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辰
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摘要:在篮球运动技战术的运用及比赛的全过程中,处处充满了篮球运动的节奏。能否正确而深刻理解篮球运动的节奏,并运用节奏变化来争取主动权,是一个球队实力的反映,也是一个球队是否成熟的标志。为了在比赛中更好的控制比赛节奏,充分发挥本队优势,为争取比赛的最后胜利创造有利条件,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篮球比赛中节奏的概念以及对比赛节奏的控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为篮球教学与训练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篮球比赛;节奏;控制;进攻;防守
1 前言
任何练习,任何比赛都有一定的节奏。篮球运动就是一个很有节奏的运动,有时上升,有时下降或波浪进行,直至一节或一场比赛的结束。在一局或一场比赛中,一味的快或始终保持同一节奏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意义的。在比赛中要根据自己及对方的技战术水平、心理状态、场上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节奏,做到快慢结合,以打乱对方的节奏,使之陷入被动局面,从而发挥自己的特长,引导比赛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平常在比赛中教练员、运动员往往关注的是技战术的发挥,精神意志的表现,体力、耐力等素质的情况,而在整个比赛中,运动员使用技、战术始终处于发挥与反发挥、限制与反限制的激烈竞争之中。所以,篮球比赛节奏掌握得好与坏,直接反映出一个运动队的攻防能力和比赛水平。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
在篮球比赛中对比赛节奏的控制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在校图书馆和网上查阅、收集大量资料。
逻辑推理法:
通过判断、综合分析等多种逻辑方法对如何在篮球比赛中控制好比赛节奏
进行分析。
综合分析法:
对相关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3 分析与讨论
篮球比赛节奏的概念
所谓篮球比赛节奏,是指在篮球比赛中,通过个人战术行动和全队的战术配合表现出来的强、弱、快、慢的运动特征[1]。攻守双方的速度变化是比赛节奏的集中体现。加深对篮球运动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正确认识这种既有形又无形的比赛现象,使教练员在比赛中能够正确地确定战略战术,准确预测临场势态变化、及时捕捉战机,争取比赛的主动是十分重要的。能否在比赛中合理地掌握节奏,不仅能反映出一个球队的综合实力同时也能反映出一个教练员在临场比赛中的指挥艺术。
篮球比赛节奏的分类
篮球比赛的节奏一般可以分为技术节奏与战术节奏。战术节奏一般指全场或每节比赛中的宏观节奏变化;技术节奏一般指每一个技术动作或组合动作的微观节奏变化。战术节奏变化是战略表现,是比赛取胜的潜在因素;技术节奏变化是战术应用,是比赛得分的直接手段[3]。
认识了篮球比赛节奏的意义,我们就可以在平时的训练之中,刻意地把握和控制这种节奏,一面稳定自我,站稳脚跟,同时针对对手的情况,主动地制造变化,从而有效地引导局势,直至得分、得胜。
技术节奏
技术节奏是指运动员在完成攻防动作时,技术动作的各环节所表现的强弱快慢和时间间隔的关系。
篮球运动中跑、跳、投诸种技术动作繁多,不论是单个技术动作还是组合动作,都存在着节奏。适宜的动作节奏是时空与精神的密切结合。篮球运动本身不仅能使运动员通过对技术动作的练习,形成技能、技巧,在比赛中得到较好的攻防效果,而且能使运动员身体各运动环节之间与内脏器官之间的配合更协调,节省体内能量的消耗。例如,做“后转身运球”时,要正确把握头、腰转带大腿,大腿再带动这一动作的顺序和时机。如果先动腿,就不能形成合理的节奏,即使用再大的劲,也事倍功半,完不成动作。
战术节奏
