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残疾儿童融合教育的实施困境与发展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奚丽莉
[导读] 教育是残疾儿童的基本需求之一,也是提高其文化水平,迈向独立,
        奚丽莉
        泰州学院第一附属幼儿园
        摘要:教育是残疾儿童的基本需求之一,也是提高其文化水平,迈向独立,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重要途径。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在对普通班的残疾儿童进行全面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目前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综合教育的良好发展,例如我国对综合教育的思考不足,社会福利政策不足以及社会服务专业知识不足。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充分利用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综合教育的成功经验,努力改善我国的综合教育体系。
        关键词:残疾儿童;融合教育;实施困境
        前言:在融合方面,允许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与普通儿童一起受教育已成为国际主流。但是,由于需要特殊需要的各种残疾儿童以及缺乏对教师的全面教育知识,普通班级的全纳教育是对特殊需要的身心发展的需要。通常这只是形式上的,远远不能满足。了解并分析常规幼儿园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干预计划,并进行干预培训以改善幼儿园的生活条件。
        一、残疾儿童融合教育
        中国传统上在残疾儿童教育中提供隔离教育。也就是说,普通儿童在普通学校中受教育,而残疾儿童在特殊学校中受教育。特殊学校主要针对视障,听障和盲聋哑学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职业培训和技能教育。这种教育虽然非常成功,但也有缺点,例如对残疾儿童和社会融合缺乏了解。同时,这种教育模式对新兴的残疾儿童群体(如自闭症儿童和智障儿童)无能为力。因此,在我国的残疾儿童教育领域中引入了一种称为“综合教育”的新的教育形式。
        二、我国残疾儿童融合教育的实施困境
        (一)融合教育的相关理念缺乏
        融合教育不仅意味着教学方法的变化,而且意味着教育观念的变化。西方综合教育的背后是西方价值观,例如平等,个人自由,尊重差异和多样性。他们从人权和平等的角度强调,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教育应尊重个人差异,并据此开展课程。旨在实现教学方法的改变。长期以来,我们在这方面缺乏想法,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综合教育的发展。
        (二)社会福利政策存在缺陷
        1.法律法规政策存在缺陷
        关于残疾人教育,中国现行法律法规主要颁布于1990年并于200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 “与改善融合,注重普及”是发展残疾人教育的方针。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忽略了教育的连续性,没有对学前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他们错过在教育过程中纠正残疾儿童的最佳时间。
        2.法律政策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上述法律法规在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所涉及的详细措施尚未赶上,法律法规的执行已大大减少。如今,残疾人士在常规幼儿园里面临许多困难,父母需要使用不同的关系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3.相关的资源支持不足
        国际融合教育发展的历史和实践证明,残疾儿童融合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相关资源如材料,专业人员和服务的支持,这是融合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行政 、经费支持不足 ,园所领导重视不够
        实施学前融合教育需要财政支持。由于学前教育资源有限,大多数幼儿园班额较大。如果招收特殊儿童,则需要提高特殊教育儿童教师的工资,并且必须涵盖设施,课程和培训,这将增加公园的负担。由于缺乏与学龄前综合教育有关的政策和法规,并且没有相关的财务支持,受行政扶持力度、园领导融合观念以及家长等方面的影响,绝大部分的幼儿园会拒绝接纳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四)幼儿教师融合教育知识与技能缺乏
        实施融合的学前教育需要教育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需要教育者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根据中国目前的幼儿教育状况,对有特殊需要的学龄前儿童的学前融合教育应从小班开始。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与学前班教师的培训有关的特殊教育课程,因此,在我国缺少具有特殊教育专家背景的普通幼儿园教师。
        三、残疾儿童融合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转变理念,营造融合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融合教育的发展要求改变残疾人和残疾人的原始观念,创造一个宽容和可接受的社会环境,并促进少数群体的社会参与和社会发展。首先,优势视角。从优越性的角度来看,残疾是个人某些功能的丧失,并且不会影响个人其他功能的正常表现。甚至残疾人也具有超越普通人的特殊才能。为此,我们需要从残疾人的利益入手,并采取各种步骤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残疾人的利益。其次,增权理念。受教育权是所有儿童和年轻人,包括残疾儿童的一项基本权利。政府和社会有责任和义务为实现平等的受教育权设定条件。最后,及早干预理念。应尽快对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和全面教育,并应根据他们的年龄和残疾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这需要公共教育,父母的支持,政策研究和宣传,并且政府官员,普通学校的师生,学生父母和社会都充分意识到融合教育的重要性,并支持综合教育,发展综合教育。
        (二)加强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培训
        这是关于大力发展学前融合教育领域的人才。今天,普通大学和师范类大学,尤其是学前人力资源开发课程,要求增加特殊的教育课程。例如,通过引入诸如特殊教育,个人教育,特殊沟通技巧和感觉统合训练之类的课程,在未来的幼儿老师就职前初步树立一定的融合教育理念和一些特殊教育方法,这使得学前全面教育比实际可行。
        在实际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要求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宽松,规则更少,对活动参与者的限制更少。幼儿园生活提高了残疾儿童的语言交流能力 锻炼大肌肉和精细动作来建立与同伴的关系。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教育的原则是鼓励残疾儿童使用语言与周围的人交流。首次评估发现,残疾儿童无法融入团体生活。在这方面,采用同伴指导策略,选择一些情绪稳定,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较强的参与能力的儿童,时刻提醒残疾儿童的“边缘”,可以随时提醒和修改操作。
        结语:综上所述,如果特殊儿童在早期缺乏适当而有效的干预和指导,他们将无法适应幼儿园的教育,并会阻碍他们的未来成长和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了解和学习特殊儿童教育的知识,方法,技能和措施,以提高综合教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凌霄. 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内容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20.
        [2]胡天壮,李嘉艺,高晶晶.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法律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02):26-28.
        [3]刘璞.我国残疾儿童受教育状况的发展进程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8(04):50-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