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进万
宁夏灵武市第一中学 750400
摘要:当好班主任并不容易,当好高中学段学生的班主任更是“难上加难”。很多高中班主任在落实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无合适、科学章法的班级管理,导致班级管理积极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实际上,班主任落实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只要将“管”与“爱”协调处理,就能够有效解决班级管理存在的重重问题。即参透爱本无声,潜移默化,高中学段的班级管理工作有效性自然会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中 班级管理 实践对策
班级管理是一门大学问,它强调“软硬兼并”、“严爱并施”。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对世界、人生的认识,且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较强。这决定了高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不能仍然采用过去的“约束”与“强制”,而应当从爱的角度入手,给学生以真心,用爱去感化、去教育、去润泽学生的心灵。爱本无声,却力量巨大;爱本无声,却潜移默化。
那么如何在开展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以爱为核心,落实管理工作呢?
一、正确处理“爱”与“严”的关系,“严爱并施”
若将一整个班级比做一个池塘,那么“爱”则是这个池塘的“生命源泉”,正如同教育家马卡连柯说道“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虽然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班主任不要让“死规矩”,框住了学生成长发展的步伐,要给学生足够的爱,确保“严与爱”并存,这样班级管理才能够实现“无情”到“有情”的转变。
高中学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他们能够尊重班级管理制度和学校制度,但也很容易因为各种因素,如外界诱惑、如自我情绪失控等,导致触犯班级管理制度和学校制度[1]。班主任应当在“严”的基础上“爱学生”,不要让管理工作变得过分机械,而应当从人性化的角度,去考虑每一个学生在违反纪律时背后的原因,去了解原因,针对性的实施教育工作。这样的严才能够被学生所接受,这样的爱才能够给学生以温暖。
二、避免“爱”的误区,科学运用“爱”
“爱”虽然是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武器。但这里所说的“爱”并不是无序的爱,无控制的爱,这样的爱被称作溺爱,对学生的成长与学习反而不利。班主任应当在开展班级管理时充分的认识爱,科学的、适度的利用爱,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班主任要适当的“放权”,爱学生即要给孩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机会,改变“权威式”的爱,组建班干部、流动班长等,让学生们认识到规则、纪律的重要性,学生们自然会有效的约束自我、控制自我;
其次,班主任要学会点滴的爱。爱学生不是说说而已,更不是喊口号。真正的爱学生,要求班主任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关心学生的生活变化[2]。当学生需要时第一时刻出现在学生面前,当学生沮丧时用爱做鼓舞,激励学生。这样的爱是润物细无声的,同样贯穿学生成长学习得始终;
其三,班主任的爱应当是公平的,即爱每一个学生。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不难发现,一些班主任的爱实际上是有针对性的,只爱部分好学生。这样的差异式对待,只会导致班级内部的分层日益严重,反而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班主任必须走出爱的“误区”,学会公平的爱每一个学生。
三、注重“爱”的柔性融入,针对性的爱每一个学生
这里所说的柔性融入,包括两个角度,即将爱柔性揉入到学生身上,即将爱柔性融入到自我工作上。
第一,柔性融入爱到学生身上。要求班主任能够真正地了解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对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学习状态等有所了解。这样能够确保班主任在开展后续班级管理工作时更直接的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班主任可以建立学生档案,也可以建立学生成长进步表,及时观察学生的点滴,做到了解学生,真正的爱每一个学生;
第二,柔性融入到自我工作上。即很多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会出现自我烦躁。自我否定等状态[3]。倘若班主任不能够及时且有效的调整自己的状态,很容易影响后续班级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因此,班主任要时时刻刻进行自我精神洗礼。要做到爱学生、爱工作,以饱满的热情与爱做支撑,开展班级管理。同时班主任要学会自我疏导,可以通过与其他班主任的交流或沟通、倾吐、运动等多种方式,不断的将自己的工作重心回归到学生、回归到有效管理上。这样的柔性融入,能够让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时获得无穷的动力,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够顺利进行。
四、建设充满“爱”的班级,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温馨且和谐的班级,才能够确保班级管理工作时刻都有爱做润泽。建立一个充满爱的班级,需要良性的师生关系、良性的家校关系、良性的班级环境。
组建良性的师生关系,要求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多沟通、多交流。从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转化为学生的伙伴、亲人,这样学生能够对班主任敞开心扉,真正弱化对班主任的抵触情绪,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自然能够顺利进行;
组建良性的家校关系,即班主任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和学生家长之间达成密切沟通合作。要让家长真正认识到班级管理的内容,并且将家庭教育与班级管理之间达成合作,这样能够确保班级管理“双管齐下”,在家长配合之下有效推进;
其组建良心的班级环境,即班主任要从精神环境以及物质环境两个角度入手,融入爱。精神环境除了制定班规、班纪之外,班主任可以通过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口号、班级目标等,形成班级凝聚力。同样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与荣誉感,从而建设一个有爱的班级。物质环境即班级应该保持环境干净、整洁、卫生,让学生一进入到班级内部就感觉到温馨与舒适,这样的班级环境才是充满爱的环境,才能够支撑班主任爱的管理。
五、引导高中学生学会爱自己
班主任要引导高中学生学会爱自己。高中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上的、思想上的问题,甚至一些心理脆弱的学生会产生自杀、自我放弃等思想。班主任应当引导学生学会爱自己,将其作为开展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能够以正确的眼光、积极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自我。
同时班主任应当在班级内部建立“心理咨询平台”。可以是沟通交流的线下平台,可以是书信交流模式,还可以实现上非面对面的交流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成长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障碍,从渗透爱自己的班级管理内容,让学生爱自己的基础上爱班老师、爱老师的基础上爱班级、爱生活、爱未来。
结束语:
总之,爱本无声、潜移默化。班主任必须将爱作为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要让自己的小爱、对接学生的小爱,从而建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让学生在循循善诱、春风细雨的爱中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呵护、感受到亲切,进而以爱为陪伴,沿着正确的道路成长、前行。
参考文献:
[1]鲁卫国.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优化路径探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2019(12):6-7.
[2]张巧芬.浅谈如何有效开展高中班级管理工作[J].科幻画报,2019(06):234-235.
[3]张雪莲.在浅谈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策略心得[J].读与写(教师),2020(09):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