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孟辉 陈伟
湖南省湘潭县云湖桥镇云湖中学,湖南 湘潭 411206
摘要:作为一门充满情趣,且丰富性较为显著的学科,语文重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且较为广泛,可以帮助学生更用心的感受真善美,努力摆脱假恶丑。尤其是针对充满好奇心的初中生来讲,若教师能够引用趣味性教学策略来设计、组织各项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也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将语文知识的魅力更好的展示出来,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的显著提升,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教学法
作为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模式,趣味教学法的有效引用,既有助于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也能够从不同层面来激发、增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因此,在实际授课中,为了全面激发、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促进授课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教师应重视趣味教学策略的恰当引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学习体验。
一、结合教学语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首先,基于背景介绍优化新课导入。对于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因为其创作时代、环境等方面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领会其思想内容,应对其时代背景做出适当介绍。比如,针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来讲,在讲解时,我就引导学生思考鲁讯是哪里人,有没有谁去过绍兴,以及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哪一年写的等问题。然后为学生介绍了鲁迅的生平、写作背景,以此来帮助学生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对文中的“我”被迫离园时的心情有透彻理解。
其次,加强教学语言锤炼。我在讲解《春》这篇文章时,就做出了这样教学的导入:一提到春,我们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描绘过春天美丽的景色……通过蕴含丰富情感的语言,既可以引导学生对春充分发挥联想力,为之后各项教学活动的高效、有序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最后,基于故事来优化新课导入。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讲,一听到故事就会兴致勃勃的参与其中,特别是针对初一新生来讲。若能够引用与课文密切联系的故事来进行新课导入,一定能够给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保持以及授课环节的优化带来积极影响。例如:我在讲解《<论语>十二章》的过程中,就为学生讲解了《蔡志忠漫画选》中孔子的故事,这样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听得津津有味,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成效。
二、从情感着手,丰富语文课堂情感
首先,教师要重视情感投入。不论是在哪一阶段、对于哪一学科来讲,教师若一直是用僵硬的表情来上课,就难以构建出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如若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授课效果。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若能够实现对教材情感点、学生情感点的全面把握,优化情感投入,一定可以从不同层面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熏陶与激励,从而取得更理想的授课效果。
其次,灵活引用图像与课本剧等新颖形式。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引用直观形象的挂图、插图,以及画像等图像资料来优化语文教学活动设计,不仅有助于授课环节的进一步优化,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如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充分利用,选择漂亮的电脑画面下载然后打印出来,为之后的讲解提供有力参考。同时,还可以结合文章中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幻灯片制作,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编排。例如:我校有位教师在讲解《渔夫的故事》时,就先让学生预习,并准备了魔鬼面具、黄胆瓶等道具,将学生合理划分成了几个小组,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创新力来开展课本剧表演。这样既有助于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提升,也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趣味性的进一步增强。
最后,重视唱歌在语文教学中的恰当引入。通过唱歌这一教学形式的恰当引入,既有助于丰富授课内容,也能够促进语文教学趣味性的不断增强。如某教师在讲解《黄河颂》时,就精心准备了《保卫黄河》的音乐,通过优美歌声的播放,既可以快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为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又如:在进行《智取生辰纲》这节课时,教师就与学生一起唱起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这样既可以优化授课环节,活跃教学氛围,也能够进一步拉近师生距离,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
三、引用多媒体技术
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引用也越来越广泛,并逐渐成为了一种至关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有机整合图片、声音与音频等素材,优化教学活动设计,也能够通过逼真、直观的画面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教学趣味性的不断增强。如我在讲解《背影》这篇文章时,就引用了多媒体技术来生动、直观的为学生展示了文章中描写的四幅父亲背影的图片,并配上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对这篇纪实散文做出透彻理解,也能够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透彻理解。这样既可以为学生创设恰当学习情境,也能够使得课堂教学趣味性、有效性得到显著增强。
四、联系实际生活,构建趣味性语文课堂
生活是语文的第二课堂,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实际授课中,为了积累更丰富的知识、经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之后的学以致用奠定良好基础,就可以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引用所学知识来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规律来做出相应说明。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趣味教学策略的恰当引用,既有助于学生语文思维的有效激活、拓展,也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优化语文知识体系,充分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还相对较低,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也会在某些层面制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为了充分满足新时期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学习需求,语文教师应不断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贾一鹏.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课外语文,2019(37).
[2]陈爽.用情景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策略[J].学理论,2019(53).