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英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实验小学,江西 抚州 3447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写作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的主要部分就是对于作文的写作。作文写作是学生先进行思考,形成写作想法,然后再把想法通过书写的形式进行表达。作文的写作过程是帮助小学生认识自我、表述自我想法以及提升自身语文素养的过程。然而,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基础语文教学的要求。在课改的背景下,核心素养逐渐成为了基础教学的核心理念。我国教育人员针对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讨论,并就应该如何把核心素养融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就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文化知识还不够丰富。因此,小学生在写作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他们的用词比较简单、单一,句子不够优美、不够引人注意。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地把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融入到作文课堂中。语文教师可利用核心素养来解决语文作文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观念落后的问题,并解决小学生没有写作兴趣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加强和学生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
在以往的小学作文课堂中,语文教师主要是通过自我讲述的方法来向小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这种讲授式教学法,往往让教师忽略了小学生的想法。这样,小学生只是被迫地接受作文知识,而没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作文课与其他课堂不同,它主要就是要看学生自身的想法,包括作文的构建和思路。因此,小学生在作文课中的思考和想法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来了解学生对于作文的想法。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小学生锻炼自己的思维,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
二、写作内容个性化
在平时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大多是以命题作文为主。在作文课堂,教师给予学生一个题目,让学生结合题目进行写作,并针对学生实际写作成果进行指导。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教学形式,尤其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这种教学形式也成为了作文训练的主流形式。而这种命题是教学方式,也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说,教师的命题与学生实际情况不够符合,抹杀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由于在题目制定的过程中,教师有着明显的随意性与主观性,也使得作文教学的目标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呈现“南辕北辙”的状况。从实际角度来说,写作内容的个性化,应试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学生对周边生活的想象与思考,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写出个性更为鲜明的好作文。并且,小学生大多是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逻辑思维的缺乏只会让学生在构思作文的过程中,只会从一些具体形象的事物角度进行思考。其实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这种创作思维方式是必然的,也是小学生作文写作的一种常态。对此,教师更应当注重学生写作内容的转变,应回归到生活,利用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创作与思考,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的写作个性更为突出。
在实际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点思考学生的思维特点与写作兴趣,虽然少不了命题作文的布置,但是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多种体裁的形式来实现训练效果。
三、组织作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传统的语文课堂几乎就是停留在了“课堂”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局限于语文教师的说讲以及自己听讲的形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足。虽然语文教师讲的知识传授给了小学生,但是这只存在于学生的脑海里,学生并没有通过脑海把知识表述出来。为了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构建和运用能力,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作文实践活动,让小学生通过思想和语言的共同表述,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作文朗读比赛。语文教师可给定一个作文题目,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来写作文,然后把作文交上来。语文教师看学生的作文,并从所有的作文里选出十个写得比较好的作文。语文教师要求这十名学生,把自己写的作文进行朗读。一周以后,教师可在作文课的时候开展朗读比赛。朗读内容为十名学生自己写的作文。评分人员为教师以及班级里剩下的学生。
四、创设语文写作情境
在现在的作文课堂上,许多学生对于教师所讲授的写作技巧、方法等等都感到枯燥无味,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没有自己的想法,千篇一律。而创设有关语文作文课堂内容的情境,是培养学生写作个性化化的有效策略,既可以增加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性、积极性和想象力,又能够让学生掌握语文作文课堂所必需的知识。教师为学生创造有趣的作文环境,使学生融入其中,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自己思考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能力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掌握问题,也正是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观念,语文也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文字,从而使学生在作文的写作当中能够发挥自己的写作风格,提高写作的效率。
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将图片与文字进行结合,并将其制作成精美的ppt。教师通过精美的图画和动态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让小学生能更主动地去听教师讲述的内容。在作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ppt的形式,让小学生的视觉、听觉同时动起来。这在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引导学生实践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当代,许多学生在写作时都会感到作文素材匮乏,肚子里没有墨水,从而导致只能去照搬教师所讲授的一套写作方式,不利于个性的发挥。而语文是一门很广泛的学科,若学生只局限于仅仅几本课本,很难开阔视野,打开自己的眼界和思路。
总结: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在语文作文课堂上,要把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融入在作文课堂中,给予学生一定的作文指导,并给小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提供恰当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可以从作文学习中积累更多的知识,为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姣.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N].贵州民族报,2020-08-21(A03).
[2]郭建明.解析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文学教育(下),2020(08):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