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有效性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李纯莲 李东旭
[导读] 长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长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李纯莲   李东旭
        长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长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是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之一。当今自媒体迅猛发展,低俗信息、网络暴力、道德绑架等不良信息无不冲击着大学思想意识,如何履行好一名中国网民的义务和享受应有的权利,如何引导大学生积极正确使用网络是摆在高校思政工作者面前一项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实施路径
引言
        网络素养是伴随着网络迅速发展而产生的素质和修养,它是公众在当今信息社会需具备的重要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中明确提出:“要把互联网作为开展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青年群体中广泛开展网络素养教育。”这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大学生是网络舆论的重要参与者、传播者,为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急需将大学生培育成新时代高素质网络公民。
一、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大型基地,承担着实施各种教育活动的重任。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改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愈发趋于现代化,其中以高等教育最为显著。网络资源的有效运用,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他们的学习思路,对大学生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大学生借助网络得到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的负面影响,想要彻底消除或减少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就需要学校通过网络素养教育的方式来增强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促进网络素养的提升,这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将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当前大学生网络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管控力度不强,网络资源欠缺
        高校网络生活是大学生校园生活最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大学网络思政工作最主要阵地之一。目前部分高校苦于硬件设施的投入或网络管理人员的不足,在校园网络监管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网络信息安全的预警和研判相对滞后,在有关舆情出现时未能及时引导和解疑,回应大学生网民的关切,造成舆情危机;二是各大高校都有图书馆,甚至是电子类图书,但真正能满足大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网络资源不多,在专业上更具知识性的电子资源缺乏;三是网络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力量不足。
        (二)大学生缺少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
        网络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合集,囊括了各个领域的多种信息和资源。这就要求学生在运用网络平台获取专业知识和所需信息时,要具备较强的明辨是非能力,善于运用有价值的信息。但是,通过调查了解到,因部分学生缺少信息识别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所以他们在获取信息时往往是“来者不拒”,不管是有用的没用的,好的坏的都予以采纳或借鉴。在信息量巨大的网络世界中,信息是存在正负面之分的,一些暴力、虚假、扭曲事实等信息往往会掺杂在正面信息当中,如果学生没有认真鉴别或是缺少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就会被这些负面信息所左右,对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路径思考
        (一)增强学生网络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
        在现实的高校教育教学中,大学生是知识的实践者、问题的探究者、未来道路上的发展者,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大学生却摇身一变成为所属领域的主导者,他们的思想和意识形态会因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发生一定的改变。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网络素养和全面的网络人格,才不会在充满诱惑力的虚拟世界中失去方向。在网络时代下,大学生需要做的是善于运用网络资源搜集和查找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入手找准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方向,同时要借助网络所具有的互动性强的特点来创新学习方式,加强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此外,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要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即便是在没有束缚的网络环境中,也要做好自我管理和控制,为健康、良好、向上的网络环境的构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对此,高校在开展网络素质教育时,要以强化大学生网络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为导向对学生进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促进网络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力军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主动掌握网络素养知识,在网络素养教育及时化、日常化上下功夫,科学辨识大学生网络行为规律,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行为困惑,成为培育学生网络素养的主力军。一方面,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携手开展网上舆论引导和思想疏导工作,组建一支在网络敢于发声、善于发声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对其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网络素养培训,使其熟悉网络传播的相关知识,掌握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时刻牢记在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中的角色意识,将网络素养教育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联系,对学生日常网络行为准确把握,善于寻找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关于网络素养教育的突破口,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引领,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应对良莠不齐的网络环境。
        (三)进一步规范网络自媒体平台的运营
        社会的高速运转,各大自媒体成为人们首先接触消息的渠道。自媒体兼具传播消息和发表意见的双重功能。有些网络暴力事件往往借此平台应运而生。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进一步规范网络自媒体平台的运营,必要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管控。同时自媒体平台发布的内容也应进一步向推送新闻的年轻化、趣味化靠拢。从而提升青年一代对时政热点的关注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可能。但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因大学生无法正确认识、使用网络的问题却层出不穷,这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还会削减网络所具有的价值。因此,高校要通过网络素养教育的方式来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强化他们对网络的综合运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抵御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网络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推动者。
参考文献
[1]张争伟,周骏,孙长月.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培育途径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8(10):78-79.
[2]刘灵昕.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路径探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6(04):74-78.
[3]沈洁.大学生网络素养与核心价值观认同[J].当代青年研究,2018(04):1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