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 聂华
[导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激
        聂华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嵩湖乡中心小学,江西  抚州  344125
        摘要: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践证明,提问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有效的提问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度的高低十分重要。可以说提问是否有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好坏。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的策略,希望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提问;策略。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提问,需要我们的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需求对提问进行设计,立足于学生学习的兴趣点,采用高效的提问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的提问应当是在学生已经产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提问所指向的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只有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目前看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课堂提问出现了一些问题,提问的效果不理想,这就需要我们对此进行积极探讨,提出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
        1.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畅通和频繁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老师与学生在进行沟通时出现了一些障碍和问题。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会遇到一些难题和疑惑,但是由于我们教师进行教学的时间是有限制的,老师的教学精力也十分有限,对于学生们的问题无法一一进行解答。同时学生们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够及时的对问题进行收集并有效的反馈给老师,导致师生之间在沟通上存在障碍。这就导致了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不够,在自身教学策略的改进和提问方式的选择上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在课下一些语文教师也没有能够充分运用一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导致两者之间的交流次数较少。老师与学生的接触仅仅限于有限的课堂时间,我们所期待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没有真正构建起来,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非常缺乏。
        2.语文教师在提问策略上存在问题
        有效的提问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帮助学生尽快了解并掌握知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在提问时采用的方法不适当,将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直接摆在学生面前,造成了老师自认为学生理解了,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理解的情况,进而教师教学的进度难以推进,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在于教师没能遵从化繁为简和化难为易的原则将问题设置的符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另外一些教师在提问时没有注重去思考这些问题是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忽略了提问环节设置的真正作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能够得到突出,语文知识水平也难以提高。
        3.对课本教材的运用和挖掘不够深入
        我们不仅要提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频率,还要注重提高提问的质量,因此教师就需要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入的运用和挖掘。

教师应当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紧紧依托课本开展教学工作,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提问环节进行科学设计。但是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错误的认为课本的最重要价值在于课文中所包含的内容和生字生词,没有能够将提问与课本有效结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教学,这也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效率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
        1.提问应当化直为曲
        通常我们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时都是比较直接的,问题也是与文章的中心主旨比较贴合的,学生回答起来也是比较轻松的,但是这样的提问过于简单直白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不能够得到有效调动。长久以后,学生就不会主动进行思考学习的兴趣不能得到有效激发,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感不能得到有效满足,甚至丧失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运用灵活多变的提问方式对学生进行间接式的提问,从各个角度出发让提问变得富有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例如在讲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过去教师所设置的问题,通常是“鲁迅先生是怎么样的人?”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提问学生“鲁迅先生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民众的?”这样的问题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探索欲望,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2.课堂提问应具有层次性
        教师进行提问的设置时,应当对提问的难度进行控制,根据学生的思维认知和知识水平进行提问,保证学生们进行主动和积极的探究。提问的层次性就是要从简单到困难,从直观到抽象来进行。对于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当对问题进行分层来开展提问。对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提问应当尽量贴合课文的基础知识,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问,应当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有效提问
        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和谐的,师生之间有着融洽的氛围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是十分重要的。同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提问的坚实基础。因此语文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对如何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进行探索,利用课下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与老师之间是平等的,应当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敞开心扉,了解他们对于语文课堂的看法以及在语文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这样才能够达到共赢的局面。另外在课后巩固复习的阶段,教师应当多给学生设置一些课后复习的问题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能够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上起到保障的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的客观需求进行有效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锋.小学语文教学提问艺术探究[J].学周刊,2016,12(4):210-211.
[2]王成丽.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解答时要把握四个“度”[J].神州,2017(36):186.
[3]路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 2017.
[4]何雄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关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1):128.
[5]徐雪飞.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5):76-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