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亚云
海南定安县定城镇中心学校,海南 定安 571200
摘要:研究发现,课堂氛围与学生的学习状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对于小学 生来说,他们天性好动、好玩,课堂气氛的轻松与否,可以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也关系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所以,课堂氛围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意义重大。在课堂教学中菅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手段,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 。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
课堂氛围是指课堂活动中师生相互交往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知觉、注意、情感、意志和思维等心理状态,一般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融洽的关系基础之上。而优质的课堂氛围事关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建设和成长,它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调动其积极性,学有所成;利于教学教学效果、教学效率、教育质量的提升;更利于预期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气氛的有效措施
(一)拉近师生关系,做学习上的朋友
课堂不是审判台,而是师生交流的平台。作为老师,要站在平等的立场,主动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做他们的老师,也做他们的朋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和学生拉近关系,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可以轻松地实现教学目的。一堂和谐的课,教师不仅要扮演好传教授业的角色,而且更多的时候要做学生最信赖的朋友。只有学生对老师有了信任,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抵触的心理才会渐渐消失,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才有可能。在和谐的氛围中,老师不仅可以轻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在沟通中共同解决教学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是学生喜欢的。除此之外,在课后时间,教师也要主动关心学生,多和他们交流问题,重视学生提的意见,并一起分析意见的可行性。这样师生关系自然就和谐了。师生一旦成为了学习的朋友,不论是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上,还是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上,都是事半功倍的。
(二)做好课前交流,让学生心中有数
要上好一堂新课,课前的师生交流是基础。在学习新课之前,和学生做好交流,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在消除学生畏惧心理的同时,师生间的距离自然而然就拉近,有利于学生快速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正式上新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和学生谈一些有关新课的话题,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和学生玩些小游戏,或者给学生讲一些既有趣又和新课有关的故事。这样不仅可以打开学生的学习思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内心燃烧起学习的欲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
(三)创设良好情境,把学生调动起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课件,将课文中的情境以视频、声音、挂图等方式,在课堂上鲜活地展示出来,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不但可以规避语文课堂的老生常谈问题,而且还可以让课本知识更鲜活、直接地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起来也更轻松。
(四)“赞”与“奖”并重,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心里一般比较敏感而脆弱,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方式方法,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切忌一味批评,“打压”。“鼓励”与“奖励”并重,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仅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课堂氛围也不再是一片“怨声载道”。每一颗渴望知识的心,都希望获得教师的认同与鼓励,而教师的认同与鼓励是营造快乐、平等、和谐课堂氛围的关键。如在某些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如此,既生动形象的将课文中的情节表现了出来,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兴趣,学习情绪更高,也很好的活跃了课堂氛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竖起拇指点上一个大大的“赞”。点评表演时,更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表演才华和表演价值,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并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与此同时,对于所有参演人员适时地给予“奖励”,可以是一只小铅笔,一个小本子,一朵小红花,或是一些与学习有关的小物品等,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信心提高了,课堂氛围也自然而然跟着融洽有趣起来。在这样的氛围下“传道授业解惑”,效果更好。
(五)“好”与“差”包容,一视同仁
每一个班级都有成绩好和成绩稍差的学生,每一堂课也一样,好的学生自然兴趣浓厚,听得津津有味,与教师的互动也更加积极。而“差生”因为自己“差”而反应迟钝或毫无反应。这样的课堂不仅于学生无益,也严重影响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怀着一颗博爱包容的心,将“好生”与“差生”一样对待。如在课堂提问发言时,除却重点关注成绩好的学生的言论之外,更应该目无优劣,一视同仁,充分尊重后进生的意见,给予他们更多的发言机会,使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到宽松、平等、民主,因而更加愿意将自己的心掏给教师,将心中所虑、所惑告知教师,进而信任教师,也更加乐于同教师进行互动与交流。须知,小学生比“大孩子”更在意教师对自己的看法和重视程度。如果教师一不小心将课堂原本和谐的天平倾斜了,必将使差的那一部分学生学习信心受到打击,从而产生厌学,甚至弃学的情绪,最终的教学质量也必将大打折扣。总之,聪明优秀的教师绝不会“一边倒”,而是充分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并将其视为自己的孩子,同等“衣帽”,同等“吃穿”。这样的课堂不仅可以很好地促进教师自身的提高,也能使学生乐学、好学,从而慢慢地上进、提高。
二、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不能忽视调动语文课堂中的积极氛围,因为调动积极的课堂氛围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可以促进教学的效率。同时,教师也应该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在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不应该打消学生的自尊心,磨灭学生的热情。教师必须放弃霸权的教学方式,要真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参考文献:
[1]王睿.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J]. 学周刊,2020(2):51.
[2]马亚红.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氛围的营造方法[J]. 甘肃教育,2016(24):102.
[3]张宝瑞.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氛围的营造方法[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8):215.
[4]陈春芬.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一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J].考试周刊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