当前,篮球比赛的战术思想是“积极主动、快速灵活”,进攻是主要的得分手段。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把握进攻的节奏,是取胜的关键。要掌握主动权,就要运用多种进攻形式,如快攻、阵地进攻等,把不同节奏的各种战术活动合理地组织起来。各种进攻战术的交替运用和衔接关系实质上就是掌握节奏的关系,具体体现在对攻守技战术的选择和运用上。进攻节奏是攻防节奏的主导,应根据主、客观的需要和可能进行掌握[5]。由于比赛对抗激烈,对进攻节奏的运用要具备灵活性和实效性。
篮球比赛节奏的表现形式
快攻中的节奏
快攻战术最能体现篮球运动快速灵活的特点,如何较好的控制快攻节奏是衡量一个球队快攻战术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强烈的快攻意识是发动快攻的前提条件,推进中的行进间传、运球是组织快攻的桥梁和纽带,而快攻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结束段能否合理掌握节奏。在快攻的发动与推进阶段,要尽可能争取时间,将球迅速推进到前场,形成人数和位置上的优势。但在快攻的结束阶段,不能一味地快,要注意控制进攻节奏,做到快中求稳、稳中求准,努力提高快攻的成功率。整个快攻过程要保持好纵深队形,尽量扩大攻击面,增加攻击点。控制球的队员视野要开阔,根据临场情况的变化,善于捕捉战机,选择最佳的攻击位置。两侧锋线的尖刀队员,要在快速奔跑中随时观察球的位置和防守情况,跑至罚球线延长线时,要通过突然减速再加速的节奏变化,创造与防守队员的时间差和位置差,以获得良好的进攻机会。这时控球队员的准确及时的传球是快攻成功的关键。
快攻与阵地进攻衔接段中的节奏
快攻结束时如未获得良好的进攻机会,不要等全队落位后再组织半场阵地进攻,而是要使快攻中的突前队员立即进行两三人的配合,拉出投篮或交叉掩护投篮,这种战术一般称之为快攻与阵地衔接段进攻。此战术的特点是动起来打,进攻没有明显的停顿,节奏的调整主要通过人和球的移动来完成。由于此时防守没有形成合理布局,阵脚未稳,容易出现漏洞。进攻队员要抓住战机,果断地进行配合投篮,同时应加强中锋的跟进和拼抢前场篮板球,不给对手喘息之机,如没能奏效,就要迅速转入阵地进攻。
阵地战进攻中的节奏
在篮球比赛中,阵地战的攻守较量是比赛中的基本表现形式,它可以全面衡量一个球队技战术水平和比赛能力,是一个球队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阵地战进攻的特征是慢节奏,但这种慢节奏也不乏快节奏的衔接,慢节奏是篮球比赛中一种稳健的打法,是一种经常采用的对抗形式,但它同时又是快节奏的调节和过渡。因此,阵地战进攻中,要有鲜明的节奏意识,要有调整节奏、准确把握战机的能力。开始组织配合时,可以用中等速度,通过人和球的移动,寻找机会,一旦出现战机就突然加速,利用动作的快与慢、动与静、连续与停顿的节奏变化,主动创造与防守队员的时间差、空间差和位置差。要立足以我为主,力争打出自己习惯的速度节奏,致使对方不得不跟着我方的进攻节。
攻守转化中的节奏
现代篮球比赛已进入全面对抗阶段,攻守回合不断增加。进攻与防守的转化次数也随之增多,其转化速度越来越快。攻守转化过程所体现的就是一种快节奏。进攻一方从获球开始,总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尽可能发动快攻,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次进攻。这种快速转化的目的就是尽量打出本队的快速节奏,更好地控制比赛。同样,攻转守的瞬间也需要快节奏,这种快速的转化能力不仅可以有效地赢得防守时间,占据场上的有利位置,还可对进攻者施加心理压力,抑制对手快攻的发挥,为尽快重新获球创造条。
不同时期对比赛节奏的控制
比赛初期(开局阶段)
任何一支球队都十分重视比赛的开局,都力争取得开局的主动地位。能否在开局掌握比赛的主动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控制比赛的节奏。如果能够通过各种战术行为将对手的活动节奏控制在自己需要的范围,并使之向有利于本队的方向发展,就必然能够把握比赛的主动权[7]。