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易宏伟
[导读] 语文学科是以言语形式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因此,
        易宏伟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茶马镇战马小学,贵州 黔西南 561404
        摘要:语文学科是以言语形式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叶圣陶曾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说明了语言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马里连柯也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但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教学功底,而且应掌握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如果能以富有智慧、幽默、激情的声音语言进行教学,将简单枯燥的教材变得生动有趣,让乏味的说教变得富有情趣,从而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艺术的具象性十分重要。教师若能把场面、细节形象具体地描述出来,不但易于学生理解和体会,而且会让语言文字的造像功能得以充分体现,更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趣味无穷、成效显著。
        一、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语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锻炼和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克服一些常见的不良语言习惯,如口头禅、语词句式的单调、话语啰唆等。同时,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该简洁明白、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其次,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丰富的眼神、面部表情等神态语言与手势、身体动作等肢体语言,会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进而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明显的提升。
        二、营造愉悦的教与学氛围
        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因受生活环境的限制,接触的事物非常有限,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多以方言进行交流,说、听普通话的能力远远不及城市学生。一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教师如何将这些宝贵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呢?这就需要教师用其独特的语言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不让其走神。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课堂语言更形象生动且富于变化,让学生容易理解、乐于接受;教师要善用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语言贴近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能营造生气勃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农村学生听、说汉语的能力。
        三、教学语言要符合农村学生的学龄特征
        要想让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农村语文教师要广泛收集与教材、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顺口溜、民间谚语、俗语、方言、歇后语等,并有目的地引入课堂,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感到语文课堂的新奇多趣,进而使学生认真听讲,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课堂上,教师应尽量采用直白的口头语、简单具体化文本内容,让学生一听便知其意。对于一些书面语的语汇,或难懂的成语,教师要善于化抽象为具体,或以白话文,或由浅入深,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显著提高。


        四、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语言需要富有较强的形象性,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加之受到成长发育特点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利用形象思维思考问题。并且,在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发散思维相对较差,因为在学习一些抽象化的内容时常常会存在一些困难。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利用理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不仅会使教学过程枯燥,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知识的记忆。因此,教师想要有效提升教学质量,需要充分利用直观性的事物与语言,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可以在语言的刺激下,喜欢上语文学习,提升学生的记忆水平。
        例如,在讲解“噪”和“躁”时,这两个字的读法是相同的,但是应用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形象的动作,把两者之间的区别呈现给学生;或者是可以利用形象的话语对这两个生字进行描述,进而使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生字,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再如,在讲解“尖”、“森”、“歪”时,教师可以把这几个字改变成为剪短且具有韵律的短语,如上小下大即为尖,三个木头组成森,不正即歪,通过这样形象且生动的语言指引,学生可以轻松地学习和记忆生字,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五、注意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思维方式
        有的农村学生对语法修辞知识了解较少,缺乏语言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思维方式。
        语法修辞枯燥难懂,但如果教师能够巧妙解释,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例如,“雨来刚来到堂屋,十几把雪亮的刺刀就从前门冲了进来”,“刺刀”本身不会“冲进来”,这里的“十几把雪亮的刺刀”就“代替”十几个鬼子。又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中用“帆”这一标志性的事物来代替“船”,“孤帆”的意思就是“孤单单的一只小船”等。这样的讲解,既让学生明白了“借代”这一修辞手法,又让学生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句式,简化教学内容,让学生易于接受。例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呼起来”,这是一个长句,为了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教师可以采用“留主干去枝叶”的方法,把长句化为短句:“毛泽东的宣告传遍了全中国,使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呼起来”。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有效落实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小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语言艺术的时候需要把握好语言的应用尺度,从而让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来,让学生可以在语文课堂中不断地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张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研究[J].名师在线,2020(01):61-62.
        [2]董珊珊.浅析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45.
        [3]安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西部素质教育,2020,5(10):2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