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伟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万金镇郭庄小学,河南 漯河 462323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有效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教师习惯主导课堂,在教学中强制性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也并未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性特征与差异。一些教师习惯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方法导致语文课堂枯燥乏味,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到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要做到解放思想,拓宽思维认知,不断寻找创新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创新路径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热情,通常只是被动式的学习。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效率自然难以提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深入,教师也应当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本文基于此背景下研究探讨如何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并提出具体的语文教学指导对策,旨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实践教学当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主宰者,利用灌输式的语文教学方式使学生大量地记忆语文知识。学生在台下死记硬背,教师在台上盲目灌输,此类教学方式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的自由发展。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注重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语文学习理念,注重深入挖掘语文素材当中的重要知识点,在实践教学当中引导学生不断创新语文学习,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活跃和发展。
二、设计有效课堂教学情境
由于小学生正处在思想和身心快速发展的年龄阶段,小学生对于所有事物都有着一定的好奇心理,喜欢自主探索和思考,所以教师要借助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结合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来进行小学语文的学习和拓展,创设区域性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和思考,并且在情境中了解自己的特点,根据自己在学习中的特长积极地发挥和完善,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点,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在活动当中体会自身的语文学习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弥补自身的不足,培养学生对语文课文学习的自信心,强化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
三、以信息技术进行辅助引导
教师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当中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环境当中大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复杂的语文问题和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和思考。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更应该多鼓励多引导,活跃课堂气氛,公平公正地对待班级当中的每一个学生,通过细心和科学的引导使小学生学会回答和思考问题,从而不断地培养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动力。
教师要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升级,由于当前教育行业的发展趋于灵活性和科学性,所以教师要通过科学技术吸引小学生的课堂参与主动性,使知识变得更加立体和丰富,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四、多元训练调动学生热情
教师通过全面拓展和挖掘语文教学素材,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策略,在课堂实践教学当中,根据本班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实际状况来进行层次的划分,通过将问题设计得更加具有层次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探究深层次的问题和浅层次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要在课堂中尊重每一个学生,引导每一个学生,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得到表现自己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踊跃地思考,例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和重要性,结合教科书内容进行景物描写。比方说有一节内容描写的是瀑布,教师便可以应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瀑布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到讲台上谈一谈自己看到的瀑布。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的勇气。在此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写一篇有关瀑布的作文,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写电视上看过的景观,也可以写自己游览过的景点,通过交流与互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
五、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活跃的思维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当中应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和引导,使学生能够获得启发。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教学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活跃和拓展。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置提问内容,并且通过一定的提问技巧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够集中在课堂当中,对教师所讲的语文知识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联想,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学习当中的疑问点进行补充和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达,并且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互相探究和思考。
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细节进行思考
生活与我们的学习紧密相关,语文知识源自生活,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语文素材,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细节,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给学生宽泛的范围。例如观察妈妈回家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然后以此为题引导学生进行写作交流,不要限制学生的写作方向或者是内容,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细节抒发心情,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能够逐步感受生活,从而学会表达内心的情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教师必须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近阶段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切实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构建高效语文教育课堂。
参考文献:
[1]史淑梅.浅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20(1).
[2]郭大均.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J].语文课内外,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