如果比赛是遭遇战,由于彼此情况了解甚少,运动员通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这时教练要做好周密细致的准备,在稳妥起见,可派出主力阵容出场,重视开局的战术配合质量,提高进攻的成功率,争取比分上的优势,给对手一个下马威,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为比赛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比赛是系列赛,比赛双方相互了解,这时可派出一个体力好,冲劲足的活力军,用快节奏去试探对方,先发制人,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一旦对手适应了这种打法,教练要及时调整阵容和改变战术节奏,由于是按本队的习惯节奏进行比赛,场上队员容易形成默契配合,比赛的适应速度快,比较容易控制场上节奏。第二种阵容的快节奏打法,可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但需要冒一定的风险。如控制不好节奏,容易造成本队失误,而暂时处于劣势。因此,不论采用哪个阵容,教练都要告诫队员做好开局不利的思想准备和应变措施,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尽快地了解对手的习惯配合和攻守特点,寻找对手的薄弱环节,以己之长,克彼之短,争取开局的主动。
比赛中期(中间阶段)
中间阶段在篮球比赛中时期是最长的,教练必须根据场上的比赛进展的状况和临场的情况,灵活机动地运用战术,合理地调配场上的队员来掌握比赛的节奏。
比分领先时的节奏控制
比分领先的情况下,在思想上不能放松,应该继续扩大战果。这时节奏可以放慢一点,但要在慢中有快,在抢篮板球和抢断球时动作要快,发动快攻速度要快,要打得坚决果断,但在快的同时要减少失误。在快攻转入阵地进攻时要放慢节奏,耐心地组织进攻。防守时要采用多变方法和节奏,使对方始终处于不适应和被动的状态,在场上始终掌握主动权保持优势。
比分落后时的节奏控制
在比分落后时首先要分析失利的原因,通过调整场上阵容的结构和多变的战术来调整节奏,争取找到突破口来改变落后的局面。进攻时要加快节奏,同时也要提高成功率,先咬住比分,尽量破坏对方打顺了的进攻节奏,抓住战机争取打出自己的高潮,主要通过防守的形式变化来改变进攻节奏造成对方的失误,力争追上或超越对方。快攻时要注意,在加快进攻节奏的同时要提高成功率,失误过多则要放慢节奏,不能盲目地抢速度。用作风硬脚步快的队员,在全场进行逼抢的快节奏防守,打乱对方的进攻节奏,力争改变落后的局面。
比赛后期(决战阶段)
比赛后期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时刻,也是比赛双方争夺最激烈、情况最复杂、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作为教练,此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沉着冷静的分析和处理决战阶段的各种复杂的问题。根据比赛的剩余时间和比分差,后备力量的强弱等因素,综合进行考虑,确定关键时刻的战术打法和固定战术配合。如果比分领先,一般采取慢节奏为主的打法,充分利用“24S”规则,提高进攻的成功率,创造最好的最有威胁的投篮机会;如果比分落后,则通过全场紧逼防守,主动加快比赛节奏,向对方球队施加最大压力,甚至不惜犯规进行抢断反击,缩小比分差距。同时应加强三分投篮,积极拼抢前场篮板,争取反败为胜。
综上所述,适时、合理、准确地选用不同的比赛节奏是灵活运用战术的关键。节奏的变化是篮球比赛的精髓,只有不断合理地变化节奏,才能够在激烈对抗的比赛中争得主动,充分发挥本队的战术水平,在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比赛速度的变化对比赛节奏的控制
篮球比赛的实践证明 ,节奏的掌握在比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掌握比赛节奏?我认为 ,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尽量根据本队的特点和节奏来掌握比赛 ;二是根据临场情况来改变比赛节奏 。通过长期的训练实践 ,不同的球队会形成不同的技术风格 ,逐步形成适合本队实际情况的战术打法和习惯节奏。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主动 ,就必须充分发挥本队的优势 ,以已之长 ,克彼之短 ,按照自己的习惯打法 ,掌握和控制好比赛节奏。当然 ,篮球比赛对抗激烈 ,瞬息万变 ,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 ,仅仅靠相对稳定的节奏是远远不够的,要根据场上攻守情况变化比赛节奏。这种应变能力是运动员比赛经验的集中体现 ,也是衡量队员战术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教练员应该通过训练使每一个运动员具备这种应变能力 ,并成为队员在比赛中自觉的战术行动。
