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漫话》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张莉
[导读] 《教育漫话》是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的代表作,他提出了体育保健
        张莉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教育漫话》是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的代表作,他提出了体育保健、道德教育和智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儿童没能在儿童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要加大重视儿童的家庭教育,汲取《教育漫话》中教育思想的精华,促进儿童健康茁壮的成长,为今后打下良好的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教育漫话》;家庭教育;启示
一、约翰·洛克与《教育漫话》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曾给伯爵和富商的儿子担任多年的家庭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教育漫话》著作的形成来源于他与友人葛拉克的书信往来中讨论的子女教育问题的内容,后将他们的书信内容整理出版,在1693年出版发行。[[1]顾然.读《教育漫话》反观中国当代家庭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12):110-112.][2]
        《教育漫话》是一种绅士教育,是以上层社会富人子弟为教育对象,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干的绅士或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洛克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出了“白板说”,他认为生活中的人“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2]黄英.如何让孩子具有健康的身体——读《教育漫话》有感之一[J].法制与社会,2008(17):221.][3]
二、从《教育漫话》看我国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种最基本的教育形式,对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3]韩秀玲.洛克德育观对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4]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也越发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现阶段家庭教育也呈现出许多问题,急需我们去思考和解决,洛克的《教育漫话》从体育保健、道德教育和智育三个方面给予了一定的启示。
(一)体育保健
        在《教育漫话》中,首先论述的是健康教育,提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1]”这都体现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他还提到“对于我们的工作及人生幸福,健康是何等重要;而一个人为了出类拔萃,功成名就,就必须要忍受艰辛、疲乏,因此对强健的体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中的道理一目了然[1]”这也说明了健康是其他一切的基础,没有了健康就什么都没有了。
一个人的健康水平是从小积淀下来的,因此我们要对孩子的健康及早培养。洛克主张儿童要从幼年起开始锻炼身体,并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细致建议,提出避免对孩子娇生惯养,用冷水洗脚洗澡,鼓励进行游泳和户外锻炼,穿着宽松,饮食清淡,不乱服用药物以及要定时排便等。虽然洛克所处的时代已远去,但他所提及的绝大部分还是合理的,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现有的家庭教育,许多方面与此相违背。例如家长给孩子买衣服不再只注重保暖,而更多的是考虑美观,这些衣服都过于紧身,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也不方便孩子到处玩耍嬉戏。为了不让孩子把衣服弄脏,就限制他们玩的游戏,不能玩水、泥巴等,但这才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也是最能发展孩子的游戏,要是孩子玩了把衣服弄脏了,家长会把孩子教训一顿,弄的孩子也不敢玩了。再说饮食,现家庭条件提高后,再不会再为吃不饱而发愁,孩子们可以吃到更多种类的食物,尤其是高糖高油高脂的食物,导致一个个都营养过剩,成了小胖墩,不仅影响体型还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如果家长能有意识的控制孩子的饮食,才是对孩子的成长最好的。
家长在选择给孩子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选择如何治病都是出自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只是有的时候方向不对或者用力过猛,导致伤害了孩子的身体,如果家长们能意识到这一点,那才是最好的。


(二)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用了将近一半的篇幅来讨论。他提出“一位绅士应具备的各种品行之中,我将德行放在第一位,视之为最必需的品行[1]”这说明,在保证身体健康后,要更加关注我们的道德的高度。
他要求儿童在具备健康体魄的基础上,必须要有健全的精神发展,而这集中表现为必须具有完美的德行。其德育思想有两条主线:一是训练儿童以理性来克制欲望,二是通过教育与练习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习惯。他提出:反对溺爱、放纵子女,宽严结合,奖励结合,说理教育,榜样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家庭教养是道德形成的基础,父母是施教主体。由于大多数父母并未接受过科学系统的德育教学培养,他们多以个人感觉经验来教育孩子,缺少科学性。孩子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模仿习得的,家长不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孩子模仿了,家长又反过来责怪孩子或者埋怨老师没有把孩子教育好,却殊不知是自己的问题。洛克强调,父母应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给孩子树立正面榜样,正所谓“身教胜于言”。[[4]胡少金.洛克的《教育漫话》对幼儿教育实践的启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31(05):19-21.][5]说到要奖罚结合,很多父母也做得不到位,他们要不是只奖励不惩罚,就是只惩罚不奖励,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如果父母只给奖励,却不在孩子做错事时给与惩罚,孩子不知道自己犯了错从而一直犯错;而父母只是一味的在孩子犯错时惩罚孩子,那孩子的自信心将无从建立。而且惩罚的运用关键在于掌握惩罚的“度”,惩罚的目的是教育,惩罚是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才实施的教育手段,因此,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而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被惩罚。
(三)智育
        智育重要性仅次于德育。洛克主张智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发展儿童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儿童的理解力、判断力、思维能力。[[5]马友慧,章天鹏,王安全.洛克的智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学校儿童智育的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04):12-14.
[6]黄英.浅谈洛克的智育思想——读《教育漫话》有感之三[J].法制与社会,2008(19):233-234.



作者简介:张莉(1996-),女,汉族,浙江东阳人,云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改革与发展。
][6]他提出不能强迫孩子去学习,反对教师使用责罚的方法去教育孩子;要启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对待学习像对待游戏一样,向往学习;学习要劳逸结合;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并给与具体的指导意见;培养动手能力,并且他还强调教育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寓教学于游戏,让孩子体会学习的快乐。
好奇心是孩子学习知识,追求真理最大的动力源泉。有了好奇心,才会对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事物都感兴趣,想知道背后的原理。所以父母在面对孩子一连串的“十万个为什么”时,要耐心的为孩子解答,不要认为小孩子问这么多干什么,说了也听不懂。这不但不利于孩子好奇心的培养,还会伤害亲子关系。孩子会问为什么是一件好事,说明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有无限的求知欲,也说明了你在他的心目中是那么的美好博学,但如果你对于他的问题也不清楚,不要不懂装懂,这样不仅误导了孩子,还在教他骗人。所以父母对于自己也不懂或者不确定的,要和孩子探究,让他们更爱学习知识,追求真理。儿童极端喜欢知识,尤其是当他们知道自己的问题得到别人的注意时,父母要善于抓住儿童“渴于求知”的时机,培养他们好知识、肯钻研的精神,发展他们的理解、推理和判断能力,形成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智育的教学方法上,洛克主张激发孩子的求知欲,通过培养儿童的兴趣与良好的习惯来达到智育的目的。而大部分的父母让孩子学习各种技能,如跳舞、弹钢琴、拉小提琴等,就是一种功利的思想,那个有用就学那个,根本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就替孩子做选择,孩子在学的过程中也得不到真正的快乐和成就感。父母应该征求孩子的意见,以他们的兴趣为第一出发点,可以给意见,却不能替孩子做决定。
三、总结
        通过上文的分析得知,现在家庭教育,家长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做法,长此以往,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尽管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所提出的观点,在当今社会并不完全适用,但也对当下社会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应以《教育漫话》中的思想为教育指导原则,重新审视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