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的分类设计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廖珊
[导读] 传统的作业教师都是采取统一布置一样的作业,这种形式的作业只能照
        廖珊
        贵州省六枝特区新场乡黑塘承玲学校,贵州 六枝  553400
        摘要:传统的作业教师都是采取统一布置一样的作业,这种形式的作业只能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小部分学生在作业这个环节是得不得满足的。采取分类分层布置作业,根据学习的实际需求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设计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后作业分类安排的必要性
        分层安排课后作业能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作业内容和难度,使作业适合所有同学;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地评价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和鼓励,看到学生的进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能够帮助学生缓解畏难心理,提高学习兴趣。
        二、课后作业分类安排的现状
        (一)不注意因材施教,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注意因材施教。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没有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融入其中,布置作业的内容完全一致,不考虑学生对于教材内容掌握程度的不同。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以自己为主体,完全根据自己的意向确定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仍将自己摆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对待作业的态度来布置作业。教师不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意因材施教,让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之后便结束了当天的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甚至有些同学不喜欢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而讨厌写作业,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二)教师对作业分类安排认识不足
        真正将分层作业应用到教学中的教师也就不到10%,大多数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采取的是“一刀切”的方式,布置的作业适合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所有学生的作业都是相同的,没有任何的差别。即使有些教师偶尔采取分层作业的形式,也通常是降低了学习困难学生的作业难度。一些教师意识不到分层作业的必要性,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从来没有尝试过分层作业的形式;一些教师有分层作业的意识,但是考虑到分层作业实施起来比较复杂、麻烦而选择退却;有些教师对于分层作业理念存在错误的理解,认为分层作业是将学生划分等级的行为,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有些教师认为分层作业只适合理论研究,不适合实际的应用;还有些教师认为分层作业是在不同的班级中实施。
        三、课后作业分类安排的改进措施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分层作业
        教师要了解分层作业的正确含义,意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分层作业的必要性,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

教师要认识到分层作业的目的不是将学生划分为优等生和学困生,也不是为了差别对待,而是为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特长与学习状况来安排作业,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意识到分层作业不应该停留在理论的研究层面上,应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地面对分层作业在应用中遇到的困难;要了解分层作业不只适用于不同的班级之中,更适用于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生之间。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
        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不同性格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的意向作为作业内容的参考。教师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采用分层作业的形式安排作业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按时完成课后作业的基础上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细心地观察了解班级中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当日表现等多种因素,合理地进行分层作业,不能将学习成绩作为分层作业的唯一标准。比如,在部编版教材中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古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同学完成古诗的抄写、背诵等基础作业,让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在熟记古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绘画创作、故事编写等开放性的作业。
        (三)注重培养学生兴趣,设计多元化的作业
        在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布置作业时,教师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作业就是将单一化的书写作业转变为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多元化作业,通过形式多样的作业,让学生来展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学习的知识,还能够让学生深入地学习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且促使农村学生将学习的语文知识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一块奶酪》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课本剧的展示,并且给学生留出一段时间的彩排,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把课本剧表演得有声有色,同时还能够将课本中的语言转变成自己的语言,这样学生就能够将课本中的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活学活用自己学习的相关知识。
        (四)关注创新能力培养,设计开放性的
        作业在传统的农村语文作业布置中,教师就是让学生重复地完成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对于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能力的培养比较少。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能够让学生走出教室,积极地走进社会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通过这样丰富多彩的作业,学生能够实现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生活相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同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学习的乐趣。例如,教师在给学生教学《那个星期天》之后,可以让学生回想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特别期待自己的家人带领自己出去玩耍,自己在游玩的过程中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到生活中自己进行感受学习,能够更好地感悟到本单元学习的相关内容,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相关的景物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
        四、结语
        目前,小学语文分层作业安排中存在教师缺乏正确认识、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意因材施教、缺乏积极的鼓励等问题,分层作业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将分层作业合理地应用到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怀耘.关注差异,分层发展——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策略[J].新教育,2019(78).
        [2]王儒玺.小学语文分层作业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9(27).
        [3]何桂英.浅谈农村小学如何布置语文作业[J].新课程·上旬,2019(86):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