂教学缺乏了学生的活力,变得死气沉沉。其次是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沟通,严重阻碍了学生发散思维,抑制了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理。最后由于被动性学习的影响,学生逐渐缺失了对科学的向往,丧失创造探索的能力。
1.2课程设计存在问题
与其他课程相比较,小学科学是学生学习兴趣较为浓厚的一门学科,它为小学生推开了科学的大门,带领小学生领略科学的奥秘。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好课程设计,没有精心准备课堂内容,只是按部就班地依据教材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教师要想保证教学质量,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小学生对科学的向往与想象,培养小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2科学探究运用于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
2.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科学探究运用到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际上是利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和了解,并通过实践的形式让小学生能够进一步将科学知识内化。小学生正处于构建认知结构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能力。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不再只是面对教材上的文字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于问题的猜想、假设不受限制,可以尽情发挥他们特有的想象力。
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利,可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知识,这样的课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化教育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将课本知识活用到日常生活中,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科学探究教学就是要求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在实践动手的过程巩固课本知识,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共同提升。
3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质疑是科学发现的开端。勇于提出问题是一种优秀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散、想象力丰富且大胆、敢于提问的阶段,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性格品质。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很多学生都是性格开朗、敢于提问的,教师不能忽视任何一位学生的提问,也不能用自身的观点来压制学生,要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耐心解答,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获取科学发现。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内向,心中有疑问却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教师要仔细观察,引导学生积极提问,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感。
3.2引导学生勇于猜想
在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之后,教师不能够直接给出答案,没有互动的解答过程不能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要营造出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充分的参与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地猜想答案。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见世面较窄,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猜想的结果五花八门,不管学生提出什么样的猜想,都是没有好坏之分的,都应该给予鼓励,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倾听者,尊重学生的猜想。在学生猜想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仔细倾听别人的回答,让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3.3指导学生实验验证
科学探究教学的内容不仅包含质疑与猜想,实验也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生不喜欢生搬硬套、强行灌输知识,他们喜欢动手实操,喜欢思维与想象,因此实验是小学科学课堂中的乐趣所在。实验是一切创造发明的基础,是促进思维发展的有效形式。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提问、大胆猜想了之后,还要借助有效的科学实验,让学生对提出来的各种想法进行实验验证。质疑、猜想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实验验证则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自己亲自示范,更要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直观的实验下印证自己的猜想,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可以通力合作、相互学习,在合作中清晰地找到自己操作中的问题,明确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4结语
将科学探究引入小学科学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崇尚科学,在实践中获得科学知识、了解科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展想象、引发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具体实验中指导学生动手实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吴玲娜.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科学探究品质的实践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9):43.
[2]李群义.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17):121.
[3]徐卫京,陈明琳.浅谈在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J].科技创新导报,2018,(1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