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陈琴
[导读]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从根本上来说是一门语言,而且是我们的母语。
        陈琴
        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戛木管理区教育管理中心,贵州 毕节 551614
        摘要: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从根本上来说是一门语言,而且是我们的母语。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来说,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知道什么是地道的表达方法,并且通过在阅读中不断积累,以后自己也能够使用这样地道的表达方法。因此,我们对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几点小学阅读教学的方法及策略,以及从这些方法策略中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和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阅读教学指导,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阅读之中,从而深入理解文章内容。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种有效途径,无论学生处于学习中的哪个阶段,阅读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只有通过有效的阅读才能够为学生打下夯实的读写基础。
        一、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阅读教学出现的问题。
        1、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虽然认为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引导教学过程,但事实上教师却总是把控着学生思维,将学生客体化。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的方式大多是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固化了学生的思维。在学生没有回答上教师的问题时,教师通常采用的方式便是给予学生极具有暗示性的话语告诉学生的答案,让学生按照教师设计好的答案说出来,这样没有让学生主动的思考,也忽略了学生的想法。长期下来,学生会懒于思考,习惯性地从教师那里得到答案。
        2、 教学方式单一。语文学科涉及许多听、说、读、写方面的知识,小学正处于对整个世界的构造非常好奇的阶段。传统教学的方式非常枯燥无聊,不具有生动性,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吸引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学习知识,缺乏趣味性,最后的教学效果也就不会很好。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措施。
        1、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非常重要,这样有助于帮助语文教师高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理清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以及课堂教学的各个步骤。明确了教学目标以后,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可按照目标进行教学,一步一步达成教学目的。这样一来,教学过程就变得十分高效。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要先将教学目标以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们,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们在课堂听讲过程中明确他们的学习目的,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及手段进行教学。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们在讲台下面听的方式不利于他们的课堂学习,也不利于他们语文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当借助一些合理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帮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教室里面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或者带领学生们去外面参观,通过感受自然来激发他们的灵感,使他们在课堂听讲的过程中更加认真,从而有助于提高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
        3、合理地评价阅读教学方法,及时反馈以及改进。反馈以及改进是让教师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发现自己在阅读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并且不断地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够将更好的教学方法运用到阅读的课堂教学中去,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
        4、充分利用好现代化工具,增加教学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许多新型的现代化教育工具被应用到课堂中,如多媒体等,这些现代化的工具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质量。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都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这也可以认为是一门新的教学手段,遇到新鲜的事物,学生会非常地感兴趣。另外,利用新的技术,可以更好地呈现阅读所描述内容的画面和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地想象这样的画面,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
        5、合理优化阅读教学方法和理念。教师在教学方式与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阅读教学活动的效率,所以,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必须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此来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际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趣味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调动学生参与阅读课文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思考并拓展自身思维,在这个基础上再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与同学进行分享。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将阅读教学的互动效率进一步提升上去,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能够将阅读有效性提升上去。
        6、丰富阅读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丰富的阅读内容提升阅读的新鲜感,以此提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方式。比如,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提前设计好PPT或者与教学相关的短视频,调动学生阅读的浓厚兴趣。
        7、对阅读成果总结分析。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希望自己在做完一件事之后能够得到人的认可与鼓励,只有教师及时给予表扬才能够将学生的内在潜力彻底激发出来,让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与爱护,充分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进阅读教学活动中,提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结束后进行针对阅读内容的提问,并且引导学生积极进行问题的解答。学生的回答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要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可以给予引导,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所遇到的好词,好句以及修辞手法及时记录整理。如,在阅读的时候看到修辞手法运用特别好的语句或者是一段排比句,可以随手摘抄下来,并多加阅读,以此增强语感,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三、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将会有更多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融入现代小学的语文的教学中。在小学生的主要课程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同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思维习惯和人生观的培养也有着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教学方式,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升,使得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梅, 张立云, 赵玲玲.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J]. 科技创新导报, 2013, 13(003):183-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