掌握比赛节奏始终要把握一个原则:对进攻队来说 ,比赛的节奏无论是快或者是慢 ,只要本队打得得心应手 ,就按这个节奏继续打下去;对防守队来说 ,无论是在比赛的任何时候 ,只要对方进攻打得比较顺利 ,都要及时地采取措施来破坏对方的比赛节奏。
多变防守对比赛节奏的控制
在比赛中 ,为了尽可能给对方造成很多的不适应 ,可利用多种形式的组合防守战术进行变化 ,加快或放慢进攻的节奏 ,隐蔽自己的意图 ,迷惑对方 ,给对方心理上造成混乱 ,让其发生错觉 ,导致措手不及 ,使之处于极度不适应的多变攻守上 ,从而自己抓住机会打反击,控制比赛局面 ,驾驭比赛的优势 。
暂停和换人对比赛节奏的控制
在一场篮球比赛中 ,有五次暂停 (不含加时赛 )的机会 ,与其说是为了授意的话 ,不如说是为了调控改变比赛中的节奏。当对方攻防打得得心应手连连得分时 ,当本方的进攻打得不顺手战术配合失调、技术上连连失误时 ,暂停目的在于使比赛中断 ,这时队员和教练就要充分利用防守时改变节奏的因素 ,即时打乱对方即定节奏 ,不能让对方牵着鼻子走 ,使对手打顺手的劲头冷一冷 ,使正在专心打比赛的对手产生瞬间的杂念,从而破坏他们打得顺手的节奏。
换人以及频繁地换人 ,也可作为打乱对方比赛节奏的一种手段 ,因为换人次数不受限制 ,这样就可用换人起到暂停的作用 ,来调控比赛的节奏 。如对方连连进攻打顺手时 ,利用换人 ,冲淡对方充满信心的气氛 ,使对方打顺的节奏走样 ,可见换人在很大程度上包含着争夺比赛节奏的目的。
作为一名核心后卫,时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首先要分清所剩的时间有多少,其次要分析场上的具体情况 ,再次要处理好临场出现的复杂问题 ,更重要的是明确场上的比分多少 ,然后进行综合分析以便确定临终场的具体打法。对方急于扳回比分,可利用控制球战术,充分利用24秒,力求成功率。当本队比分落后时,核心后卫要加快比赛节奏,这样才能扩大战果或反败为胜。例如 ,当本队比分落后,距终场时间很短 ,抓住战机采用固定配合或习惯打法进行攻击 ,必要时可不惜犯规抢断球进行反击 ,缩小比分差距 ,同时加强三分远投 。
4.结论
1.通过对篮球比赛节奏的分析可以看出,篮球比赛节奏是通过个人战术行动和全队的战术配合表现出来的强、弱、快、慢的运动特征。攻守双方的速度变化是比赛节奏的集中体现。
篮球比赛的节奏分为技术节奏和战术节奏,技术节奏反应比赛的技术动作的微观变化,战术节奏则反映比赛的宏观节奏变化。
篮球比赛中,要注意对快攻中、快攻与阵地进攻衔接段中、阵地战进攻中以及攻防转化中节奏的控制,以争取比赛的主动权。
4.4 在比赛的不同时期,要根据比赛初期、比赛中期和比赛后期场上的比赛进展和临场情况,分别作出相应的比赛节奏的控制,达到本队取得场上主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于振锋.浅谈篮球比赛的节奏[J].中国体育科技,1995(6)
[2] 叶国雄.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12:58-61
[3] 姚维国.篮球比赛技术运用与节奏变化的关系[J].山东体育学报,1998(4)
[4] 陈国瑞.浅谈篮球后卫如何控制比赛节奏[J].宁德师专学报,1997
[5] 温一平.对篮球比赛的探套[J].体育科技信息,1995(4):4-5
[6] 薛岚.论篮球技术组合之规律[J].中国体育科技,1998(3)
[7] 李继国.对技术动作节奏多样性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4)
作者简介:
李心辰(1996.2.7),男,汉族,籍贯:四川成都,单位: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助教,本科学士学位,专业:体育教育,研究方向:体育教育、社会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