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途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武虹
[导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辅相成。
        武虹
        云南省文山市第一中学663099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辅相成。学生能够在阅读教学中完成知识积累的同时体会到语言文字之美,掌握谋篇布局、写作技巧。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扩写、仿写的练习,从而实现以读促写的学习效果,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全面提高。本文主要分析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途径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
引言
        读写听说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技能,在学生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写作教学向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训练,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缺乏深刻的认识,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只能机械的掌握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写作中的思维逐渐僵化。当前的教育改革要求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拓展写作思路,教师要主动的培养学生写作思维,本文从这一问题着手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写作教学实践路径。
一、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情感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许多教师过于注重写作技巧和写作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和学生进行感情上的交流。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降低写作教学的提升效率,同时还会导致学生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造成学生的学习水平下降。例如在关于人物的写作过程中,如果学生描绘自己身边的同学或者教师,那么在后续的写作指导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提示和点拨,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展开情感上的交流,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和教师进行思想上的沟通。高中学生在思维上已经接近成年,所以需要教师通过成人的交流方式指导,而非传统的说教,高中生希望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经历和经验教学,从这种情感抒发的角度进行创作和表达。
(二)轻视提升学生的内涵
        许多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停留在对学生的外部进行刺激,没有从学生个人的内心深处总结和观察。学生写作过程中,按照教师的作文训练模式锻炼,通过这种方式掌握写作的具体技巧。然而这种固定模式所写出的文章,压抑学生的学习天性。例如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要从生活中汲取素材,这就需要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对生活详细观察,将写作与自身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对生活素材的组织表达思想。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锻炼自身的观察能力,自主的对文章架构以及素材选取进行斟酌和构思,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2]。也只有在写作过程中主动思考,并且综合应用各种写作技能,才能实现写作能力和思想内涵的提升。


(三)重视知识教学,轻视写作能力提升
        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写作中的技能要点,但没有从学生写作的实际出发,考量学生对写作的构思能力。例如在讲解议论文的过程中,一些语文教师会告诉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模式与套路,希望让学生按照固定套路构思。但是这种固定套路方便学生的同时,也会让学生的知识被限制在结构之中,很难在思想层面上跳出这种结构。学生的写作学习要对自身的思维方式进行创新,这一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推动,当前高中语文教师教学中过于强调知识和学习的模式化,对于学生的成长会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新思维教学的具体实践路径
(一)组织多种形式阅读
        组织多种形式的阅读,是推动语文读写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似乎都陷人了一种僵局:一方面,学生的阅读量并不低,至少每天大量的练习题目,也会带来大量的阅读文章;另一方面,学生的阅读陷人了一种固定模式。在写作教学中,则是以一种近乎“八股”的模式在教学生,如将文章模式划分为“总一分一总”,如何插人固定的模板等,这些都限制了学生。事实上,在高中阶段,学生本身对世界有了近乎独立的观念,有了对生活的敏感,若是能读书、写作,转变为以文字为力量,影响和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等,这也需要教师加以思考与尝试。组织多种形式的阅读,需要教师以学生的现状为例,可以组织阅读推荐、阅读活动等。在课堂中,应当以阅读文章为基础,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成长与学习,给学生以启发;在课下,安排学生阅读一些内容,可以由教师进行推荐。有些时候,教师也可以尝试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以这种较为活跃的方式课,引导学生不仅去读,更是要将自己的情感说出来。最后,在阅读过程中,多种形式,也体现在读与写的结合中,如教师可以尝试要求学生每次阅读之后,都有所记录、说出感悟等,在读之余总是能以一种形式,如仿写、扩写、读后感等,这样能够真正达成读写的结合。
(二)开展情感阅读,提高写作水平
        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作文情感表达不够真挚一直是阻碍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很多学生无法借助语言文字和写作技巧抒发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导致文章枯燥空洞缺乏感情。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情感阅读,对文章情感和思想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揣摩,学习文章作者的情感抒发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结束语
        所谓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在理解字、词、句、段、篇意思的同时拓展阅读思路,观察并分析文章的行文结构、描写方式、修辞方法等,在阅读中掌握谋篇布局和词句应用技巧,在知识学习中积累写作素材,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定基础,从而体现出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超.乐写——高中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7(12):84.
[2]田静.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10):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